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家族」創始人落幕!他們如何發家的?富二代們都有誰?

2021-01-11 舒莫財經

說到中國的首富可能人們想到的會是馬雲、馬化騰等人,其實李嘉誠曾經稱為中國首富很多年。李嘉誠被稱為「李超人」,不僅因為他擁有巨額財富,而且還因為他具有極強的商業眼光和創造財富的能力,李嘉誠家族也曾多年排在香港四大家族的首位。

不過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福布斯》發布了2020香港50大富豪中,李嘉誠的身價縮水了23億美元,以294億美元排在了香港富豪第二的位置。自此蟬聯了21年的首富之位脫手。而恒基地產的李兆基順利上位,以304億美元的身價超越了李嘉誠。

在2019年5月28日的時候,恒基兆業的股東大會上面,李兆基最後一次以主席的身份出現在大會上面。繼李嘉誠之後,李兆基也迎來了退任,這也就意味著香港四大家族的創始人都紛紛落幕了,此後將會由接班人們續寫篇章。

其實李兆基的退任並不是突然宣布的,從2001年的時候,他就陸陸續續地辭去了很多家附屬公司的職位,而且也辭去了很多上市平臺的職務,慢慢地將自己的權利交給了下一代,那麼這四大家族是怎麼發展壯大的呢?

在香港如果說到四大家族,相信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以及郭得勝他們都來自廣東並且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地產大王」,可以說他們之所以可以擁有今天這樣的成就,都得益於在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在1958年的香港,是這些地產大王發展的初期,當時的李嘉誠在港島的北邊蓋起了一棟工業大廈,之後開始逐漸涉足於房地產行業。而就在前一年,他剛剛推出的塑料花,在香港火爆了起來,因為當時的香港還沒有塑料花,所以他搶佔先機,賺得盆滿缽滿,並且將長江塑料廠更名成長江工業有限公司。

而此時的鄭裕彤,同樣也開始在香港跑馬圈地,在銅鑼灣蓋起了藍塘別墅和香港大廈,當時的李兆基和郭得勝以及馮景禧等8個人一起創辦了永業公司,一同進入了房地產行業,而且他們還推出了分層出售以及10年分期付款的方式,推動了香港房地產的發展。

在1963年的時候,李兆基和郭得勝以及馮景禧一同建立了新鴻基地產,三個人一起在房地產行業發展得風生水起,在當時他們還被稱為「三劍客」。而真正確立這四大家的地位要從1967年香港樓市全面暴跌開始,當時這四大家族差不多都在房地產行業發展了10年左右。

而此次的危機讓他們面臨了巨大的挑戰,不過是危機同時也是機遇,這四大家族紛紛開始了彎道超車,在別的房地產商開始大規模拋售的時候,他們開始了大規模抄底收購,也正是因為他們具有獨到的眼光,此次的抄底為他們今後的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1972年的時候香港的房地產全面大爆發,所以這四大家族房地產事業一下子就超越了很多香港的房地產商。隨著房地產行業全面復甦,鄭裕彤的新世界成功上市了,僅僅在上市的當天就一下子募集到了1.6億港元,在當時這個數字可是不小的數目。

而三劍客也正式分道揚鑣了,其中的郭得勝依舊守著新鴻基地產,並且也成功上市了,當時的市值也達到了4億元港幣。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也完成了上市,而李兆基也在大規模購買土地和物業,為今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可以說1972年,香港四大家族已經初步成型。

此後各個家族發展勢頭都很猛,漸漸地確立了四大家族的地位,據悉李嘉誠退休之後由他的長子李澤鉅接管了他旗下的公司,而他的弟弟李澤楷得到了他父親李嘉誠的全部現金資產,還有一些基金,不過具體數字是多少無從得知。

李兆基退休之後,由他的兩個兒子接管了5000多港元的商業帝國,據悉李家傑負責內地業務,從而接管了中華煤氣及恆地,而將會負責香港的相關業務,接管了恆發及美麗華酒店。目前郭炳江之子郭基輝成為了新鴻基的第三代掌門人。

因為鄭家純野心勃勃導致新世界負債不斷增加,所以1991年鄭裕彤重出江湖,最終讓新世界扭轉了頹勢,在2012年的時候鄭裕彤再次退休,此後鄭家純再次接管家族事業,與此同時鄭家純33歲的長子鄭志剛也出任了新世界聯席總經理。

