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籠罩熱翻天!臺灣北部地區體感溫度達40度!

2020-11-22 華夏經緯

    華夏經緯網8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時序快入秋,然臺灣依舊熱呼呼!今(28日)依舊為多雲到晴天氣,西半部、東北部高溫36度,北部體感溫度甚至上看40度。第12號颱風「楊柳」已於昨日8點生成,短時間內對臺灣天氣沒有直接影響,然周四(29日)起,各地降雨機率增。

    據報導,熱翻天!這幾天受被太平洋高壓壟罩影響,今日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高溫炎熱,僅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各地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

    今日白天高溫會持續,西半部及東北部地區34至36度,「氣象局」已發布高溫預警,臺北市、新北市以及桃園市今日為「黃色燈號」,花東地區則是33度左右。紫外線面,今天各地紫外線指數都達「過量級」,宜蘭縣、花蓮縣為「危險級」。

    北部、東北部、東南部(含蘭嶼、綠島)沿海空曠地區及恆春半島易有8至9級強陣風;第12號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東沙島、南沙島及其鄰近海面有9至10級強陣風,請注意。恆春半島、南部及東半部(含蘭嶼、綠島)沿海地區有長浪發生的機率。

    今天天氣穩定,各地多雲到晴、少有午後雷陣雨發生;28日天氣將持續穩定,僅東南部及恆春半島有些許降雨機率,山區有零星午後雷陣雨;第12號颱風「楊柳」已於8點生成,短時間內對臺灣天氣沒有直接影響。

