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體冷凍背後的豪賭:操刀方曾接手臍血庫,經營地產

2020-11-23 大河報

49歲的展文蓮成為了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一例人體全身冷凍者。8月14日的這則報導,瞬間引爆了公眾對於「永生」話題的討論。

在對人體冷凍尚且陌生的中國,展文蓮會有多少效仿者?無從得知,目前這一選擇更多地被稱作是一場富人的「豪賭」。然而,在中國搭建起這場「豪賭」平臺的是誰?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作為本次人體冷凍手術操刀方之一的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下稱「銀豐研究院」),實際上頗為「年輕」。銀豐研究院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銀豐生物」)於2015年出資成立,號稱國內首家由企業發起成立,以低溫保護劑、低溫醫療器械和設備研發、人體細胞、組織及器官低溫保存與復甦技術開發,以及人體冷凍低溫保存的專業研究機構。


而銀豐生物本身,也僅註冊於6年之前,註冊資本為1億元。銀豐生物的唯一股東,則是山東銀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銀豐集團」),同樣沒有深厚的生命科學底蘊,生物板塊只是其三大業務之一。對銀豐集團來說,從金融、房地產領域跨界進入生物領域,並直指人體冷凍這一低溫醫學領域的終極目標,也可謂是一場對企業自身未來的「豪賭」。


銀豐集團官網顯示,公司成立於1999年,註冊資本11億元,是一家從事實業投資經營為主,兼顧資本運營的控股企業集團公司。除生物工程之外,銀豐集團更早的業務板塊實際上是金融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濟南當地人對銀豐集團則更多地停留在房地產層面,銀豐集團實際控制人王偉今年年初還被評為「2016年度山東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

人體冷凍鼻祖

8月13日,銀豐生物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媒體見面會,對外展示的內容為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出席這場見面會的包括銀豐生物董事長生德偉、代理總裁龐勇、銀豐研究院副院長賈春生,以及參與首例低溫保存手術的醫學專家: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外科主任孫文宇、麻醉專家及舒適化病房主任類維富、銀豐研究院臨床響應專家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

德雷克是美國專家。人體冷凍的鼻祖就在美國。

可查資料顯示,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Alcor,下稱「阿爾科」)是美國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成立於1972年,總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於1976年進行了首例人體冷凍術。在人體冷凍圈裡,施行人體冷凍術、隨後在-196液氮罐中保存的,通常被稱為「病人」。截至2017年7月31日,阿爾科已有152名人體冷凍「病人」。

2015年,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之一、重慶女作家杜虹離世,家人花費12萬美金將其頭部冷凍,該事件當年頗為轟動。和杜虹籤下冷凍協議的,正是阿爾科。

阿爾科在美國內部還存在競爭對手,即CI(Cryonics Institute)。CI成立於1976年,創始人是被譽為「冷凍術之父」的羅伯特 艾丁格。擁有物理、數學雙碩士學位的羅伯特 艾丁格在1962年便出版了《永生不死的前景》一書,首次提出人體冷凍術。

艾丁格母親是CI的首位「會員」,他的前後兩任妻子及其本人最後均在實施人體冷凍書後保存於CI。

除上述兩家外,世界第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則是位於俄羅斯的KrioRus,成立於2003年。截至2017年,KrioRus已為54位客戶進行了全身或頭部冷凍,此外,有200多位客戶與該公司籤訂了冷凍協議。

引進美國專家阿倫 德雷克

相比於這三大機構,銀豐研究院資歷尚淺。工商資料顯示,銀豐研究院由銀豐生物在2015年12月3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生德偉。

官網顯示,2014年和2015年,銀豐研究院分別考察了俄羅斯Kriorus、美國CI和美國阿爾科世界三大人體冷凍機構並籤署合作備忘錄。與國際低溫醫學工程學會、中國科技大學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科研院所進行合作,開展冷凍保護劑、低溫保存設備和組織器官低溫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組建了包括國際低溫生物醫學、幹細胞臨床應用、臨床醫學和智能控制等領域在內的專家團隊。

2015年,銀豐研究院自主研發了YF系列人體組織器官玻璃化低溫保護劑,研製了世界第一臺大型高精度、大跨度程序降溫設備。官網稱,已建成的銀豐低溫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為國內外科研院所和臨床機構等提供細胞、組織、器官和人體等人類遺傳資源的低溫保存、研究諮詢與技術服務等。

