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刷野:並不小清新的北部山區(上)

2021-01-16 熱帶生態學

臺灣,這個亞熱帶的大島在和亞洲大陸獨立的幾千萬年間演化出了數百個特有的物種,和亞洲大陸千絲萬縷的聯繫加上太平洋暖流的影響塑造了臺灣獨特的物種組成,其中就包括20餘種特有的鳥類和30餘種特有的兩棲爬行動物,於是在2015年的清明節,和九微連同土澳小哥艾生一拍即合,再勾搭上地頭蛇龍哥,各懷鬼胎的開始了並不小清新的臺灣之旅。本文是前半部分的流水。照例,除特殊註明,粗體標實際看到的物種,藍色標臺灣特有種。


 烏來山夜觀


第一晚龍哥帶我們去了臺北市郊的烏來山,這個以溫泉聞名的風景區,有著臺北近郊最豐富的兩棲動物多樣性。剛剛進山不久,霧氣就瀰漫開來。隨著空氣溼度的增加,各種兩棲動物開始在路邊出現:盤谷蟾蜍,棕背臭蛙,彈琴蛙,闊褶蛙,布氏泛樹蛙,壯溪樹蛙,面天小樹蛙

 

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在烏來山非常常見,「盤古」僅是模式產地「Bankoro」 的音譯,和開天闢地無甚關係,比對岸的中華蟾蜍鼓膜略小。你沒看錯,有兩條螞蟥在吸血,我們看到的幾乎每隻蟾蜍身上都有


棕背臭蛙(Odorrana swinhoana),作為臺灣唯一的臭蛙種類,非常常見,顏色多變,這隻體色更像大綠臭蛙,還有全棕的像竹葉臭蛙的體色,帶斑點的花臭蛙體色,以及各種過渡型。


彈琴蛙(Babina adenopleura)


闊褶蛙(Hylarana latouchii) ,顧名思義,背上有加厚的側褶



布氏泛樹蛙(Polypedates braueri),最近從斑腿泛樹蛙的亞種中獨立成種



壯溪樹蛙(Buergeria robusta),很大,很壯


面天小樹蛙(Kurixalus idiootocus),得名於模式產地面天山,也很常見

 

接著到了我們的目的地——翡翠樹蛙的一處繁殖地。翡翠樹蛙僅分布於臺灣島北部,由於分布範圍狹窄和棲息地喪失的威脅,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近危(NT)。很多樹蛙的繁殖依賴林間水窪,人工放置一些水桶存貯雨水,可以有效的提高這種並不常見樹蛙的繁殖率。 

翡翠樹蛙(Rhacophorus prasinatus),尖鼻子的樹蛙,得名於模式產地翡翠水庫,和顏色無關

 

琉球原趾樹蛙(Kurixalus eiffingeri),是已知亞洲樹蛙中為數不多的有照顧後代行為的種類,雄蛙會守護雌蛙產過卵的積水竹筒,而雌蛙則會定期回到竹筒,將未受精卵產入水中供蝌蚪食用


