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關注小編的百家號!航天探測器首先用雷達從空中測繪了金星的地形地貌,發現金星表面不象月球,倒是比較相似於地球。它也有蜿蜒的山脈,遼闊的平原,以及高原、窪地等各種地形。地表面高度相差不大,總的看來地勢比較平坦和開闊。
從金星號冒著灼熱和高壓在現場搶拍下來的僅有的六張全景照片上,可以看清楚金星表面的細微結構。金星表面巖石累累,斷層縱橫,好象發生過地殼移動一樣,很多巖石形狀不規則,邊緣鋒利,沒有明顯的風化痕跡。低洼地區分布著平坦堅硬的巖石板塊,上面有一些裂縫和斷層;高原地區表面覆蓋著顆粒狀的土層,它是巖石在高溫高壓和化學腐蝕下長期風化而成的。金星13、14號各自在降落地區化驗了巖石樣品的成分,發現高地巖石成分類似地球陸地上的一種高鉀鹼性玄武巖,而低洼地區的巖石成分接近於地球上海底的拉斑玄武巖。科學家們認為,金星上除了這種玄武巖外還應有花崗巖存在,但目前尚未探測到。
通過X射線螢光儀對金星表面物質的現場分析,得出它的主要化學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二氧化矽,佔45~49%;三氧化二鋁,佔10~18%;氧化鐵,佔9%;氧化鎂,佔8~10%;氧化鈣,佔7~10%;二氧化鈦,佔1.2~1.5%;氧化鉀,佔0.2~4.0%;氧化錳,佔0.12~0.16%。由此可見,金星表面幾乎完全是個氧化物的世界。
金星上有兩個火山區。金星13號和14號都降落在一個稱作「貝塔」的山區。這裡有許多火山口,大的直徑二百多公裡,還有熔巖流形成的典型巖層結構,含硫量很高,說明這裡曾發生過火山噴發。此外,太空飛行器還探測到這個火山地區有頻繁的閃電現象,每分鐘達二十次之多。金星13號曾記錄到一次持續15分鐘的大閃電,這也是地球上從未見到過的奇蹟。由於火山噴發時會引起閃電發生,因此科學家們認為,頻繁的閃電說明金星上仍有火山活動。
對各種觀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後,科學家們認為金星的內部構造與地球差不多。它有一個密度較大的核心和固體的的外殼,但外殼比地球薄,而且是單一板塊構成,不象地球這樣由幾塊漂浮的板塊組成。火山噴射是金星內部熱量向外釋放的一種主要形式。
為「老住戶」找到了證據由於金星具有一些與其他行星不同的特點,因而一些人懷疑它不是同太陽系一起形成和演變過來的行星。也就是認為金星不是太陽系裡的「老住戶」,而是後來被強大太陽引力所俘獲的「外來戶」。
太空飛行器的金星考察,為金星「老住戶」的資格找到了一個有力的證據,這就是在金星大氣裡發現了大量的原始氣體氬-36。
地球周圍的氬氣中,97%以上都是穩定的氬-40,此外還有極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氬-36和氬-38,它們是地球長期演變過程中殘留下來的原始氣體。太空飛行器探測火星時,在火星大氣中也發現有微量的氬-36。如果金星同地球和火星一樣,都是太陽系的老住戶,那麼金星上也一定有氬-36和氬-38。
小結:先鋒金星2號的探測結果證實了這一點,金星上不但有氬-36,而且它的含量很大,比地球上要多得多。雖然我們不能解釋為什麼金星上會有如此多的氬-36,但有理由認為金星和地球有著內在的親緣關係。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