在去美國人體冷凍機構取經的同時,銀豐研究院還挖來了阿爾科的專家。銀豐研究院此番參與展文蓮人體冷凍術的美國專家阿倫 德雷克(Aaron Drake)即是從阿爾科引進。來到銀豐研究院之前,他在阿爾科工作了近十年,參與了70多例人體冷凍手術。

金融與地產

值得注意的是,註冊成立銀豐研究院的銀豐生物背後則是銀豐集團。工商資料顯示,銀豐集團註冊時間為1998年8月,註冊資本為11億元,法人代表及實際控制人為王偉,王偉畢業於山東大學無線電技術專業。

銀豐集團官網顯示,集團最初涉足金融投資。金融板塊主要包括股權投資、資本運營、投融資諮詢服務、基金、銀行、擔保等業務,旗下共有山東德仁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山東銀瑞阻燃材料有限公司、濟南金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銀豐融金(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餘還有兩家參股企業。

繼金融之後納入銀豐集團業務範圍的是房地產,時間最早始於1999年,但基本集中於2010年之後。據統計,銀豐集團旗下共有21家房地產項目及專業公司。

介入生物領域

最晚出現在銀豐集團版圖的則是目前讓這家企業名聲大噪的生物領域。按各公司註冊時間來看,最早成立的為山東齊魯幹細胞工程有限公司。2004 年至今,銀豐集團的生物工程板塊就子公司數目來說,已完全超越元老闆塊金融和房地產,達到25家之多。

銀豐生物目前是銀豐集團在生物領域的投資、管理和運營主體。據官網介紹,銀豐生物主要從事人體細胞、組織、器官存儲、基因測序技術、細胞技術研究和臨床應用等高新技術開發。投資領域包括臍血儲存、基因檢測、細胞治療、美容保健、天使醫生(母嬰監護健康管理平臺)、低溫醫學。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全國建設27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其中,山東省發改委申報的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承建單位有11家,其中也包括銀豐生物。

銀豐集團官網稱,銀豐生物2013年啟動人體組織器官低溫保存與復甦研究計劃,目前已成功實現多種人體細胞的低溫保存、復甦及臨床應用,在瓣膜、皮膚、斷指(趾)、卵巢組織及個別大尺寸器官的低溫保存與復甦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目前,全球共有五家人體低溫保存中心,銀豐低溫醫學研究中心為亞洲第一家。

冷凍資金

各家冷凍機構的冷凍費用不一。就阿爾科來說,全身冷凍最低20萬美元,頭部冷凍最低8萬美元。那麼,中國首例人體冷凍「病人」展文蓮的冷凍資金,從何而來?

目前的公開信息顯示,展文蓮的冷凍資金大部分來自銀豐生命科學公益基金會(下稱「銀豐基金會」),具體數額銀豐研究院和展文蓮丈夫桂軍民都未向外界透露。

銀豐基金會由銀豐研究院在成立同年發起。銀豐基金會官網顯示,該基金會是經山東省民政廳批准設立的非公募公益基金會,原始基金數額600萬元,資助4項研究計劃:生命延續研究計劃、組織器官銀行計劃、(幹)細胞醫學轉化研究計劃和基因工程計劃。


銀豐基金會負責人賈森此前對媒體直言「我很煩有人一上來就談錢」,他認為「這不是一個 錢 的事情」。至於費用,賈森提到,「你要是認可這件事,想為科研事業作貢獻,你就為基金會捐點錢。捐多少完全看個人。」就目前而言,「全是投入,沒有收益」。

「捐點錢」這種途徑,或許是目前這種人體冷凍機構的主要資金來源。即使運行近半個世紀的阿爾科,目前依然靠客戶捐贈進行研究。

不過,銀豐研究院工作人員向媒體展出出他們的支出:液氮罐,40萬;程序降溫設備,40萬;體外循環機,100萬;呼吸機,七八萬;實驗室搭建,500萬……「每做一次冷凍,光是冷凍保護劑的費用就是二三十萬。還有手術的其他耗材費用,專家費用,救護車費用等等。」人體進入低溫保存狀態後,每隔10天到半個月需要補充一次液氮,這一費用大約為每年5萬元。