中華花龜(Mauremys sinensis),瀕危(EN),野外看到任何一種亞洲龜鱉都是意外驚喜,國人對龜鱉類的迷信和寵物貿易是這場悲劇的主導



附近的另外一個臺灣特有種——臺灣金慄蘭(Chloranthus oldhamii),所屬的金慄蘭科(Chloranthaceae )是被子植物中非常原始的一個科


北橫公路觀蛇


接下來的兩天龍哥帶我們去了臺灣的觀蛇最佳沒有之一的北橫公路,這裡能看到臺灣超過70%的蛇種。北橫公路是「北部橫貫公路」的簡稱,穿過了臺灣島最北的雪山山脈,是橫貫臺灣島東西岸的三條主要幹線之一(還有中橫和南橫)。臺灣島中央多山區,橫貫的公路遠沒有環島的公路發達,車輛也比較少,夜間尤甚,除了像我們這種夜觀的車輛,幾乎沒有其它車輛,這也得以我們以車代步,霸佔雙車道,四個人從四個車窗外分頭搜索路旁的排水溝和路面。蛇的數量果然不少,最多的是福建竹葉青赤鏈蛇,其次是原矛頭蝮。其它看到的蛇有王錦蛇,黑背白環蛇,紫灰錦蛇,黑眉錦蛇,尖尾兩頭蛇,棕黑腹鏈蛇(Amphiesma sauteri),絞花林蛇(Boiga kraepelini)。黃嘴角鴞很多叫的也很歡,但並未露面。獸類裡紅白鼯鼠霜背大鼯鼠臺灣亞種(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也有幾隻,都在路旁的大樹上。兩棲類則增加了臺灣樹蛙臺灣溝趾蛙。 

王錦蛇(Elaphe carinata),很大的無毒蛇,性格暴躁,能散發令人難忘地臭味,臺名「臭青公」,雖然車少,但畢竟是公路,所有的蛇在看到後都會被移到路邊防止路殺


福建竹葉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公路兩旁極常見


黑背白環蛇(Dinodon ruhstrati),也很臭


紫灰錦蛇(Oreocryptophis porphyracea),很膽小的無毒蛇,總是想把頭藏在葉子裡。紫灰錦蛇的經歷讓我體會到了蛇類圖鑑照和生態照的區別,這樣一張盤成一團的圖鑑照符合了大多數人多蛇類的刻板認識,然而這樣的照片卻讀不出這一種類膽小隱匿的習性。


黑眉錦蛇(Orthriophis taeniurus friesei),臺灣特有亞種。同有味道和膽小的蛇相比,黑眉錦蛇確實是一個完美的種類:有顏值,無怪味,性格又好



臺灣樹蛙(Rhacophorus moltrechti),非常喜歡路旁的排水管,圖分別為爭搶配偶的兩隻雄蛙和雌蛙的特寫



臺灣溝趾蛙( Rana sauteri ),另一種常見但低調的特有兩棲類

 

而白天在刷臺北腹鏈蛇未果後,我們去了附近的拉拉山神木景區,龍哥要幫我們找觀霧小鯢。經歷一番波折,但最後如願看到,也看到了很多低山常見鳥種:白尾藍地鴝、黃痣藪鶥、褐頭鳳鶥、臺灣雀鶥、白耳奇鶥臺灣赤腹山雀。 

翻石頭找到的觀霧小鯢(Hynobius fucus),臺灣5種特有的小鯢中的一種,算是見過的第一種有尾目兩棲類


翹距蝦脊蘭(Calanthe aristulifera),地生蘭,算是自己見過的第一種蝦脊蘭,路邊也能保留這樣顯眼的蘭花真是讓人羨慕


阿里山清風藤(Sabia transarisanensis),清風藤科(Sabiaceae),臺灣特有種,Flora of China對該種的分布描述出現了「This is a rare species」的形容,對這些包含種類不多的小科不能把持的喜愛



臺灣堇菜(Viola formosana),也是臺灣特有種,缺刻的花瓣很有老鸛草(Geranium)的味道

 

旅程的上半部分就是這樣,臺北的兩天的休息過後我們重新上路,去往大雪山風景區,這裡是北部雪山山脈的最高峰,也是臺灣最熱門的觀鳥點,敬請期待。

歡迎掃碼關注熱帶生態學,了解熱帶亞洲和中國的生物多樣性

版權聲明:

