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蝴蝶花栽培環境控制技術
蝴蝶花產於我國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也產手日本。為民間草藥,用於清熱解毒、消瘀逐水,治療小兒發燒、肺病咯血、喉痛、外傷瘀血等。
1.形態特徵
蝴蝶花(Iris japonica)又名日本鳶尾、扁竹、開喉箭、蘭花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可分為較粗的直立根狀莖和纖細的橫走根狀莖。直立根狀莖扁圓形,具多數較短的節問,棕褐色;橫走根狀莖節間長,黃白色。鬚根生於根狀莖的節上,分枝多。葉基生,暗綠色,有光澤,近地面處帶紅紫色,劍形,長25- 60cm,寬1.5-3cm,頂端漸尖,無明顯的中脈。花莖直立,高於葉片,頂生稀疏總狀聚傘花序,分枝5 -12個,與苞片等長或略超出;苞片葉狀,3-5枚,寬披針形或卵圓形,長0.8-1.5cm,頂端鈍,其中包含有2-4 朵花;花淡藍色或藍紫色,直徑4.5-5cm;花梗伸出苞片之外,長1.5-2. 5cm;花被管明顯,長1.1 -1. 5cm;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 3cm,寬1.4- 2cm,頂端微凹,基部楔形,邊緣波狀,有細齒裂,中脈上有隆起的黃色雞冠狀附屬物;內花被裂片橢圓形或狹倒卵形,長2.8 - 3cm,寬1.5-2. 1cm,爪部楔形,頂端微凹,邊緣有細齒裂,花盛開時向外展開;雄蕊長0.8 -1. 2cm,花葯長橢圓形,白色;花柱分枝較內花被裂片略短,中肋處淡藍色;子房紡錘形,長0.7 - 1cm。蒴果橢圓狀柱形,長2.5- 3cm,直徑1.2-1. 5cm,頂端微尖,基部鈍,無喙.6 條縱肋明顯,成熟時自頂端開裂至中部;種子黑褐色,為不規則的多面體,』無附屬物。花期3-4月,果期5-6月。
2。生態習性
(1)氣候條件
蝴蝶花生於山坡較蔭蔽而溼潤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緣草地,在雲貴高原一帶常生於海拔3000 - 3300m處。喜溫暖向陽或略陰處,忌晚霜與冬寒。栽植時蝴蝶花適宜的溫度範圍是5 -25℃,最適溫度在15℃左右。
(2)土壤條件
土壤要求溼潤無積水、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或輕黏土。蝴蝶花有一定的耐鹽鹼能力,在pH為8.5、含鹽量0.2%的輕度鹽鹼土中也能正常生長。
(3)光照條件
蝴蝶花耐陰,常生長在樹林下或林緣草地。在林下不同蔭蔽條件下,蝴蝶花的地上部分表現出隨著光照強度的減弱而變小,地下部分則相反。
(4)水分條件
蝴蝶花喜溼潤的土壤環境,但忌積水。在蝴蝶花的生長過程中,除雨季外,其他時間要及時補水,滿足蝴蝶花對水分的需求,在雨季則要做好排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