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規律與上古神仙

2020-12-04 養生點滴雜談

從古至今,神仙是神秘的,讓人們敬畏的。中國古人發明出神秘的、讓人敬畏的神仙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為什麼呢要這樣呢?筆者是無神論者卻也發現有些事情冥冥中確有定數,比如庚子年更容易出現多災多難,這是幾千年前古人就總結出來的規律,在《地母經》寫的明明白白:

詩曰

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春夏水淹流,秋冬頻饑渴。高田猶及半,晚稻無可割。秦淮足流蕩,吳楚多劫奪。桑葉須後賤,蠶娘情不悅。見蠶不見絲,徒勞用心切。

卜曰

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

到了2020年(庚子年)怎麼又應驗了呢?追想1960年、1900年、1840年都是多災多難的庚子年,回想起來讓人們害怕庚子年的出現,可偏偏《地母經》就預測出來了,提前告知你未來的吉兇禍福,你是否會出現對災難的恐懼和對神仙提前預知的感激呢?這就是人們對神仙敬畏的原因吧。相信科學的人們不知道神仙的預測功能,把神仙的警示當成愚民政策,於是神仙成了迷信內容,這就是當下神仙的境遇。

科學是探索神秘未知現象的工具,神仙現象也是科學探索的範圍,把神仙現象一棒子打死的科學是假科學,非真科學,至少缺少科學態度。筆者從科學角度出發破解神仙現象,並取得一些有價值的成果,發現神仙現象與周期規律有一定關係,今著文供大家參考。

一、自然周期

四柱又稱為八字,就是年月日時分別用天幹地支來表述形成的四組幹支。通過四柱信息預測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件稱為四柱預測學,是易經預測的一個分支。以往的思維習慣認為易經預測是封建迷信內容,如今中國人民大學招收易經與預測學博士研究生的消息已經在新浪、搜狐、騰訊的媒體披露出來。筆者向中國人民大學求證此事,發現多年以前就已經招收碩士研究生。說明《易經》理論的預測功能已經得到國家和社會的初步認可,還有待於進一步普及。

《易經》預測學有很多分支,唯獨四柱預測學對年、月、日周期的表述最清晰和簡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對應年周期,月球繞地球一周形成月周期,地球自轉一周對應日周期,是自然規律的具體表現,本身沒有主觀意願的幹預,非常客觀。

1 年周期

年周期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形成的,一年365天。古人通過觀察發現太陽系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個天體,並發現這些天體都對地球和人類產生影響,其中木星每12年運行一個周天(就是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地球環境也有12年的周期變化,被稱為歲星,與十二地支形成對應。道教中掌管這個周期的神靈被稱為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十二個太歲神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神在所有神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也就是一年中各種自然和社會現象對人們的影響,衝剋太歲是最大的忌諱。

2 月周期

月周期是月亮圍繞地球旋轉一周形成的,平均每個月29天,一年365天月亮繞地球12.6圈,這樣的月周期與年周期不匹配,故需要置閏。經過長期探索發現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二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可以矯正年周期與月周期不匹配的問題。

古人還有一種矯正陰曆造成誤差的方法,就是把太陽對地球的作用考慮進去,提出一年有12中氣的概念(相當於西方黃道十二宮)。十二中氣概念提出以後就可以把一年平均分成12個月,每個月是30.5天。目前使用的公曆就沿襲了一年12個月的規定。

人們不知道古人依據什麼提出十二中氣概念,羲黃理論發現太陽平均自轉周期與月亮平均自轉周期的平均值是30.5天,與一個月時間完全吻合,一年365天也就對應12個月。太陽和月亮的運動規律導致地球一年形成12個月的根本原因,一年12個月的劃分是客觀的自然規律,而不是主觀行為。一年四季植物榮枯循環、動物周期繁衍,這些都是周期規律對生命活動的影響,使生命活動也具有周期性。

古人月周期表述有多種,一種常用周期是地支表述,還有一種參考一年四季理論,提出孟仲季概念,孟是季節之初,仲是季節之中,季是季節之末。

3 日周期

日周期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周期了,每天二十四小時一分鐘都不少的賜給每一個人。是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地球日周期規律的表現。古人進一步發現一天也可以分成12段時間,這就是時辰。現代的小時就是時辰的一半時間。