本文圖文如未加說明,均為原創,歡迎轉載,轉載前請主頁留言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臺灣北部地區體感溫度達40度!
    華夏經緯網8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時序快入秋,然臺灣依舊熱呼呼!今(28日)依舊為多雲到晴天氣,西半部、東北部高溫36度,北部體感溫度甚至上看40度。第12號颱風「楊柳」已於昨日8點生成,短時間內對臺灣天氣沒有直接影響,然周四(29日)起,各地降雨機率增。    據報導,熱翻天!
  • 東北季風影響 臺氣象專家:下周臺灣北部溼冷
    臺灣氣象專家吳德榮昨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表示,18日至21日受到另一波強東北季風南下,北部、東半部因迎風面的抬升作用產生的雲雨,加上南海引進的中層水氣,將有明顯降雨;中南部中層雲增多,也有些零星短暫飄雨的機率、主要在山區。
  • 東北季風影響 臺灣北部東部感覺溼涼局部有大雨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氣象部門表示,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臺灣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降雨,基隆北海岸及東北部一帶降雨時間較長,可能有局部大雨,高溫僅21-23度,感覺溼涼,民眾出門需帶雨具。資料圖:臺灣降雨。
  • 臺灣北部、花蓮臺東地區體感達40度
    華夏經緯網6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熱呼呼!今(21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全臺依舊高溫炎熱,「氣象局」針對臺北市、新北市、高雄市、花蓮縣及臺東縣發布36度高溫警示,北部、花東體感溫度上看40度。明日周六深夜會有新一道的梅雨鋒面接近臺灣,預計在周日及下周一會影響臺灣。    據報導,今日就是「夏至」了!
  • 臺灣北部、花東體感溫度達40度
    華夏經緯網7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暑假到了,這幾天依舊熱到爆!今(9日)「氣象局」針對雙北、花東發布高溫特報,可能出現36度高溫,體感上看40度。另日南部、午後中部以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今早「氣象局」也針對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發布大雨特報,外出請注意。
  • 受東北季風影響 臺灣北部、東半部地區雨勢明顯
    華夏經緯網1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北部氣溫遽降,小心感冒!臺灣「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受到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的影響,天氣會比較不穩定,尤其北部、東半部雨勢會越來越明顯,甚至會出現局部性大雨,中南部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前「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提醒,周六(4日)晚間到周日(5日)清晨氣溫降至最低,嘉義以北最低溫約在16、17度。
  • 臺灣漫遊,臺東小清新體驗,走在小城的小街上
    一直關注小編的朋友們也許會發現小編漫遊臺灣西部其實是在暴走,每個景點的時間都很有限。那是因為小編要留更多地時間走在臺東的鄉野之間,欣賞臺灣東部美輪美奐的海岸線,還會獨家報導臺東離島--綠島的旅程哦。不過現在暫且把心收回來,感受臺東這個後花園的小清新。
  • 臺灣周末北部地區氣溫上看37度 午後慎防雷陣雨
    (圖/臺灣東森新聞資料照)華夏經緯網7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仍要注意午後雷陣雨。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周末北部都會區可能出現37度的高溫。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8月開始可能會進入有利於颱風發展生成的環境,建議好好把握最近相對穩定的天氣。
  • 228連假東北季風攪局 臺灣氣象部門:北部這兩天會變天
    但臺灣氣象部門表示,這周將有兩波東北季風來襲,導致北臺灣整天溼涼、有短暫雨,第一波是周四(2/28),第二波是周日(3/3) 到下周一(3/4),剛好是228連假的第一天及最後一天。    臺灣氣象部門預報員張承傳說,周四(2/28)受東北季風影響,北臺灣將整天溼涼,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地區降雨機率高,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南部地區影響不大,多雲到晴。
  • 臺灣的氣候
