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洗完澡正準備帶「耳釘」,可它不小心掉到水槽下邊去了,蹲下來伸手去撿,手被刺到,一起拿出來還有一個「耳堵」,看了一眼就知道這不是我的。想起來男朋友說的「請家政阿姨仔仔細細打掃過了」的話,一開始覺得很體貼,現在只覺得很可笑。
在浴室裡我沒有哭,只是想了一會,這不是他的第一個非我之外的女子,我還在糾結什麼?用紙包著那隻不屬於我的「耳堵」放在桌子上,穿好衣服就走了。
早上一直很忙,後來收到男朋友的信息。
他問「紙裡包著的是什麼」?
我說「耳堵,用來固定耳釘的」。
他說:「那好,我先幫你收著,下次給你」(他完全沒意識到,這不是我的)
我說:「這不是我的」。
這句話說出來我就知道我們之間不可能了,他想要解釋,我一直在迴避。
他是比我大兩屆的學長,他從大一開始追我,到現在我們在一起6年,還是7年了。大家都覺得我們很合適,雙方爸媽都在催婚,可是我們都沒有答應。不是我們真的懶,而是我們真的有問題。
背叛和欺騙,哪個更重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難過,因為我不愛他,但是我也不愛其他人。
早就發現我們不合適,可是「分手」卻一拖再拖,可是現在好像是時候了。
拿到體檢報告我也做好了跟他說這件事的準備。
我對他說:「柏遠,我知道你是愛我的,可是世界上總有你這樣的人,你不會只愛一個人。不要覺得抱歉,這也只是人的本性,我也要坦白,我也不愛你,我一直都沒有遇到想要愛的人。
「我們分手吧!」
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女主角理性的可怕,因為面對談了7年的男友,面對他的出軌她可以如此坦然地面對,在28歲的年紀依舊可以灑脫的分手。
這個姑娘是獨木舟《此時不必問去哪裡》的女主角,她是一個中產階級出身的女孩,正如平日所見的那種別人家的女孩,出身、學習和家教都很好,她與男友都是別人羨慕的人。他們相愛7年,卻還是不能結婚,就是因為差了「愛情」。
他們不是不喜歡彼此了,而是中間出現了問題的時候沒有及時解決,一直在遷就和妥協,如果不是女主生病,不是出軌被發現,也行「分手」的時間還會再拖,可是終究還是會被提起,亦或是在結婚之後,有孩子之後,只是時間被提前了。
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該在結束之前讓它結束,而不是拖到不得不結束的時候,才結束。
感情永遠都是會讓人困惑的事,不管你處在什麼地位,有多少財產,有多優秀,它總是會在不定時地牽絆你的生活。多麼堅強的人,在那一刻都會被逼到崩潰。
明明知道這本書《不必問此時要去哪裡》只是一個故事,但是下班回到家無意中讀到,就一發不可收拾,從10點半一直到3點半終於讀完了它,心裡對生活突然就有了釋然。
對明天和未來還是沒有清晰的打算,可是卻知道沒有這麼可怕,走一步算一步也能看到前方的路。
獨木舟能夠寫出這麼震撼的文字,都是和她的親生經歷有關,有的人說她是上天的寵兒,17歲就開始寫作,在當時各大流行雜誌中發表作品嶄露頭角;大學一畢業的第一本書,就引起一定的轟動,獲贊無數;畢業後做了自由職業者,既不朝九晚五的工作,又有閒錢去世界各地旅行……
好像她的人生就是一帆風順,其實並非如此。她其實生活在單親家庭,跟著媽媽生活得並不寬裕;而她的17歲一度抑鬱,還被定義為學校的問題少女,嚴重到要被老師勸退;畢業後也沒有穩定的工作,輾轉飄零在長沙和北京,2015年後來還被確診為癌症前期,她一個人住院一個做手術,其中的心酸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懂。
寫作從愛好成為她的工作,好像就是一場她與自我的和解,一步一步找到內心的自己。讀她的書就好像在回憶某個時期的自己,好像人生中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沒有好或者不好,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們雖然不在同一條船上,但我們在同一場風暴裡。
感情是沒有解藥的事,每個人的故事最後的只能由自己收尾,但如果在某個時刻裡你感覺到無助和迷茫,你真的可以讀一讀獨木舟的《此時不必問去哪裡》,她的故事會有一種莫名被治癒的感覺,也許就是借著看書的機會大哭一場,我想這都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