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種最新發現的兩棲動物!

2021-01-08 百度百科

八種最新發現的兩棲動物!

在森羅萬象的熱帶雨林裡有著無數的動物,人類對於雨林的探索還是非常的有限,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雨林裡面最新發現的八種兩棲動物吧!

黃色染工雨蛙

顏色鮮亮但是並無毒性

黃色染工雨蛙這種黃色染工雨蛙棲息於巴拿馬西部的中央山脈,它的叫聲有些像哨音。儘管它的皮膚顏色很鮮豔明亮,但並沒有毒性。這一物種由德國森肯貝格研究所和自然博物館動物學家安德列斯-赫爾特茲發現。

玻璃蛙

整個身體都是透明的

玻璃蛙,學名為透明蛙,是一類中南美洲青蛙的俗稱,分類上屬於瞻星蛙科,「祖籍」委內瑞拉,現在主要分布於中南美洲。7月29日,Sabin's玻璃蛙正式成為「Amphibiaweb」資料庫上第7000個物種。舊金山州立大學的亞歷山德羅在秘魯Kosnipata谷的小溪流裡發現了這種小青蛙。

查爾斯王子溪樹蛙

名字因表彰查爾斯王子為保護熱帶雨林的貢獻

蛙類通常每年在淡水中繁殖。雌雄抱合時雄體從後面抱住雌體,在雌體產卵時將精液排到卵上。不同種類所產卵數不同,從幾百枚至數千枚,成團或成片的浮在水面,可附在水生植物的莖上。有些種類的卵則沉於水底。數天到一周以上蝌蚪孵出,2個月至3年內變態而成為蛙。

靚彩蹼足蠑螈

顏色鮮豔動人

靚彩蹼足蠑螈由哥斯大黎加大學的生物學家愛德華多·博薩-奧維耶多在哥斯大黎加的偏遠山區發現。博薩-奧維耶多的同事、生物學家戴維·威克描述靚彩蹼足蠑螈稱,它有著光滑的黑色身體,背部呈現像西紅柿一樣紅的顏色,身體側面長著黃色斑點。DNA測序分析證實它是一個新的物種。

Matama Moss蠑螈

是世界上最小的蠑螈

Matama Moss蠑螈(Nototriton matama) 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蠑螈,它們棲息於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接壤的山區。它們常常隱藏在苔蘚下面,很難被發現。生物學家愛德華多·博薩-奧維耶多發現了這一新物種。

bolitoglossa guaneae蠑螈

生活在哥倫比亞東科迪勒拉山

Bolitoglossa guaneae蠑螈生活在哥倫比亞東科迪勒拉山。哥倫比亞國立大學的安德烈斯·阿科斯塔-加爾維斯和多麗絲·古鐵雷斯-拉瑪斯最近發現了這一物種。它由當地人命名。

Jackie's蘆葦蛙

皮膚透明,體內長著淡藍色的骨骼

Jackie's蘆葦蛙被發現於盧安達南部的Nyungwe國家公園。它最典型的特徵是皮膚透明,體內長著淡藍色的骨骼,其叫聲也與同屬的其它青蛙不同。

寬頭夜蛙

命名因為它長著非常寬闊的頭

寬頭夜蛙正式名稱為「Astylosternus laticephalus」,它們的特點在於頭部非常寬,而且大多數發現於夜間。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動物學家馬克-奧利弗等人在西非加納等地的雨林中發現了這一物種。寬頭夜蛙的身體呈棕色或棕紅色,皮膚上分布著許多紅色的斑點。