    同時,臺灣在氣候上受海洋和大陸兩方面的影響雖均較強烈,但海洋性氣候明顯,整體上呈現高溫、多雨、多風的氣候特點。 氣溫與日照   臺灣平地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3.6度。其中,北部年平均氣溫約攝氏22度,南部約攝氏25度,南北平均溫度冬季相差攝氏5度左右,夏季差異不大。全省平地夏長冬短,南部則長夏無冬。
  • 臺灣高溫多雨的氣候
    臺灣島南北狹長,四周流域廣闊,北回歸線恰好橫穿島的中部偏南地區,北部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地區屬熱帶氣候。從平地到高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形成了在同一時空內熱、溫、寒三帶兼有的氣候特點。同時,臺灣在氣候上受海洋和大陸兩方面的影響雖均較強烈,但海洋性氣候明顯,整體上呈現高溫、多雨、多風的氣候特點。
  • 十五月亮十六圓 臺灣天文館:今晚現「最小滿月」
    而今晚的月亮才是真正的滿月,臺灣天文館強調今年農曆8月的滿月,是26年來最小滿月。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華夏經緯網9月1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昨天雖是中秋節,但今晚才會出現真正的滿月!
  • 臺灣基隆10日或有豪雨 新北、宜蘭、花蓮有大雨
    臺灣氣象部門發布豪雨特報,因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時強降雨,10日基隆北海岸可能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北市山區、宜蘭地區及花蓮山區可能有局部大雨,山區民眾需慎防塌方及落石,低洼地區需慎防水淹。  10日東北季風增強,臺灣北部及東北部氣溫稍下降。
  • 臺灣特產裝滿帶回家(一)——臺灣北部的好東西
    臺灣地處亞熱帶,卻有許多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造就了豐富的氣侯變化,加上肥沃的土壤,使得臺灣出產各種碩美多汁的水果,獲有「水果王國」的稱號。北臺灣,主要指臺灣北部地區,包括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等。去這些地方旅遊一定不要忘記帶上這裡的土特產,自用送禮兩相宜。
  • 小清新:犀利年代裡的糊塗病
    而值得玩味的是,她被追捧者和鄙夷者插上同一個標籤——「小清新」。    近年,被歸為「小清新」的民謠女歌手還有來自臺灣、以一首《寶貝》廣為人知的張懸,和來自西雙版納的曹方等。1997年就已出道的臺灣歌手陳綺貞,被歌迷奉為「小清新」的「教母」,大家親切地稱她為「陳老師」。    細究「小清新」的含義,很難有人能說清。這幾位女歌手如何成了「小清新」,更是難以道明。
  • 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原標題: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入侵,繁殖數量很快(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入侵,因繁殖數量很快,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說:「實在太可怕了。」   清水溼地位於清水溪、西勢溪、磺溪的出海口,佔地約100公頃,是臺灣最北的最大溼地,由生態工法基金會認養。
  • 臺灣各地天氣炎熱高溫上看40度 午後防西北雨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今天各地高溫依然在32到35度間,而臺北地區中午後體感溫度上看39至40度,天氣炎熱、紫外線指數偏高;降雨方面,上半天除了南部、東南部有一些局部短暫陣雨外,各地大致都還是晴朗的天氣,不過由於水氣較為增多加上風向的關係,午後雷陣雨的範圍擴大,除各地山區降雨機率高以外,西半部的平地出現午後雷雨的機率也明顯提高
  • 北部好天氣到周五 下波更強冷空氣襲臺時間表出爐
    華夏經緯網1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全臺各地今天到周四(19日)都是多雲到晴,早晚涼白天暖溫差大,周五晚上開始北部、東北部變天,周六轉涼,接著下周一有新一波更強冷空氣南下,水氣增加,桃園以北、東半部轉為有雨的天氣,北臺灣降溫轉涼。
  • 氣象局:臺灣海峽南海北部北部灣等將有5~7級風
    2月19日凌晨2時,黃海大部海域、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4~6級北到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和以南海域、南海北部海域出現了5~7級東北風。臺灣海峽、南海北部海域、北部灣的能見度不足10公裡。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基隆臺北或有局部大雨 臺灣中部以南遇空氣汙染
    中新網10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氣象部門18日清晨4時發布大雨特報,18日白天基隆北海岸及大臺北山區可能有局部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