聯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值得一提的是,銀豐研究院一家並不能勝任人體冷凍這一項目,共同為之的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管)醫院,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山東大學的附屬醫院,始建於1890年,現系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展文蓮生前就入住齊魯醫院舒適醫療綜合病房。在展文蓮肺癌多發轉移、痊癒無望後,桂軍民將其轉至齊魯醫院舒適醫療綜合病房,也就是臨終關懷病房,目的即提高患者在病程末期的生存質量,減少痛苦,不再或很少進行介入式治療。該病房主任正是類維富,他也是一名麻醉專家。

類維富本人就是人體冷凍技術的「追隨者」之一。類維富對媒體表示,「先不提復活的事情。你把人冷凍起來,就相當於在家裡放了一個醫藥 滅火器 。」類維富將冷凍遺體是做一種「生物醫藥資源」,並且自已已成為銀豐生命延續計劃的會員。

山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實際上,銀豐生物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淵源遠不止於此。

銀豐生物的介紹中就提到,公司以山東大學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為科研依託。而早在2004年7月,銀豐生物旗下設立山東省齊魯幹細胞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幹細胞公司」)。

正是這家幹細胞公司,在2004年接管了山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下稱「山東省臍血庫」),而山東省臍血庫的另一組建方則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臍血庫目前是經國家衛生計生委批准、驗收合格的7家臍血庫之一,也是山東省唯一正規合法的臍帶血保存機構。而臍血庫的存在業內也是眾說紛紜,「商業性質」就是詬病之一。

這也就是意味著,繼聯手組建臍血庫後,銀豐集團再次聯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推出了具有爭議的人體冷凍計劃。而目前展文蓮人體冷凍術後保存的地方,和山東省臍血庫僅隔一條走廊。