日周期分成12個時辰,在人體對應12經絡,對中醫治療疾病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印證古人時辰劃分的正確性。

4 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是古人通過天幹地支配合形成的具有普遍適應的周期,有60年大周期,稱為一個甲子;有60個月周期,對應5年周期;有60日周期,為兩個月,是六氣中一氣的時間;有60個時辰周期,對應5天周期,稱為一侯。

二、歷史周期

物體運行周期是指物體在同一空間多次重複出現的時間,歷史發展則是事件在不同時間的多次重演,都表現出時間的前後差異,所以周期具有時間屬性,在歷史發展中出現很多周期規律,本文簡單介紹幾個重要的周期現象。

1 黃炎培

黃炎培發現了著名的歷史周期率,1945年黃在延安同毛澤東談話時講到: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他說:「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

2 庚子節點

庚子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災難之年,2020年(今年,庚子年)新冠疫情尚未消退,回顧歷史更是沉重萬分,1960年(庚子年)正是我國三年自然災害中,1900年(庚子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每人一兩白銀的賠償讓中國不堪重負。1840年(庚子年)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國門,1600年廣東南澳七級地震,震中震感達到九級。歷史再向前延伸,很多庚子年都處於戰亂之中,典型的有1120年北宋爆發方臘起義,880年唐朝的黃巢起義軍攻陷長安,640年高昌國被唐朝大將侯君集滅亡,公元400年東晉大亂,公元280年東吳滅亡歸晉,220年關羽兵敗被殺,公元前201年漢朝初定,公元前261年長平之戰後邯鄲被圍。

以上這些只是歷史眾多庚子年的一部分,歷史往往此時形成重要節點,庚子年到庚子年是60年周期規律,六十年周期規律的發現得益於我國古代的天幹地支,幹支組合形成六十甲子。

3 大禹治水

筆者發現我國歷史上治水存在周期規律,是通過邗溝、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三個數據推演出我國治水周期是833年,以這個治水周期為依據,向上推演發現了盤庚遷都的原因是水患,與歷史學家的研究結果一致。再向前推演則是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準確時間無法考證,根據地質學研究,黃河在公元前2050±150年有過一次大變道,由東流(山東入海)轉為北流(河北、天津入海)。筆者推測的大禹治水時間為2153年,這個時間與地質學家考證的大禹治水時間一致。另外據浙江紹興禹祠所藏《姒氏世譜》記載:禹出生於帝堯陶唐氏六十一載,為公元前2162年農曆6月初6日。中間相差9年,大禹不可能9歲帶領大家治水,但是對於推演幾千年以前發生的事情已經非常非常精確了。

4 中醫節點

中醫發展早期有醫經和經方兩個大的派別,至漢朝張仲景實現兩派融合,遂形成融理法方藥於一體的中醫體系,人們沿用唐朝王勃為《難經》作序的傳承思路,認為中醫傳承關係是:「昔者岐伯以授黃帝,黃帝歷九師以授伊尹,伊尹以授湯,湯歷六量以授太公,太公授文王,文王歷九師以授醫和,醫和歷六師以授秦越人,秦越人始定立章句,歷九師以授華佗,華佗歷六師以授黃公,黃公以授曹夫子。曹夫子諱元字真道,自雲京兆人也。」曹夫子是王勃的老師。

顯然,王勃所寫中醫傳承關係屬於醫經派,經方派傳承順序是什麼呢?經方派應該屬於實踐派,是通過實踐獲得中醫知識的流派,拓展思維以後發現北宋醫王龐安時也是中醫發展的重要節點人物,其主要功績是對外感病的認識,認為「一切外感病都是毒」,這個思想被現代醫學發現的病原微生物所證實。也就是龐安時所講的「毒」是病原微生物,這個認識比虎克發現細胞早了五百多年。

筆者選取出生時間比較清晰的伊尹、張仲景、龐安時三人為節點進行推演,發現扁鵲與秦越人不是同一個人,扁鵲是經方派傳人,秦越人是《黃帝內經》傳人,結束了春秋戰國400年歷史中都有扁鵲事跡的錯誤記載,而扁鵲也是巫醫分離的代表人物,扁鵲六不治則是有力證明。

