2020-08-26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20年8月,由陝西日報社組織的「大河之上 中國之中」黃河流域全媒體採訪活動第四組由陝西日報副總編周維軍帶隊,一行6人從西安出發,沿黃河順流而下,經鄭州、開封、濟南等,來到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入海口。
從空中俯瞰黃河入海口,河海交匯之初形成的「黃藍相間」,河海相融之後的滾滾波濤,海潮在沙灘上衝刷形成的像樹一樣的潮溝水道,凌晨5點在黃河入海口看到的壯闊日出……這些獨特的自然景象,無不讓作者深深震撼!也引發了作者無限的想像。
一片雲,也許是雪和雨,河與海相生相戀的前世。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在巴顏喀拉山上,雪融為水,成為黃河的源頭。星宿海裡的淚滴般的哀怨,黃土高原上漫漫黃沙的拖曳,都擋不住她匆匆的腳步,黃河決絕崑崙,咆哮龍門,穿越千山萬壑,萬裡迢迢,向著大海,為愛追尋,一路執著前行。
在渤海灣,雨落海中。海底深藏的珊瑚、貝殼,是大海給心愛女人精心準備的禮物。沉澱了億萬年的石油,忐忑中泛著紅暈的日出,一次次如顫慄般的漲潮,都是大海在思念中煎熬的象徵。大海,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為愛堅守,張開臂膀,等待與黃河相見。
在太陽升起的地方,黃河匯入大海。短暫的生疏之後,河海深情相擁,澎湃的海浪,一次次衝刷海灘,留下了「潮汐樹」,象徵著生命長青的樹。
這生命之樹,是黃河與大海真情摯愛的記錄!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守望!也是對所有經受過的苦難煎熬、追尋堅守的致敬!
彼此擁有,擁有當下的美好,已然足夠!
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以生命樹為題,寫下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這條生命之河的敬仰,對這條精神之河的禮讚,對滋養我們的這片土地的深情歌詠!
也是對生命之源的深切關注,對生態輪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對安瀾黃河、美好生活的珍視!
七夕期間播出這個短片,也是對真愛永恆的祝福!
來源:陝西日報 群眾新聞網
往期回顧
··監製 | 孫文生
審核 | 耿 薇
原標題:《十二時辰長安秀丨陝西日報社詩朗誦《生命樹》:黃河與大海的真情摯愛!》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