    至於民眾關心的空氣品質,今日宜蘭、花東空品區及澎湖地區為「良好」等級;中部、雲嘉南空品區及馬祖、金門地區為「普通」等級;北部、竹苗、高屏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臺灣北部、花蓮臺東地區體感達40度
    華夏經緯網6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熱呼呼!今(21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全臺依舊高溫炎熱,「氣象局」針對臺北市、新北市、高雄市、花蓮縣及臺東縣發布36度高溫警示,北部、花東體感溫度上看40度。明日周六深夜會有新一道的梅雨鋒面接近臺灣,預計在周日及下周一會影響臺灣。    據報導,今日就是「夏至」了!
  • 周二熱到爆!臺灣北部、花東體感溫度達40度
    華夏經緯網7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暑假到了,這幾天依舊熱到爆!今(9日)「氣象局」針對雙北、花東發布高溫特報,可能出現36度高溫,體感上看40度。另日南部、午後中部以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今早「氣象局」也針對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發布大雨特報,外出請注意。
  • 臺灣熱出天際:臺北逼近40,將打破紀錄,臺灣網友:習以為常
    對於我國來說,儘管這段時間南方地區梅雨肆虐,但總有那麼幾個地方「風雨不動安如山」,比如6月28日下午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就可以看到,今天下午雖然長江沿線降雨的地方很多,但在長江以南,廣東福建臺灣等地天氣晴朗,陽光熱辣,氣溫火熱。
  • 臺灣各地今明兩天本周最熱 臺北體感溫度飆42度
    (圖/臺灣東森新聞資料照)華夏經緯網7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持續炎熱天氣!今天各地還是多雲到晴,中午過後則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高溫約在33至35度左右,臺北更是上看36度,紫外線指數容易過量或危險級,「天氣實時預報」也在臉書提醒,「今明兩天,將是本周最熱!今天上午8點50分左右,臺灣許多地方就已有31度,且持續上升」。
  • 臺灣到底還要熱多久?臺北市午後溫度飆至40度
    臺灣氣象部門預測臺灣各地高溫約34至37度,大臺北地區甚至有機會出現38度左右的高溫,中午前後紫外線指數易達過量或危險級(圖片來自臺媒 陳君瑋 攝)臺灣到底還要熱多久?據臺媒報導,至少未來10天,在強勢的太平洋高壓主導下,高溫烤番薯的日子,臺灣民眾還得慢慢熬。目前臺灣各地還是晴朗炎熱,只有山區有零星短暫雨,防曬避暑仍是全民第一要務。從氣象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由於平地午後雷陣雨機率稍減,臺北市部分地區即便過了中午,體感溫度都仍會飆至40度,相對溼度也偏高,潮溼悶熱的感覺會讓人更不舒服。
  • 體感溫度有40℃+了?接下來浙江省的氣溫要虐哭你們……
    預警內容: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預計今天下午我市最高氣溫將達38℃左右。請相關部門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上午10點,杭城的氣溫34.4℃。而在接下去的時間裡,氣溫還會不算往上竄。中央氣象臺說,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南地區迎來持續高溫天氣,預計將維持10天以上,由於空氣溼度大,白天多數時間體感溫度將達到40℃以上
  • 體感溫度是什麼?空氣溼度和體感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相對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體感溫度」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 華北多地氣溫近40度 體感溫度可達43至44度
    高溫橙色預警 冀魯豫今衝40℃  高溫天氣比去年提前20天  本報綜合消息 連續幾天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高溫天氣席捲北方多地。今天,高溫天氣達到頂峰,華北多地氣溫創下歷史同期極值,天津、河北、河南、山東部分地區最高溫直逼40℃。中央氣象臺昨天發布了首個高溫黃色預警,較去年提前了20天。今晨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 140年最熱?部分地區體感溫度超55℃,保命重點防好三種病
    140年最熱強溫都被你趕上了…… 日前,一則#140年來最熱的6月#登上熱搜。據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數據稱,今年6月,是140年來(從1880年NOAA開始記錄溫度算起)最熱的6月。
  • 體感溫度40℃+!華南「高溫季」強勢開啟初夏似盛夏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5日),海口迎來今年首個高溫日,這也拉開了華南地區「高溫季」的大幕。預計一直到本周末,華南大部都將持續高溫高溼天氣,體感溫度直逼40℃+,廣州、南寧等地還將出現歷史同期少見的持續高溫天氣,提醒當地的小夥伴們務必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 臺灣各地天氣炎熱高溫上看40度 午後防西北雨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今天各地高溫依然在32到35度間,而臺北地區中午後體感溫度上看39至40度,天氣炎熱、紫外線指數偏高;降雨方面,上半天除了南部、東南部有一些局部短暫陣雨外,各地大致都還是晴朗的天氣,不過由於水氣較為增多加上風向的關係,午後雷陣雨的範圍擴大,除各地山區降雨機率高以外,西半部的平地出現午後雷雨的機率也明顯提高
  • 體感溫度50℃!央視主播朱廣權:男生出門,馬上變成暖男
    最近幾天很多地區都在遭受高溫的炙烤到底有多熱?央視段子手朱廣權又出金句了:高溫酷暑,上蒸下煮。小編告訴你高溫不僅不會很快結束而且還要「變本加厲」局部地區的體感溫度降達50℃做好打高溫「持久戰」的準備吧「高溫方陣」形成,你在其中嗎?預計今明兩天,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大範圍高溫天氣仍將盤踞在中東部大部地區,體感最熱的在湖南北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北部、上海一帶。
  • 40度,鄭州夜間人體體感溫度,把宋英傑「嚇壞」!
    昨天鄭州最高溫度達到39度,這成為入夏以來最熱的一天,雖然下午市區下了一陣雨,但雨後的鄭州更顯得悶熱難耐!上圖是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溫度監測情況,在7月24日晚間,一直到晚上23點,鄭州的人體體感溫度還高達40度,在所預報的城市中高居榜首。氣象先生宋英傑甚至說,像鄭州這樣的情況,如果家裡沒有空調的話,夜裡都有可能中暑。鄭州真是熱得讓人「崩潰」!
  • 全球變暖趨勢成定局,體感溫度達40度!
    根據中國氣象局消息稱,浙江,福建,東北等地是多雨天氣,而在華北,黃淮,華南等區域,體感溫度逼近40度,這地球真的是「冰火兩重天」,地球氣候,溫度變化不平衡一樣。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顯示,全球變暖已經在開始對我們地球進行改變之中,在北極的部分島嶼地區,也達到了我們有史以來最熱的氣溫,根據數據測量,在朗伊爾城區域,高於常年6.0攝氏度,連續第90個月超過正常溫度,這是地球溫度最不平凡的一種表現。
  • 體感溫度接近40℃這幾天當心中暑
    從25日開始,今年以來最大範圍、持續時間最長、體感最炎熱的一輪高溫來襲。雖然25日有雲層遮住了太陽,但出門還是流大汗,不開空調在室內坐一坐也會汗流浹背。這就是三伏天的威力,截至15時,市區溫度35℃,溼度57%,此時的體感溫度應該接近40℃。在接下來穩定的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我國中東部的大範圍高溫還可能進一步升級。
  • 臺北體感溫度高達41度 臺灣「熱」點帶你連連看
    時已立秋,但臺北卻熱出了38.5℃的今夏最高溫,體感溫度高達41度。氣象專家稱,這種「上蒸下煮」的模式還要持續幾天。熱浪之中,全臺電力吃緊,臺當局明令公務機關每天下午1時至3時禁用空調,拉閘限電的恐慌瀰漫全臺,有人形容在受「烤刑」。如果是天災大家還能共體時艱,但回望民進黨封存剛建好的「核四」電廠、保證「臺灣不缺電」的「反核」政策,令人驚覺這就是人禍,難免怨聲載道。
  • 臺灣周末北部地區氣溫上看37度 午後慎防雷陣雨
    (圖/臺灣東森新聞資料照)華夏經緯網7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仍要注意午後雷陣雨。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周末北部都會區可能出現37度的高溫。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8月開始可能會進入有利於颱風發展生成的環境,建議好好把握最近相對穩定的天氣。
  • 當體感溫度達74℃ 人會變熟嗎?
    因為,對人的肉體來說,40℃的體溫仍然是危險的信號,42℃往往會導致不可逆的器官損傷甚至死亡。74℃的體感溫度不是開玩笑的7月31日,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當地的體感溫度達74℃。經過氣象專業人士的考證,這個溫度確實存在,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這個很正常
    接下來的天氣關鍵詞是這樣的:一個字「熱」,兩個字「防暑」,三個字「開空調」。  同樣是三十幾度的高溫,為啥有時覺得有絲絲涼意,有時卻感覺熱浪滾滾?6月24日,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山西被劃入「燒烤派」   同樣是熱,全國各地的感受卻不同。
  • 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
    伊朗體感溫度74℃?是真的!這個溫度同樣讓數據帝感到「惶恐」,連夜查詢了當地氣象數據,發現這個溫度確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