不過香港四大家族的排名幾乎順序變化也很少,通常都是李嘉誠第一,李兆基與郭得勝家族交替第二,鄭裕彤則穩居第四,你覺得今後這4大家族排名會出現變化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上海近千棟房都是他們的,後代都去哈佛讀書
    而說到富三代,我們可能會想到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子孫後代,還有與李嘉誠齊名的富豪鄭裕彤的孫子鄭志剛等,這些富三代也是憑藉自己的本事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但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很多家族財富傳到第三代手裡,基本就快消耗殆盡了。
  • 香港最大隱形富豪,壟斷香港菸草市場,親家也是個富過三代的家族
    說起今天中國最賺錢的公司,許多人都應該會想到四大銀行,或者恆大、阿里、平安這些公司。事實上這些公司在中國菸草面前都算不得什麼,中國菸草一年的利稅就超過萬億。 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菸草無疑都是最賺錢的生意,所以大部分的菸草公司都是國有控股的。
  • 香港隱形富三代,每天進帳1.4億元,爺爺的地位比肩李嘉誠
    在國內的商界當中,出現過不少紈絝子弟敗光了父輩們辛苦創立的基業。有些人經常會說「富不過三代」,因為守業三代也很難,可是有一個富三代,它不僅將祖輩的基業守得很好,而且還將原來的基業發揚的更好,做的更強大了。這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富三代就是鄭志剛。
  • 靠租船發家,香港四大船王之一,唯一富過四代的家族
    曹文錦是香港四大船王之一,與包玉剛齊名。曹文錦出生於一個富貴家庭,父母對其要求特別嚴格。在曹文錦大學畢業後,父親便要求他去別的公司從基層職員做起。曹文錦父親認為如果將他安排在自家公司,曹文錦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和壓力。
  • 香港六大家族正式告別一代管理 二代三代上位各顯身手
    對此,香港六大家族正式告別第一代管理,轉交正值中年的二代,甚至三代成員也已嶄露頭角。   香港富一代:全面交班   郭炳江,相較於李氏、鄭氏等家族臺前風平浪靜,新鴻基二代家族相爭尤為激烈。目前,雖然郭炳江仍屬於二代重要人物,但因香港涉貪案,而遭遇控訴並判入獄。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貝氏家族傳承十五代,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
    正因此,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對當今富起來的中國人特別有價值!而貝聿銘的家族故事,恰恰說明其中的奧秘。文|昱子貝家人的發家,是一部草根奮鬥史。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如此投入時,他回答說:「可能是因為我更有耐心吧。」而這種耐心,恰恰是一種家族傳承!如若不耐心,誰能熬上三代人,只為了開一間小小的藥店?如若不耐心,誰願意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只為了設計一個作品?
  •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但是,貝老留給國人最深刻的記憶,卻並非他的建築成就,而是是他背後那個生生不息的家族,孕育出大師的那片沃土。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很多富甲一方、紅極一時的富豪家族,都逃不過這個詛咒似的命運。但是,貝聿銘所在的貝氏家族,卻傳承了幾百年,富過15代。而其中的奧秘,就藏在其家族的30字家訓之中。01元末明初,天下大亂,為躲避戰禍,貝氏一族舉家遷到蘇州。
  • 香港最神秘的「富三代」,20多年安保花了200億,爺爺直接給700億
    最改革開放之後,不少人選擇「下海」經商,就是為了能夠發家致富,這就是第一次造富時代,在這次造富時代中很多人在房地產行業成功的發家了,因為那個時候很多地區都需要發展,城市的發展自然是離不開基建的,同時房地產行業也是急需發展的。這也是為什麼,幾年前我國的首富都是來自於房地產行業,20多年來,房地產行業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主要實體經濟基礎了。
  • 美心家族的大小姐和富三代,顛覆了你所知道的家族傳承
    這些人的意見,顯然不能代表750萬香港人。那些有組織、有預謀的暴力事件,也從未被全港市民所允許。這也是伍淑清希望通過聯合國官網向世界發出的聲音。不過今天,我們不多談香港,談談這位大小姐吧,以及被華人家族企業視為範本的傳承故事。
  • 貝氏家族蘇州四富之一,富了幾百年,靠得只有30個字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和衰落的過程是:上一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下一輩老成守舊,艱難維持,再下一輩坐吃山空,家道中落。所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富不過三代」這些老話,都是在說財富傳承的不易。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這不就是一定意義上的賺錢容易,守財難。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家族故事,可能是目前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這便是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
