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莫爾茲比港11月17日電 題:我們同在一條船上:習近平APEC演講以「同舟共濟」籲共創未來
中新社記者郭金超
「在當今世界經濟風起雲湧、風險挑戰凸顯的形勢下,我們同在一條船上,一起謀劃發展合作,具有特別的意義。」
17日,莫爾茲比港「太平洋探索者」號郵輪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面對當前風起雲湧的世界經濟形勢,習近平演講伊始「一語雙關」,將世界各國比作是「同在一條船上」的乘客,呼籲各國攜手合作、共同為世界經濟之船穩舵盤、把航向。
當今世界的變局百年未有,變革會催生新的機遇,但變革過程往往充滿著風險挑戰。大海裡的「風暴和暗礁」很多,世界經濟之船行進中要面對的「激流和險灘」不少。當天,這場主題為「在顛覆性變革時代促進包容:規劃共同未來」的「郵輪峰會」,可謂寓意深刻。
在題為《同舟共濟創造美好未來》演講中,習近平開門見山,直面問題,指出「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必須要回答「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這些關乎各國利益,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時代命題」。
「不同選擇曾經給世界帶來迥異的歷史軌跡。」「亞太地區有著亞太經合組織這樣的成功故事。」「然而,不是所有故事都這麼美好,人類也有過慘痛教訓。」習近平說。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面向在場的工商界領袖們,習近平引古語指出要以史為鑑,不讓歷史悲劇重演。面對歷史大潮,在40餘分鐘的演講中,習近平詳細闡釋中國理念,提出中國主張:
第一,堅持開放導向,拓展發展空間;第二,堅持發展導向,增進人民福祉;第三,堅持包容導向,促進交融互鑑;第四,堅持創新導向,開闢增長源泉;第五,堅持規則導向,完善全球治理。
在闡述這些主張時,習近平妙語頻出,金句不斷,以充滿哲理的中國智慧,為世界經濟把脈開方,為全球有效治理指引方向。
如在論及堅持開放導向時,習近平指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問題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採取正確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走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老路,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加劇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他更是提醒道:「自我封閉只會失去世界,最終也會失去自己。」
又如,談及堅持包容導向時,習近平指出,我們共同居住在同一個星球上,這個星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70多億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這種差異不應該成為交流的障礙,更不能成為對抗的理由。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樣性及交流互鑑可以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強大動力。我們應該少一點傲慢和偏見、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擁抱世界的豐富多樣,努力做到求同存異、取長補短,謀求和諧共處、合作共贏。
「一個國家走什麼樣的道路,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最有發言權。一副藥方不可能包治百病,一種模式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國家的問題。生搬硬套或強加於人都會引起水土不服。」
再如,在談到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時,習近平強調,以規則為基礎加強全球治理是實現穩定發展的必要前提。「規則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制定,而不是誰的胳膊粗、氣力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搞實用主義、雙重標準,合則用、不合則棄。」
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演講中,習近平用「40年來,中國人民勇於探索、真抓實幹」「40年來,中國人民敞開胸懷、擁抱世界」「40年來,中國人民聚焦發展、造福人民」「40年來,中國人民立己達人、共謀發展」四句話概括了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講述中國發展、中國同世界的關係。
回望這40年,他指出,中國人民更加堅定地認識到,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面向未來,習近平鄭重宣示:中國將以更負責的精神、更開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質量的增長,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各國共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講到此處,長時間的掌聲在會場響起。
「亞太經合組織因水結緣。剛才登船時,望著廣袤無邊的大海,我想到了『同舟共濟』這個詞。」演講最後,習近平向世界經濟之船上的「乘客們」發出倡議:握穩舵盤、把準航向、齊力划槳、乘風破浪,共同駕駛著世界經濟的大船駛向更加美好的彼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