作者:一個樂觀的麻瓜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三個「滅絕」兩棲動物物種
    而根據他們公布的首批研究成果,在這次史無前例的努力中,他們已經發現了三個原以為已經滅絕的兩棲動物物種。寧巴山非洲樹蛙身長1.3英寸(約合3.3釐米),在象牙海岸與賴比瑞亞邊境附近的沼澤地發現它們以前,這種蛙種已經消失了40多年。 新項目由「保護國際」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兩棲動物專家小組聯合實施,旨在尋找一百種據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但主要還是尋找十個具有高度科研和審美價值的物種。近年來,由於淡水棲息地喪失以及威脅兩棲動物的壺菌的擴散,世界範圍內的兩棲動物種類快速減少。
  • 化石發現澄清兩棲動物進化爭論
    美發現2.9億年前兩棲動物化石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最新一項考古化石研究顯示,美國德克薩斯州發現的一具2.9億年前兩棲新物種化石,一種類似青蛙,長著短而粗壯尾部的動物,它們可以在陸地行走 1995年,德克薩斯州貝勒郡一處遠古魚類沉積採石場發現了這種兩棲物種化石,雖然化石樣本發現較早,但直到近期古生物學家才對此鑑別並列為一種遠古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Gerobatrachus hottoni」,發現者是史密森尼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尼古拉斯•奧託,他指出這種遠古物種是一種過渡型兩棲動物,兼具了青蛙和蠑螈的特徵。這項發現填補了青蛙與蠑螈進化史上的缺口。
  • 科學家發現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亮度隨月相變化的青蛙
    科學家發現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亮度隨月相變化的青蛙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虞涵棋 實習生 陳一諾 2017-03-14 22:11
  • 不止螢火蟲,兩棲動物也會發光,科學家發現「螢光蛙」
    會發光的兩棲動物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蟲兒飛》而且不僅螢火蟲會產生生物螢光現象,個別兩棲動物同樣存在生物螢光。阿根廷的一位自然科學研究人員在亞馬孫雨林中做學術研究時,無意間發現了會發光的南美圓點樹蛙。通過初步探究發現,這種樹蛙在受到紫外線光束照射後,皮膚就會發出藍綠色螢光。
  • 生物界的殺手:滅絕了290種兩棲動物,至今無法阻擋
    生物界的殺手:滅絕了290種兩棲動物,至今無法阻擋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面各個生物之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兩棲動物也是整個生態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青蛙就是最為重要的兩棲動物,但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全世界的兩棲動物開始走向大規模的滅絕,原本大家以為是受到了
  • 生物界的殺手:滅絕了290種兩棲動物,至今無法阻擋
    生物界的殺手:滅絕了290種兩棲動物,至今無法阻擋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面各個生物之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兩棲動物也是整個生態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青蛙就是最為重要的兩棲動物
  • 科學家發現大多數兩棲動物可以在黑暗中「發光」
    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讓32種青蛙、蠑、和鰻魚暴露在藍光或紫外線下,發現這些生物在「生物螢光」過程中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圖案。科學家報導說,發光的兩棲動物可能比想像中的要普遍得多,這表明這種能力有可能是幫助他們在昏暗的燈光下相互定位。
  • 峨眉山的33種兩棲動物,你了解幾種?
    但或許很少有人知道,峨眉山的兩棲動物種類也很豐富,從山腳到山頂,都能找到它們,而且大都顏值在線。峨眉樹蛙 侯勉/攝白天,人來人往之時,它們靜靜的藏匿在水底、石縫裡或落葉下,因而鮮為人知,直到夜深人靜時,它們才開始活動,或覓食,或求偶,有的悄無聲息,有的卻放聲高歌。
  • 這3種巨大的兩棲動物生活在史前的,最大的9米!
    這3種巨大的兩棲動物生活在史前的,最大的9米!第一種:鋸齒螈普氏鋸齒螈(Prionosuchus plummeri)是一種十分巨大的兩棲動物,其體長可達9 米,體重達3 噸。生活在2.7 億年前晚二疊世,它不僅比今天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大幾倍,而且也比生命歷史上第二大的兩棲動物科爾鱷螈(Koolasuchus)大不少。
  • 兩種兩棲動物腦中發現多種抗菌肽
    大量的抗菌肽已經從兩棲動物的皮膚中發現,但從動物腦中很少報導。
  •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青年團隊:新發現12種珍稀兩棲動物