  • 香港富三代,年紀輕輕擁有千億財富!每年收入超百億,讓人羨慕
    你們是如何實現「財富保值」的呢?或許對於我們眾多普通人來說,現在實現「財富保值」最好的方法是將錢存在銀行之中每月拿取一定的利息,但這樣的方式對於富豪們來說「賺錢太慢了。在我國香港有一位包租公可稱為全國「第一包租公」,因他旗下擁有眾多房地產項目,但他都只租不賣光是收租每年就能賺上百億,據轉這個數字達到了300億元左右,他還是一個香港「富三代」。吳宗權這個名字多少人知道呢?他的財富都是祖父和父親留下來的,而他的祖父就是我國著名的商人包玉剛。
  • 三大香港超級富三代,95後的她,21歲才露真容,爺爺曾是華人首富
    香港是個寸土寸金之下,在那裡,不缺少豪門。一個豪門家族的崛起,離不開第一代人的奮鬥拼搏,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一代謝幕之後,進行權力的交接,後代掌權,從而出現了富二代、富三代,甚至是富四代。然而,「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一直存在於豪門之中,當然也有豪門打破了這一魔咒,比如香港的四大家族。
  • 為何鴻燊扶靈的李國寶是誰?堪稱最被低估的富豪,家族已富了5代
    關於何鴻燊的葬禮,許多人都在好奇,何鴻燊家族為何不邀請李嘉誠、李兆基為何鴻燊扶靈,而是邀請了李國寶跟胡應湘。胡應湘不少人應該熟悉,他雖然不是最頂級的富豪,但卻是對內地貢獻最大的香港富豪之一,可以說成就僅次於霍英東。那麼李國寶又是誰呢?他為何有資格為何鴻燊扶靈呢?李國寶是香港東亞銀行的主席。東亞銀行是香港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銀行之一。
  • 揭秘香港頂級豪宅:香港「富三代住不起」,重慶首富豪擲60億
    這筆交易不僅刷新了當時香港最貴私人豪宅成交記錄,也刷新了香港最貴「雙辣稅」(雙倍印花稅)記錄。張松橋「上山」後,不少內地富豪也陸續登上山頂。而香港四大家族的二代、三代們則紛紛選擇了去離水更近的地方安家。02「山管人丁水管財」,不少人對此深信不疑。
  • 「到底是誰封的」香港四大天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憑什麼被封為四大天王又是誰封的?我們先來說一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首先四大天王的產生是在香港樂壇,而不是影壇。其實最初四大天王中最受歡迎的並不是華仔,而是黎明。很多人都知道,在四大天王之前,香港樂壇還有兩大天王,他們分別是校長譚詠麟和哥哥張國榮。九十年代初期談詠麟和張國榮宣布退出各項音樂頒獎典禮,決定把機會留給後輩。就好比當年的梅豔芳宣布不再拿獎一樣的局面。
  • 中國唯一一個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字,卻讓家族富了幾百年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家族,富過了15代。而這個家族能富15代的秘訣,只有30個字。幾百年前,江蘇蘇州有一個名門望族——貝氏家族。元朝末期,各地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
  • 原來他是香港第一望族,富過5代
    讓許多人疑惑的是李嘉誠和李兆基並未有出席何鴻燊的葬禮,而為何鴻燊扶靈的卻是另外八個人。其中就有胡應湘和李國寶。胡應湘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他是我國著名的愛國企業家,在商界的地位可以說和霍英東平分秋色。那麼李國寶究竟是誰呢?他為什麼能為何鴻燊扶靈?李國寶在香港擁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力,作為東亞銀行主席的他坐擁百億資產。雖然他並沒有李嘉誠那樣富裕,但李國寶家族的地位卻遠遠高於李嘉誠家族。
  • 壟斷香港菸草業,家族富了四代,默默捐款達8億,人稱「何伯」!
    文:阿慧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各界都進入了轉型升級階段。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人是一個從印刷老闆到菸草王的成功轉型的典範。菸草的利潤有多高一直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但在中國大陸,菸草行業被國家壟斷,私營企業無法移動「肥羊」,而香港的情況正好相反。香港最大的菸草公司是一家壟斷香港菸草業的私營企業。它也是香港生產和銷售香菸的代理商,包括著名的萬寶路。
  • 富四代娶富四代,李嘉誠劉鑾雄都全家來喝喜酒,5大特首也都到場
    文|擔撲2018年在廣州的富力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行了一場豪華的世紀婚禮,香港半個富豪圈都來捧場。婚禮的主角也都是響噹噹的人物,男方劉根森是香江集團的劉志強跟翟美卿的兒子,女方李嘉穎則是富力地產老闆李思廉的獨女。當年的婚禮霍英東的二兒子霍震寰帶著女兒霍詠詩都來參加。霍家非常低調,很少出席這種場面,可見李家跟劉家的影響力之大。
  • 最接地氣的香港富三代,每星期30萬生活費,卻跟賣菜小販討價還價
    其實我們不妨這麼想,如果李嘉誠以及家庭成員平時大大方方地在大街上走路,沒有保鏢來保護他們的安全,這樣一來可能反而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甚至根本不會被人認出來。如果出行太高調反而會讓不法分子知道他們是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