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迎來了辛亥革命,歷史進步的同時中醫也步入黑暗時刻,廢除中醫幾乎伴隨辛亥革命而達到高潮,筆者發現在這關鍵的1910~1920年十年時間出現很多國醫大師,校注《傷寒論》的劉渡舟,提倡中醫與現代醫學結合的鄧鐵濤,兩位大師都是1910年代出生的。筆者選取其中超級大師19人進行分析,發現有一半出生在1915年和1916年這兩年,印證了這兩年是中醫的重要節點。後來筆者發現我國第一家西醫醫院(協和醫院)就誕生在1915年,也就是此時正式拉開了中西醫學之爭的序幕。

5 曆法制定周期

曆法制定也表現出周期規律,筆者從我國引進公曆紀元開始向上推演,通過《太初曆》和《顓頊曆》都使用二十四節氣,確認帝嚳年代是制定曆法的重要節點,繼續向上推演,找到甲子歷形成、太陰曆、太陽曆、八索準繩圭表歷、大山扶木太陽曆。從下表可以看出,曆法推演年代與歷史記載吻合的非常好。其中甲子歷缺乏記載資料。

甲子歷形成的年代還沒有我們能讀懂的文字,黃帝命容城做歷大橈做甲子流傳至今,是非常成熟的曆法。相傳在公元前2697年,黃帝命大橈以幹支紀年,定此年為黃帝元年,甲子為始元。往後每六十年為一甲子周期,俗稱「六十花甲」。一個花甲定為一元,三個花甲定為三元。三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合180年。由黃帝開始至今(1983年止)共有七十八個花甲。每一個花甲為一大運,至今己經歷了78個大運。

一個事物的出現必然有萌芽、出現、成熟的過程,黃帝命大橈做出成熟的甲子,說明甲子形成的萌芽階段更早,可能是因為黃帝至高無上的影響力,很多歷史成就都喜歡冠以黃帝名號,於是幹支歷形成的初始時間就消失了,代之以黃帝做歷。

三、周期規律文字表述

歷史周期循環,這個規律古人很早就發現了,只是限於當時沒有文字無法做到準確表述。後來文字出現以後逐漸形成了表述周期的字,在《山海經》、《國語》等文獻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抑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國語.楚語下》記載:「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火正黎司地以屬民。」這兩段文字記載的是在顓頊年代「重」掌管天,「黎」掌管地。這是中國歷史發生的大事,標誌著神仙體系的形成。我們探索天的運行規律,也就與「重」有著密切關係。由於當時還是華夏民族蒙昧時期,文字資料有限,所以分析「重」字結構意義就很有必要。重字在這裡讀「chóng」,重(zhòng)是引申義思。說文解字【卷八】【重部】柱用切(zhòng):厚也。從東聲。凡重之屬皆從重。

1 重字結構原意

有些人理解甲骨文「重」為人背著行囊、包裹、口袋,這是不了解造字的本意,重(chóng)是本意,造字必離不開本意,不能以引申義的重(zhòng)來解析成包裹行囊。重字的造字背景是一個人和一個東字。為什麼「人」和「東」為重呢?要從東字的字意入手,東的字形是太陽由東升到西落的整個圭表測影的全過程,代表太陽初升的位置。人測量日出日落從東方開始,日復一日始終如此,所以「人」和「東」為重(chóng)。無論行囊還是包裹都不能觀測太陽,都無法表述出重(chóng)的含義。重字是人和圭表的組合,在「明2065(甲)」和「作周公簋」字形都是「東」字上站著一個人,「重爵(金)商代」則是一個人背負一個「東」字,說明人與東是「重」字形成的主體。是人在測量太陽變化規律。

進一步分析「明2065(甲)」和「作周公簋」人站在東字上方為「重」,說明圭表當時是在地面上刻畫出來的。「重爵(金)商代」一個人背負一個「東」字為「重」,說明古人已經能製造出背在身上的可移動圭表,是社會進步。