畢業於山東大學無線電技術專業的銀豐集團實際控制人王偉對母校也不止於業務合作。2013年5月,銀豐集團向山東大學捐贈400萬元,以支持山東大學教育事業發展。

而據山東當地媒體《生活日報》報導,銀豐集團進軍生物醫療領域背後還有一個典故。十多年前,王偉母親患有腎病,最終來到山東臍血庫尋求救命良方,通過接受細胞治療後身體狀況得到很大的好轉。此後,王偉便決定投身這一新的領域,並於2004年接管山東省臍血庫。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體冷凍背後的豪賭:曾接手山東臍血庫 還經營金融地產
    49歲的展文蓮成為了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一例人體全身冷凍者。8月14日的這則報導,瞬間引爆了公眾對於「永生」話題的討論。  在對人體冷凍尚且陌生的中國,展文蓮會有多少效仿者?無從得知,目前這一選擇更多地被稱作是一場富人的「豪賭」。然而,在中國搭建起這場「豪賭」平臺的是誰?
  • 中國人體冷凍背後的豪賭:公司還經營金融地產
    49歲的展文蓮成為了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一例人體全身冷凍者。8月14日科技日報領銜報導了此事,瞬間引爆了公眾對於「永生」話題的討論。 在對人體冷凍尚且陌生的中國,展文蓮會有多少效仿者?無從得知,目前這一選擇更多地被稱作是一場富人的「豪賭」。然而,在中國搭建起這場「豪賭」平臺的是誰?
  • 人體冷凍復活背後:20人報名當志願者,系地產老闆投資曾被指炒作
    供圖/銀豐研究院地產大佬進軍人體冷凍據公開資料,2015年,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銀豐生物」)出資成立銀豐研究院。銀豐生物註冊於2011年,其唯一股東是山東銀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銀豐集團」)。在成立銀豐生物之前,銀豐集團主攻金融、房地產業務,在生物醫療相關領域主要的布局是山東省臍血庫。
  • 海南假疫苗背後:老闆手握107家公司,曾做中國首例人體冷凍
    而在假疫苗銷售背後,控股公司涉足領域更頗為多面。它從金融投資和房地產起家,跨界進入生物工程領域。2017年,它操刀了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手術。醫院被舉報售假HPV疫苗「2019年3月初,有警察聯繫到我們打針群裡的群友,告知我們打的疫苗為假疫苗!聽到此消息如雷貫耳。」
  • 臍帶血、幹細胞、冷凍人,起底博鰲假疫苗背後的銀豐帝國
    銀豐生物是山東銀豐集團在生物領域的投資、管理和運營主體,主要從事人體細胞、組織、器官儲存、基因測序技術、細胞技術研究和臨床應用等高新技術開發。   銀豐生物2015年還出資成立了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曾於2017年主導了中國本土首例冷凍人項目。將一名49歲、因癌症去世的山東婦女進行了全身冷凍保存,在當時引發了爭論。
  • 海南疫苗案幕後老闆:從地產金融跨界,曾因「低溫冷凍人體」走紅
    股權結構顯示,海博·鰲銀豐康養國際醫院背後實控人為銀豐集團董事長王偉。銀豐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1999年,註冊資本11億元,是一家以從事實業投資經營為主,兼顧資本運營的控股企業集團公司。▲ 王偉本人照片(來源:銀豐集團官網)王偉此人和北京大學也頗有淵源。
  • 探秘山東省臍血庫:臍帶血到底該不該存?
    梁犇 攝   中新網濟南7月27日電 (曾潔 梁犇)上海醫生放棄用自體庫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救治兒童的案例引起了一場關於臍帶血「該不該存」的風波,27日中新網記者走進國家衛生部批准設立具有儲存資質的7家臍血庫之一的山東省臍血庫,揭秘臍帶血的存儲過程,並請專家答疑解惑。
  • 寶媽必知|選擇正規合法的臍血庫很重要!
    作為國家衛計委規劃設置的全國7家正規臍血庫之一——山東省臍血庫,是經衛計委批准的省內唯一正規合法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我們有義務和責任普及臍帶血知識,捍衛您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選擇正規合法的臍帶血保存機構是保障您合法權益的第一選擇!臍帶血儲存應委託什麼機構(單位)?
  • 人體冷凍爭議背後:參與的人至今沒有一例復甦
    人體冷凍爭議背後  在桂軍民籤名的知情同意書中,明確寫著:「銀豐研究院沒有保證、擔保或承諾生命延續研究計劃在未來一定會成功,也不能準確預測未來醫學科技的發展時間表。」其官網顯示,截至目前,銀豐生物所轄公司已達26家,涉及臍血儲存、基因檢測、細胞治療等多個領域。  從2013年開始,銀豐團隊就開始接觸人體冷凍。團隊去往俄羅斯和美國的人體冷凍機構參觀,還和他們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無論是銀豐研究院還是桂軍民都說,展文蓮的冷凍資金,大部分來自銀豐生命科學公益基金會。
  • 山東省臍血庫迎中國石油大學學生參觀
    8月16日,山東省臍血庫迎來了前來參觀學習的中國石油大學同學們。本次參觀學習主要圍繞兩方面展開:首先,山東省臍血庫醫學推廣中心講師張帆為同學們進行了「臍帶血」科普知識講座,就臍帶血臨床應用現狀、未來前景等方面開展;然後帶領他們參觀了山東省臍血庫實驗室,了解「臍帶血」從到庫至最後儲存的一系列流程。活動最後,根據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做出了詳細解答。  實驗室參觀之前,張老師為同學們展開「臍帶血」科普知識講座,就臍帶血臨床應用現狀、未來前景等方面開展。