    8年來,這群年輕人通過地毯式的搜尋、全天候的觀察、搶救式的研究,新發現12種珍稀兩棲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紅色名錄。他們編著的《海南鸚哥嶺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育》一書,記錄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5種、海南新紀錄動物190種。  離繁華很遠,離孤獨很近;離享受很遠,離清貧很近。
  • 浙江仙居國家公園發現兩棲動物新物種「仙居角蟾」
    圖為:仙居角蟾 吳軍 攝中新網台州1月22日電(記者 範宇斌)22日記者獲悉,浙江仙居國家公園內發現了一個兩棲動物新物種——仙居角蟾。這是迄今中國發現的第517種兩棲動物,隸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角蟾屬。
  • 流感病毒首次被發現可感染兩棲動物和魚類
    之前的研究發現,丙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類,但往往在臨床中表現如咳嗽等的輕度症狀。這與相對頻繁的跨物種傳播相結合,表明仍有大量動物流感樣病毒仍有待發現。通過轉錄組文庫發掘和數據處理,確定了五種新的流感樣病毒。 在系統發育分析中,來自兩棲動物和魚類的三種新型流感病毒是IBV的基礎,儘管相關的自舉值均沒有異常高(即 這些新型流感病毒在各個片段中佔據了一致的系統發生位置。
  • 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這青蛙在月相變化也跟著發光
    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這青蛙在月相變化也跟著發光2017-03-15 11:40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PConline 資訊】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青蛙這種動物應該不陌生吧,相信我們從小到大都看過不少各類的青蛙,而近日又一種青蛙被科學家們發現
  • 阿爾班螈類兩棲動物的化石中發現了最早的可彈射舌頭的證據
    根據對之後不久發現的類似粘附著琥珀的化石的新觀察,該物種屬於阿爾班螈類(albanerpetontids):一種滅絕已久的微小而神秘的兩棲動物,它們與如今生活在世的兩棲類頗為不同。化石發現提示被當作古時的變色龍可能是阿爾班螈類兩棲動物Yaksha perettii(Credit: Edward Stanley/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VGStudioMax3.4 / Daza et al., Science (2020))David Wake在相關的《視角》中寫道:「這些屬阿爾班螈類的滑體兩棲動物的奇怪之處有
  • 紐幾內亞島已成兩棲動物最大庇護所
    這是中國生物保護工作者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騰衝片區發現的兩棲動物新種「騰衝齒突蟾」(2017年6月22日攝)。(新華社發)新華社雪梨6月9日電壺菌病是兩棲動物「殺手」,已導致全球約90種兩棲動物在野外滅絕。
  • 十大奇特瀕危兩棲動物[組圖]
    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ZSL)日前評出了100個最奇特同時生存受威脅的兩棲動物。據估計,在上榜的100種兩棲動物中,有85%受到很少保護,或根本無人顧及。如果繼續置之不理,它們將永遠消失。該項目負責人認為這些動物對人類的生態環境具有指示性作用。「如果我們失去它們,那麼其它的物種也將不可避免地步其後塵。」ZSL已從名單中選出10種在今年將受到優先保護的動物,中國娃娃魚則列於榜首。
  • 棲息地被分割導致兩棲動物滅絕
    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嚴重威脅著許多動物,特別是兩棲動物的生存空間,甚至導致熱帶區域動物的滅絕。然而,最近巴西科學家研究發現,棲息地被分割是大西洋沿岸森林中兩棲動物死亡和滅絕的主要原因,它導致成年兩棲動物生存區域與繁殖水域之間的交換難度大大增加。該科研成果發表在11月30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 紹興的兩棲動物種類有多少?
    形形色色的蛙卵與其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前幾天,一堂自然公益課在越城區金德隆「華東自然工作室」舉行,吸引了兩棲動物愛好者和32個家庭報名參加。近1個小時的課程結束時,在場的個個意猶未盡,圍著老師繼續問這問那。  「它們是登陸先鋒,是生存特工,個個身懷絕技,它們就是兩棲動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蛙類。」
  • 《綠色兩棲動物青蛙》神火將軍-協助拍攝
    全球只有10至12種青蛙進化至體內受精,部分會把受精卵排出體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動物學上特指的是黑斑側褶蛙。青蛙一向被認為是卵生動物,不過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雨林的青蛙能夠產下蝌蚪。這種青蛙是全球6000多種青蛙中唯一一種能夠下蝌蚪的青蛙。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遊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