2 重字含義:重複,重疊。

古人越來越多發現重複現象,重字的使用也就越來越多。

四阿重屋。——《周禮·考工記·匠人》。注:「復笮(fù zé)也。」雙重屋笮。笮,以竹或葦編成的,鋪在椽上瓦下的箔席。

設重簾。——《周禮·掌次》

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王無重世之德。——《史記·春申君傳》

重金兼紫。——《後漢書·呂強傳》

圜有九重,孰營度之?——《楚辭·天問》

通過重字的結構含義和願意我們就可以知道,重字是對觀測到的不斷重複的宇宙自然現象的表述。古人觀測到了什麼呢?發現了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星,發現了銀河、牛郎星、織女星、北極星、北鬥星等天體的有規律運動,發現了判定這些天體運動的二十八星宿,發現了這些天體運動到某個位置地球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就發生大的事件,在人類社會發生大災難就會有最聰明智慧的人帶領人民渡過難關,於是有了人和天上星星的連接,在天上出了文曲星、武曲星、貪狼星等,直到今天還有人會說天上星星下凡。流傳最悠久的就是織女星下凡,與牛郎結為連理的佳話。我小的時候就在老人的指導下看哪一顆星星是牛郎星,哪一顆星星是織女星。今天才知道那是人類沒有文字記載年代發生的事件,已經有一萬多年歷史。

反覆出現的自然現象在現代科學背景下稱為周期,古人叫什麼呢?就是重,含義也更加豐富,具有層次的含義,也就是一重、二重、三重、十重等代表不同層次。重在後來道教理論體系中仍然存在。老君曰:「吾自混沌之中,無始劫前,號曰元始天尊,創三十六天,三界十方九地,及萬千世界,創世之初,名曰上古,上古之人,人心淳樸,懷道抱德,不貪不欲,各足於身,但用至誠,即能得道。」三十六重天概念來源於太上老君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加一個重字,是更進一步闡釋三十六天之間的循環規律。重字的加入是否由顓頊的大臣「重」演變而來呢?從文化銜接方面可能性完全存在。

四、時空變換

周期規律為古人認識以後,古人利用天體運行周期關係找到時間周期循環的節點,時間周期又對應自然界萬物消長榮枯的規律。於是,時間周期成了人們預測未來的工具。也就是通過時間周期的規律性預測未來空間範圍將要發生某些事件,這就是時空變換。

時空變換是指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周期規律,比如木星12年周期,是木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的時間,而這12年間發生的是空間變化。同樣道理,我們的家園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地球運行到近日點附近北半球為冬至,運行到遠日點附近在北半球為夏至。於是,我們可以理解時間和空間變換的含義,是對應關係,提出一個時間點就對應一種空間狀態,時間的循環就對應空間狀態的循環出現。也就是時間周期不僅表述時間自身的循環往復,更表現出空間狀態的循環變化。

周期概念在人類社會發展同樣存在,西方學者發現軸心時代,在那個年代出現老子、孔子、釋迦摩尼、亞里斯多德等很多哲學家、科學家,他們推動社會的發展,我們至今仍然在享用這些偉人的發現和成果。這種偉人的集中出現就是周期規律的表現。筆者在研究中醫傳承節點時發現在1910年代中,1915~1916年出生的中醫超級大師最多,而1915年正是西醫在我國開設第一家醫院的時間,也就是在此時拉開了中西醫學競爭的大幕。說明在歷史關鍵節點出現偉人是自然規律。

筆者發現我國治水周期,受到伏羲、神農、黃帝、老子、毛主席啟示完成《超級中醫學》和《羲黃醫學密碼》以後,發現五位偉人都代表一個歷史時代,這也是歷史性大周期,這些周期的發現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宇宙天體周期性出現造就了人類類社會發展的周期性,人類社會周期性發展是有偉人出現帶動的,如果說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偉人就是帶領人民群眾的領導者。

歷史事件與天體運行通過時空變換形成對應聯繫,這不只是自然現象的對應,在人體也得到證明,水星自轉三圈對應公轉兩圈的運動規律對應人體肺臟左胸兩個肺葉右胸三個肺葉,水星和金星平均自轉周期的比值對應人體呼吸和心跳頻率的比值,月球平均自轉周期對應女性生理周期和情緒周期,太陽平均自轉周期對應人體智力周期,體力周期則是通過太陽和木星關聯值計算而得。這些人體與天體對應關係找到以後,天體運行規律對人體的影響也就可以得到確認,人體器官生理活動隨時間變化的周期性也就不再是疑問,也就是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這些中醫養生規律不再是沒有根據。

以上時間和空間周期變化規律為古人所掌握,並依此形成很多預測學理論,有八卦預測、四柱預測、奇門遁甲、紫微鬥數、大六壬、太乙神數、鐵板神數等,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時空變換在社會發展的具體應用。