  • 揭秘:中國首例人體冷凍實驗背後的故事
    在中國,從死亡到被火化的過程中,醫院如何開具死亡證明,殯儀館如何進行火化,包括要在醫院停屍房的冷藏時間,都有著具體的規定。人體冷凍的手術,涉及動脈灌注,和顱骨鑽孔,是否會構成侮辱屍體罪?律師說,雖然中國法律沒有禁止人體冷凍,但還是有風險。  後來,殯儀館同意讓他們在那裡做手術,總算解決了場地的問題。
  • 浙江跨省救助安徽患兒 全國7家臍血庫醞釀結聯盟
    省血液中心臍血庫的兩位專家,手捧寶貴的臍帶血幹細胞,登上一輛救護車,向合肥出發。  大雪紛飛中,救護車跨越兩省,經歷近7小時的顛簸後,終於安全抵達安徽省立醫院。前天上午,造血幹細胞成功植入了安徽省太湖縣年僅6歲的白血病女孩小周彤體內。  而就在兩個月前,一位合肥小夥的造血幹細胞曾空降杭州,挽救了一位浙江女孩的生命。  愛在兩地間延續、傳遞。
  • 重慶作家冷凍頭顱 期待50年後「復活」
    許多人體冷凍組織網站上都有這樣的陳述:我們無法保證人體冷凍技術一定能成功,但科技在不斷地發展和提高。儘管「起死回生」看起來遙遙無期,但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見鬼了呢,也許有一天人類真的能「死去活來」。
  • 誠信315:保障生命健康 省臍血庫誠信踐行承諾
    近日,山東省臍血庫根據重大疾病保險賠付協議,給他送來了30萬元。並告知他後期治療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他自存的臍帶血無需配型,即可出庫進行移植,且排異反應極小。今年以來,山東省臍血庫為章丘、德州、聊城的三個患病儲臍血家庭進行了理賠。臍帶血是一份生命的備份。國家規定,臍帶血必須儲存在合法的、具備資質的臍血庫。
  • 一文了解臍帶血的發展歷程|細胞|臍帶血|臍血庫|造血幹細胞|臍帶血...
    1999年日本厚生省在1999年設立「臍血庫聯絡協會」 ,負責協調臍血庫與其它機構的關係。2004年隨著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撥款法案》提供了國家臍帶血計劃的資金,臍帶血庫成為了美國全國性的話題。伊利諾州立法要求生育婦女可以選擇將其嬰兒的臍帶血無償捐贈給公共臍血庫。
  • 中國首例自體存儲「臍血寶寶」18年後再為自己續存臍血22年
    從我國首例自體存儲「臍血寶寶」誕生,到自存臍血成為越多越多家庭的選擇,從「有病就醫」到「存儲健康」,我國生命醫學領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並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年前,父親為她儲存了珍貴的臍帶血,讓她成為中國首例自體存儲的「臍血寶寶」。18年後,她親手提筆為自己續籤了22年的臍帶血儲存協議,成為中國第一個為自己籤署臍帶血續存協議的儲戶。
  • 越秀地產:穩健成長背後的「123經營邏輯」
    近期,上市房企相繼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億翰智庫選取了一些典型房企進行深度研究,剖析其背後的經營邏輯。在這些企業中,我們發現其中有一家企業表現優異,這家企業就是越秀地產。基於其發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數據,我們分析其穩健成長背後的經營邏輯。
  • 山東省臍血庫——省內唯一合法運營的臍帶血儲存機構
    據了解,目前山東省內經國家衛健委批准設立,獲得《血站執業許可證》的臍血庫僅有位於濟南的山東省臍血庫,同時也是山東省唯一具有臍帶血採集保存及臨床供應資質的臍帶血幹細胞科研機構。截至到2020年,全國獲得國家頒發《血站執業許可證》,正式執業的正規合法臍血庫僅有7家,分別是山東、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四川、浙江。
  • 【爆料】藍光地產接手濟南主城區別墅項目,據說請大師看過
    他說幾年前就關注過,前幾天聽XX說藍光地產接手了這個樓盤,所以問我怎麼樣。我一打聽,還真是藍光接手了這個曾經備受關注的山頂別墅項目,並且還真很有料。 據說開發商老闆是個很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鄙人之前曾到山上看過這個項目,不是一般的理想主義者能幹出來的),一直把項目當成自己的完美注意作品來做。而我們知道太具有理想主義的人,大都不善經營,就像當年的宋衛平一樣,把綠城賣給了這家不行又賣給了那家。楓丹白鷺雖然沒有賣來賣去,卻也更名為山頂道壹號。但這次更名並沒有帶來轉機,不然也不會有今天藍光地產接手。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用防凍劑置換血液 手術持續55小時
    展文蓮就此成為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的志願者。  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內冷凍保存展文蓮遺體的液氮罐。  人體冷凍,讓死亡從永別變成了未來再見。目前誰也不能保證展文蓮一定能夠復活,但人體冷凍給了家人一個期待,也為低溫科學推進邁出了重要一步。等到未來疾病可以治癒時,或許還能復活。在家人心中,她只是生命被按了暫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