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微信朋友圈又被寶友們刷了屏—張雨生的原創歌曲「帶我去月球」終於成功搭載「貓王收音機星」飛上了宇宙。於是,寶友們紛紛轉發貓王音樂臺的公眾號,以表達欣喜之情,就差互相祝賀、彈冠相慶了。
張雨生的歌能夠被收入那張太空電子唱片裡,和我們不斷的投票有直接的聯繫。其實在前些天,我的朋友圈就已經在被各種刷屏。都是來為張雨生拉票的。於是我也去投了票,每天都是將票數用盡為止。
那幾天我也在猶豫,要不要在公眾號裡也來呼籲一下讓大家去投票。但最後還是沒有。老實說,我一直沒有很重視這個活動。我覺得張雨生選不上是正常的,能選上真的算是邀天之倖,但似乎也沒有特別的意義。
但今天看到大家都在慶祝這件事,似乎讓我感受到了這個活動的意義和價值了。
因為是眾人投票競選的,所以歌迷的人數、投票意願就顯得尤為重要。最終的結果其實是集體決定的。這就是這個活動的意義。因為我們一起完成了一項工作,或者說是一項使命。
我以前總覺得,張雨生的歌迷是沒什麼向心力的。可通過這次,我們都見識到了這個集體的力量。雖然推一首歌上太空本身的意義還不好說,但也直接證明張雨生的歌迷是有向心力的,而且很強。
我注意到,這次入選的歌曲大多都是老歌。像「愛在西元前」這樣的作品距今也已經有十多年了。
這大概就說明中國人還真的挺懷舊。其實最近這些年我們也是有很多好歌的,但可能是我們覺得這些歌還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還不能代表中國聲音去浩瀚的宇宙吧。
張雨生被選中的是「帶我去月球」,出自1992年的同名專輯。時光荏苒,一晃已是26年的光陰了。
我平時寫文章分析張雨生的歌,其實很少提到92年的這張《帶我去月球》。作為他的首張原創專輯,《帶我去月球》還是有很多不太成熟的地方。我本人也不是特別喜歡這張專輯。
但它對於張雨生來說,畢竟也算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步。
「帶我去月球」這首歌最吸引我的是它的歌詞部分。那時候的張雨生26歲,但他寫東西卻是非常地老辣。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他想要在樂壇一展所長的野心。
有很多寶友都試圖去分析他的這篇詞。一個比一個說得玄,幾乎都要達到物我兩忘的逍遙境界了。
我不敢說大家分析的不對,我只是自認為這樣的分析過於粉飾了。我當然承認詞中所蘊含的一些對現實的思考。但我不認為這樣的思考是張雨生的專利,而且思考的問題似乎還沒有達到要剖露高深哲學的地步吧?
我自己覺得,這篇詞是具有一定的嬉皮精神的,或者說是受嬉皮精神的影響。只是今天的年輕人們已經不太能理解嬉皮運動了,自然會失去那個重要的參考坐標。
你看他詞裡寫的:「不敢笑傲五洲,也不愁天地悠悠,只是狂歌一曲,恍惚間就化入無窮。將進酒,杯莫停,人生不過一場大夢。」
你會覺得這是一段用來表達自謙的歌詞嗎?應該不會吧。因為他字裡字外都透露著要將自己的勃勃野心。他還借用李白《將進酒》的詩句來渲染這種野心。
李白本身就是一個很狂放的詩人。而我覺得《將進酒》又是出了《俠客行》以外最狂傲的一篇詩了。張雨生引在此處不會是無緣無故的。
但張雨生本人畢竟也不是嬉皮士。他出了那種不羈的一面之外,還是有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含蓄的一面的,從他這首歌裡也有體現。
比如他會寫到嫦娥,雖然只是一筆帶過。但作為一個對中國文化很熟悉的歌手,要寫跟月亮有關的歌,當然就不能不提嫦娥了。
中國人對月亮有很多美好的想像,不僅投射在各種民間掌故上,同樣也投射在了「帶我去月球」這首歌上。
雖然這首歌有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子,但它的根本還是東方的。
以前我們在感嘆張雨生的早逝時總會說:「希望他能在外太空自由自在的歌唱。」現在,他的歌真的到外太空去歌唱了。就讓我們再一次祝福張雨生吧和他的音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