五、神仙本意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對星星探索,發現天上星星與人們生理活動和社會活動存在莫名的聯繫,把人們崇拜的人與天上的星星連接起來,星星也成了人,人也成了星星。成為星星的人是神仙,成為人的星星則是神仙下凡。這不僅僅是崇拜,而是深入探索星星運行規律的總結和應用,以天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兇、身體安康,是天人合一理論的重要內容。

古人通過對時間空間變換的認識,發現周期規律背後對應一種推手,這隻手推動了事件的發生,這種認識要比牛頓認為「地球運動是上帝推了一下」更有實踐基礎。古人是如何表述這個幕後推手呢?這就出現了神仙概念,至今流傳的很多神仙依舊保持人類認識世界的原始風貌。

1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來源於《山海經》28座山峰,是用來觀測日月運行的觀測臺,後來人們發現的天上星星的分布規律,就在天上畫出4個天區,每個天區由七個行星群構成,總計28個星星群,也就是二十八星宿。而28座山峰來源於四個梯形河圖組成的正方框,內框由28個點構成,是河圖洛書文化的發展。

東方青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西方白虎: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北方玄武: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

二十八星宿從地面山峰到天空中星宿的轉變過程我們已經無從可考,我國天文學家趙永恆李勇對二十八星宿位置進行天文研究,發現二十八星宿至少在公元前5570年前後已經出現,《山海經》記載的是我國更加久遠的歷史,把《山海經》當成神話故事是不正確的。

很多人都看過《封神榜》,最後封神中有對二十八星宿的冊封,在《西遊記》則有玉帝派二十八星宿協助孫悟空降妖除魔的故事,看似這些神仙穿行於天上人間,從科學角度則是時間和空間的轉換,也是古人天人相應思想的具體表述。《封神榜》二十八星宿分別是:

角木蛟柏林、亢金龍李道通、氐土貉高丙、房日兔姚公伯、心月狐蘇元、尾火虎朱招、箕水豹楊真。

井木犴沈庚、鬼金羊趙白高、柳土獐吳坤、星日馬呂能、張月鹿薛定、翼火蛇王蛟、軫水蚓胡道元。

奎木狼李雄、婁金狗張雄、胃土雉宋庚、昴日雞黃倉、畢月烏金繩陽、觜火猴方貴、參水猿孫祥。

鬥木獬楊信、牛金牛李弘、女土蝠鄭元、虛日鼠周寶、危月燕侯太乙、室火豬高震、壁水貐方吉清。

2 歲星與太歲

歲星就是木星,繞太陽公轉一周約為十二年,對應十二地支,每年對應一個地支,稱為值年太歲,掌管一年的吉兇禍福。

3 太一

太一又稱天一、太乙、北辰,為北極星,靠近北天極,在天穹上幾乎不動,眾星〔包括北鬥七星〕均繞其旋轉。"太一"為天之中心,有群星拱衛的天文現象,故古人尊其為天帝。《黃帝內經》九宮八風說,是指太一每年巡遊八宮,每宮巡視時間在45~46天,八宮與八卦、八節、方位形成對應關係。

八宮與八卦、八風、八節、八方對應關係

4 北鬥星君

北鬥星君亦稱「天罡」,就是北鬥七星。是指大熊星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道教對北鬥七星進行充分研究,發現北鬥七星的功能。

《黃老經》認為:天樞是陽明星之魂神,天璇是陰精星之魂神,天璣是真人星之魄精,天權是玄冥星之魄精,玉衡是丹元星之魄靈,開陽是北極星之魄靈,搖光是天關星之魂明。

《上清靈寶大法》卷三十九等稱北鬥七星為:北鬥陽明貪狼星君,北鬥陰精巨門星君,北鬥真人祿存星君,北鬥玄冥文曲星君,北鬥丹元廉貞星君,北鬥北極武曲星君,北鬥天關破軍星君。

《洛書》曰:「開陽重寶,故置輔翼,易鬥中曰北鬥:第一曰破軍,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貞,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祿存,第六曰巨門,第七曰貪狼。」

《尚書緯》說:「七星在人為七瑞。北鬥居天之中,當崑崙之上,運轉所指,隨二十四氣,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國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為七政。」

北鬥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稱為「北鬥授時」。如今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提供時間服務,也稱為「北鬥授時」,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的「北鬥授時」都是提供時間的服務。

