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訊君語:這表明仍有大量動物流感樣病毒仍有待發現。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的負鏈RNA病毒,是人類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病原體之一。截至,目前流感病毒作為一項對人類高度威脅,可能引起重大公共衛生的病原體而被關注。
特別是具有大流行和流行潛力的病原體-甲型流感病毒(IAV,Alphainfluenzavirus)和乙型流感病毒(IBV,Betainfluenzavirus)。甲型流感曾在人類社會爆發了數次的疫情,而乙型流感病毒也同樣會發生每年的流行,並被發現會感染人與海豹。
儘管甲型與乙型流感病毒已經受到世界範圍內研究者的廣泛關注。但對於丙型流感病毒(ICV, Gamma influenza virus)和丁型流感病毒(IDV, Delta influenza virus)卻常常不被重視。
之前的研究發現,丙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類,但往往在臨床中表現如咳嗽等的輕度症狀。
此外,在狗、豬與駱駝中也發現了丙型流感病毒感染,提示可能會具有人畜共患病的潛力。而丁型流感病毒於2015年首次發現,主要感染牛與小型反芻動物,沒有人類感染的報導,但血清學結果卻顯示該病毒有感染的潛力。
最近的一項轉錄組學(即大量RNA測序)研究報告了從兩棲和魚類宿主中發現新型「流感樣」病毒–武漢針鰻流感病毒, 武漢亞細亞蟾蜍流感病毒 以及 溫嶺盲鰻流感病毒。表明這樣的系統發育模式與病毒宿主共同擴散已有數百萬年的歷史。這與相對頻繁的跨物種傳播相結合,表明仍有大量動物流感樣病毒仍有待發現。
該研究顯示,由於脊椎動物宿主(例如魚和兩棲動物)的樣本採集不足,重點放在這些分類單元的數據上。通過轉錄組文庫發掘和數據處理,確定了五種新的流感樣病毒。
在系統發育分析中,來自兩棲動物和魚類的三種新型流感病毒是IBV的基礎,儘管相關的自舉值均沒有異常高(即
這些新型流感病毒在各個片段中佔據了一致的系統發生位置。
通過挖掘公開的轉錄組數據,已經鑑定出魚類和兩棲類中的五種新型流感病毒。儘管對流感病毒進行了近一個世紀的深入研究,但直到最近才在鳥類和哺乳動物以外的宿主中發現了這些病毒。特別是,最近在魚類和兩棲動物中發現了感染性流感樣病毒。這些數據為流感病毒在整個脊椎動物中的進化提供了寶貴的見識。
值得注意的是,溫嶺魚病毒在所有脊椎動物流感病毒中均佔據基礎地位,再次表明這些病毒已經存在了數億年。與其他流感病毒一樣,在其宿主的呼吸組織(即腮和肺)中檢測到了所有新型流感病毒。這些數據強烈表明類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各種類型的脊椎動物,並且流感病毒可能與整個脊椎動物的進化史有關。
來源:中外醫訊(medinfo-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