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古田是著名的老區,位於有「北回歸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之稱的國家級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名聞遐邇的古田會議會址就坐落在古田清清溪水畔,背靠逶迤莽莽的彩眉嶺。掩映在樹蔭下的「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字,數裡之外,清晰可見。
開啟革命光輝起點
跨進大門,來到古田會議會場,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的紅布會標映入眼帘「中國共產黨萬歲」、「反對機會主義」、「反對盲動主義」、「反對冒險主義」標語隨處可見,還有中國共產黨黨旗高高懸掛著,主席臺、黑板和數十張木桌木椅如昔日般整齊排放著,地上有幾處炭黑印跡清晰可見。看著這些,聽著介紹,我們仿佛穿過時空隧道,回到1929年那曾經動人心魄的時刻。
一位老將軍回憶說,古田會議之前,紅四軍中發生了一系列爭論,甚至提出了「留毛還是留朱」一類的怪問題,他和許多人一樣對此感到很憂慮。而當時共產黨和紅軍都處在強大敵人的包圍之下,許多人產生了困惑和迷惘「紅旗怎麼打?能打多久」。 1929年12月28日,古田會議召開。120多名紅四軍黨、士兵及地方幹部和婦女代表冒著紛飛的大雪參加了會議。毛澤東代表前委做《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的政治報告,朱德作軍事報告,陳毅傳達「中央九月來信」。代表們經過熱烈討論,一致通過了毛澤東親自主持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決議確定了「黨指揮槍」的中國共產黨建軍綱領,解決了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如何建設成為無產階級的新型人民軍隊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會議還決定取消紅四軍軍委,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林彪、譚震林等11人為前委正式委員,毛澤東任書記。
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建設史上光輝的裡程碑。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出一條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成功之路,開啟了中國革命「成功從這裡開始、勝利從這裡開始」的光輝起點。
朝著「生態古田」闊步前進
今日古田,在古田會議精神的指引下,與時俱進,再鑄豐碑。
勤勞勇敢的古田人民沒有沉湎於紅土地的綠蔭裡,沒有陶醉在歷史的璀璨中。當改革開放的大潮湧來時,他們化歷史優勢為創新奮進的優勢,由共產黨員帶頭,充分發揮當地水力資源和石灰石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水泥業、水電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和鄉鎮企業,形成了「十裡山溝百家廠」的壯觀場面。1991年,就在古田會議會址之高山之巔傳出捷報:古田鎮工農業總產值超億元,成為中國老區的第一個億元鄉鎮!古田老區在新的歷史時期迅速崛起。
古田會議精神是古田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為了把革命先輩留下的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發揚光大,古田將古田會議景區由單獨的古田會議會址擴展為古田會議舊址群。為還原歷史原貌,古田鎮從當地老百姓手中購回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寫作舊址——協成店,並進行維修。對景區內原有的紅軍橋、紅軍井、紅軍標語牆等進行整理,並在各景點之間修了旅遊步道,使這些景點連成一體。目前,總投資1億元的紅軍長徵園項目也正在建設中。
每年,一批又一批尋訪紅軍路、緬懷先輩業績的人們來到古田重溫歷史,尋找精神的共鳴。在這裡,黨員可以穿上粗布紅軍服,重溫一次入黨誓詞,重上一節黨課。遊客可以穿上草鞋、紅軍服,吃上紅米飯、南瓜湯,真正體驗一回紅軍長徵的艱辛。古田通過以「情景再現」的方式,讓舊居「活」起來,讓遊客「動」起來。面貌一新的古田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覽勝,去年共接待遊客45萬多人次。
如今,古田鎮繼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朝著「生態古田」這個更高、更遠的目標闊步前進……(本報記者馬躍華 本報通訊員馬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