古代先民將北鬥和極星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稱為"鬥極",鬥極處於星空旋轉的中心,群星繞其旋轉,好象天空的主宰,而先民以北鬥鬥杓周旋四指來釐定節候,北鬥又成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隨北鬥指向而來臨,北鬥成為指導天地萬物化生的標誌性天體,北極星成為天地萬物運行的中心。

5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中國民間信仰及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也是人們喜愛的一個神仙。在道教神話體系中他只是玉帝的信使。在《西遊記》中太白金星幾次招安孫悟空,後來又協助孫悟空降妖除魔,深的孫悟空敬重。據說太白金星是一位白髮蒼蒼、表情慈祥的老人,忠厚善良,主要職務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負責傳達各種命令,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太白金星古稱「太白星」,後來天上五星確定稱為金星,合起來稱為太白金星,是太陽系行星之一。人們把太白金星描繪成神仙是天人相應思想的表現。羲黃醫學理論發現金星對應心臟以後,太白金星的功能也找到了參照物。

心臟離卦與先天乾卦同位於洛書第九宮,為陽氣最旺盛的位置。中醫認為心是君主之官,本質上是與腦髒通氣,心臟功能影響腦髒生理功能,《西遊記》中太白金星奏請玉帝招安孫悟空自然得到批准。心臟通過血液循環供給營養和代謝垃圾,實現人體各個部位平衡,勿使各個部位出現太過和不及。孫悟空這個正義的化身就好比是營養物質,過多也會損害人體健康。孫悟空出世大鬧龍宮、大鬧地府本是太過之舉,有太白金星招安而平衡。

太白金星暗中幫助師徒四人戰勝黃風怪,掃蕩獅駝洞青獅、白象、大鵬三個妖怪,讓這幾個妖精都歸於本位而沒有殺死,是血液循環疏通以後病邪自然消退。尤其太白金星暗示孫悟空找靈吉菩薩降服黃風怪符合中醫「血行風自滅」的論述,實為太白金星功勞。

當我們打開《山海經》、《封神榜》、《西遊記》這些神話小說的時候,看到一個個神佛仙道在人體找到具體器官和生理功能以後,神話故事是天地自然規律形成的文化現象呢?還是人為主觀臆造的呢?當我們看到魏華存潛心修道,揭示出人體規律與道教修煉關係,著《黃庭經》的時候,還會懷疑道教神仙體系是人體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另一種表述形式嗎?

本文通過周期規律探索,找到事件發生中時間和空間變換的科學依據。通過人體結構與天體規律對應關係揭示天人同構規律的客觀性存在,通過對神話故事的剖析找到人體規律的另一種表述形式,從歷史角度審視古代文明發展信息,發現中國古代神仙體系是華夏先祖對自然宇宙探索的結晶,是中華文明的寶貴財富。

相關焦點

  • 為何上古時代神仙滿天飛,但後來神仙卻少得可憐?原來問題在這!
    為何上古時代神仙滿天飛,但後來神仙卻少的可憐?原來問題在這!不過我們在看這些神話故事時,卻有一些疑惑,我們發現越是古老的上古時期,神仙就越多,像封神演義裡面的洪荒時代,那時候不僅有三清和鴻鈞道人,而且還有女媧娘娘和各種上古大神,當年打封神大戰的時候,更是隨便出來一個角色都是金仙級別,像楊戩、如來佛祖和燃燈古佛等人,在那場大戰裡面也只不過是二三線人物。
  • 為何上古神仙可以結婚生子,後來的神仙卻不行?原因其實很簡單!
    自古以來,神話故事裡的神仙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物。傳說能長生不老、超脫輪迴。家喻戶曉的《西遊記》、《封神榜》裡出現了不少神通廣大的神仙,騰雲駕霧、巡山訪友,真是逍遙快活,令人嚮往。不過歷數中國的神話故事,似乎神仙相互間搞對象、談戀愛的卻不多見。這是什麼原因呢?
  • 中國上古神仙為何都是半人半獸?
    一提起「神仙」,我們自然而然想到玉帝、觀音、嫦娥、太上老君等等,他們或仙風道骨、鶴髮童顏,或莊嚴雍容、風姿綽約,總之,他們都是我們人類的模樣,但是無論從長相、氣質、能力,皆超乎於人類。還有一種神仙,諸如孫悟空、豬八戒、昴日星官等,他們由動物修仙而成,雖然長相不雅,還略顯嚇人,但是本質還是善的。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上古神仙,諸如盤古(龍首人身)、女媧(人首蛇身)、西王母(豹尾虎齒而善嘯)、炎帝(牛首人身)等等,或人面獸身,或獸頭人身,似乎都不是人類,更傾向於動物。
  • 上古時期神仙可以結婚生子,為何現代不可以,原因讓人很無奈
    看過封神榜和遠古神話傳說的人都知道,上古時期的神相互之間是可以成婚的,而且還可以自由戀愛,但是又從後來的神話傳說中得知,神仙之間、仙凡之間是嚴禁結婚搞曖昧的,這是為什麼呢。上古時期,人首蛇身的女媧和伏羲相互結合,開創了神仙的先祖時代,甚至封神榜中還有神仙做媒,將這家的姑娘許給那家的神仙,這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根本沒有禁止通婚一說,那麼究其原因,大抵分以下5點。
  •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神仙們最後都去了哪裡?宇宙,還是化作了塵土?
    眾所周知,在古代神話中出現的神仙多如繁星,從天上的日月星鬥到地上的花鳥魚蟲,幾乎涵蓋了世間一切有生命的物種。而在這些神仙中,我覺得最為神奇的還是上古時期的神仙,感覺那會兒的神仙更加的純粹,更加的神秘,來歷靠傳說,去向成迷。
  • 為何上古神仙都是禽獸,這裡告訴你
    上古洪荒,時空恆遠,於我們遙不可及,只能在一些如《山海經》《淮南子》的古籍中尋得隻言片語,或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流傳至今。如果仔細研讀,我們就會發現,上古時期的諸位大神,絕大多數都是禽獸。這不是一句罵人的話,而指的是他們的形象要麼是禽類、要麼是獸類,要麼是半人半獸。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些劇中的上古神仙,為何天君拍馬都趕不上?
    比起在劇中的其他上古神仙來說,真的是差遠了。1、折顏大家還記得在劇中的折顏嗎?在劇中,折顏是一支年齡非常大的鳳凰,其實他的顏值還是比較高的,很多人認為他非常的帥氣,他雖然經常穿著一身桃色的衣服,但是有的網友認為,他是為了和十裡桃林相稱,十裡桃林中的折顏,真的看上去非常的瀟灑自在,而且他也是一個比較有責任心的人,自從他和狐帝搶天后失敗之後,便進入了帶孩子的生活之中。
  • 神話傳說故事:《封神榜》,上古時代時代的神仙為什麼打架
    大家都看過《封神榜》,當然,這只是一部小說,在《封神榜》這部書裡,神仙特別多,而且,都是為了權力和江山打架,爭鬥的你死我活,最後同歸於盡者比比皆是,完全脫離我們對於神仙那種清心寡欲,樂善好施的想像。這要從傳說開始聊起,在上古時代,也就是1萬多年前,地球的靈氣是不被封印的,山川大河皆有靈性,無論人或者是動物,比如九尾狐什麼的,只要活得長久,配上一點修行方法,很容易汲取山川大河的靈性,從而成為了神。特別是崑崙山,靈氣最盛,是高等級神仙的匯聚之地。
  • 比女媧娘娘厲害的女神仙是誰?這個神仙就是元始天尊的女兒!
    女媧娘娘在《封神演義》中是上古正神,也是鍊石補天的神仙,在書中女媧娘娘的地位非常高,就連鴻鈞老祖都要跪拜,人們也把女媧娘娘叫做大地之母,因此她也是上古六大創世神之一。在《封神演義》中不僅僅有很多法力無邊的男神仙,其實也有很多法力高強的女神仙,比如女媧娘娘就是其中一個,在書中女媧娘娘並不是先天聖人,而是上古神女,也就是說女媧娘娘乃是神的孩子,因此也告訴了我們在天地間還有神仙比女媧娘娘還要厲害。在書中比女媧娘娘厲害的女神仙是哪一個?
  • 股市周期規律再發現
    中國股市的運行周期有其獨特的內在規律,這一規律與通行的江恩理論、費波那茲數列等理論都有所不同,中國股市的周期規律是在特殊的市場形態、不成熟的投資主體以及偏重投機的投資理念等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經濟周期、政策周期、心理周期、市場周期共同作用的產物。
  • 月經周期怎麼算 月經周期不規律怎麼辦?
    月經周期怎麼算月經來之前和月經走之後,伴隨著的是安全期和排卵期,在排卵期,同房懷孕的機率會大大增加,這些加起來其實就可以說是月經的一個周期,有很多男性女性都搞不清楚這個周期是怎麼算的,希望下面的內容會有幫助,那麼月經的周期怎麼算?月經的周期怎麼算?
  • 若列出一份「中國上古神仙排行榜」,哪些神仙人物有資格登榜呢?
    那麼,若列出一份「中國上古神仙第一名」,哪位傳說人物有資格登榜呢? 當然,在探討神話的過程中,不能脫離「神系」這一概念。今天,我們便以《封神演義》這部小說為標準,來評選幾位法力最高強的上古神仙。 首先,有資格登榜的,自是鴻鈞老祖了。在《封神演義》的設定中,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及通天教主這三位「三清」級別的大神,都是鴻鈞老祖的弟子。在《封神演義》裡,鴻鈞老祖露面的橋段比較少,留下了十足的神秘感。當截教闡教打得熱火朝天,甚至,雙方出動了教主級的大神時,鴻鈞老祖這才出場調停。
  • 自從屍解仙的方法出現之後,洞天福地變成了另一處神仙居所
    之前我們說到了幾個時期不同的成仙方法,其實如果把神話傳說全部都串聯起來的話,真的能夠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比如說,上古時期記載中的仙人大部分都是通過吸收天地靈氣而成仙的,這個成仙方法也被稱為是內丹術,但是弊端就在於一定要有充足的靈氣,後來發生了一次人神隔絕的運動,這場運動之後,天地靈氣被徹底隔絕,內丹術也自此開始銷聲匿跡,從大禹開始到秦皇漢武又出現了一種其他的成仙方式,這種方法是要使用特殊的煉製技術來煉製一顆丹藥
  • 簡論新聞規律的生命周期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作為主體性的人類活動規律、社會領域規律,新聞規律是有生命周期或生命長度的。新聞規律的周期性,實質揭示的是新聞規律的歷史性。新聞規律也像其他規律一樣,有自身的有效期,有自身適應的時空範圍。
  • 上古十二妖神
    上古十二妖神這是一款畫風唯美的仙俠類角色扮演遊戲,玩家將在遊戲裡體驗到宏偉巨製的體驗感,龐大的場景供你自由探索,豐富的副本和精彩的劇情讓你在仙俠的世界裡闖蕩,萬人同時在線,世界頻道讓你認識到一群有趣的朋友們,一起享受遊戲的樂趣。
  • 號稱祖神的神仙,他有兩個孩子,一個開天闢地,另一個鍊石補天!
    看過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有數不勝數的神仙,也有一些家喻戶曉的上古天神。很多讀者都在思考天地間出現的第一個神仙,一些讀者認為是鴻鈞老祖,也有一些讀者認為是開天闢地的盤古,更有一些讀者說三界主宰的昊天大帝,他才是天地間出現的第一個神仙。
  • 2019初三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規律必背
    初三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規律必背 一、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遞變性規律 1、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 有一個上古女妖神,她的法寶殺死了孫悟空的前世!
    看過書籍《封神演義》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有很多法力無邊的神仙,比如開天闢地的盤古大神,然而在第一回的時候出現了一個上古正神,也是人們常說的女妖神,地位在三界中極高,這個神仙就是女媧娘娘,她的法寶還殺死了孫悟空的前世,也就是殺死了袁洪。
  • 封神榜中有一個神仙,造天地管萬物,也是女媧娘娘的哥哥!
    看過書籍《封神演義》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有很多厲害的神仙,也有很多神秘莫測的上古天神。在第一回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十分厲害的女神仙,她就是鍊石補天的大地之母,也就是女媧娘娘。記得書中說天柱斷裂,女媧娘娘在崑崙山之上鍊石補天,拯救了天地萬物,受到天地人三界的敬仰。
  • 《三生三世》中有五個上神級別的女神仙,墨淵的母親是先天聖人
    在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最厲害的神仙就是上神級別了,在劇中有很多法力無邊的上神,比如天地主宰的東華帝君,也有四海八荒第一戰神的墨淵上神,然而在電視劇中也有很多法力高強的女神仙,也是上神級別的女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