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宇宙比你想像中更加絢麗

2021-01-08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圖片說明:一位藝術家關於一顆早期星系的印象: 充斥著恆星形成和死亡的劇烈活動,使得明顯可見的可定義結構有所缺失。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顯示,早期宇宙中的一些星系比宇宙學家預測的要亮得多。該發現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並在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上全文提供,為宇宙早期發展階段中最難理解的階段之一,Reionisation時代,提供了線索。

這一時期始於大爆炸後約30萬年,並在70萬年後完成。在此之前,宇宙主要由中性氫氣組成,這些中性氫氣很快就開始凝聚形成第一顆恆星。這些早期恆星與宇宙十億年後努力創造的大量恆星非常不同。 它們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們僅僅由氫和氦原子組成。

第二代年輕恆星摻入了少量的「重」元素,如碳,氧和氮,但與後來的元素相比仍然非常元素稀缺。儘管如此,非常早期的恆星仍能在光譜中發射射線。 具有長波長的輻射,例如無線電波和可見光,能夠非常容易地穿過充滿中性氫原子的巨大星際介質。

然而,較短比長的輻射,例如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發射的難度更大,並會被撞擊成氫原子。 它們用剝離電子的力量做到了這一點- 剝去了電子,從而使它們電離。這樣一種尚未完全被理解的方式,促使宇宙發展成今天的閃亮明星,星光熠熠的實體。

圖解:天文學家發現了早期宇宙中最微弱暗淡的星系

對於宇宙學家來說,解開這個謎團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找到一個足夠大的光源來產生足夠的短波輻射,以便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對整個星系進行電離。現代恆星不釋放大量的電離輻射,因此它們的遙遠先祖也很可能沒有。 有人提出了類星體的假說,但最終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的事實。

「這是觀察宇宙學中最大的開放性問題之一,」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的Stephane De Barros說,他是最新研究的主要作者。 「我們知道它發生了,但是是什麼導致了它? 這些新發現可能是一個很大的線索。」有爭議的結果來自斯皮策對天空中兩個區域內135個遙遠星系的觀測。 望遠鏡對這兩個地區進行了200多個小時的拍攝,捕捉到了130億年前發出的光。

接著,科學家將觀測結果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檔案數據相結合。令De Barros和他的同事驚訝的是,這些照片顯示年輕的恆星比大家預期的要亮得多。 這種明亮並不局限於一個或兩個星系 - 這些星系可能被歸類為異常 - 而是呈現在所有星系中。

分析顯示,古代星系中充滿了年輕的大質量恆星 - 第二代主體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但含有少量較重的元素。亮度僅限於兩種特定波長的紅外光 - 由電離輻射與星系內的氫氣和氧氣相互作用產生。

研究結果的完整意義尚待確定,並且在一段時間內可能無法被知悉。 然而,這些發現能幫助宇宙學家更近一步地確定宇宙生長中關鍵階段的機制。 「斯皮策的這些結果無疑是解決宇宙再電離謎團之路上的又一步,」共同作者Pascal Oesch說。 「我們現在知道,這些早期星系的物理條件與如今的典型星系非常不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工作就是找出問題的詳細原因。」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cosmosmagazine-ANDREW MASTERSO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雨後的彩虹更加絢麗
    雨後的彩虹更加絢麗 2020-12-3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哈勃望遠鏡在早期宇宙中的驚人發現
    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哈勃空間望遠鏡天文臺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早期宇宙中第一批恆星和星系的形成比預想的要早。 一個歐洲的天文學家小組並沒有發現第一代恆星的證據,這些恆星被稱為第三族群恆星,可以追溯到宇宙只有5億年的時候。
  • 哈勃望遠鏡在早期宇宙中的驚人發現
    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哈勃空間望遠鏡天文臺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早期宇宙中第一批恆星和星系的形成比預想的要早。 一個歐洲的天文學家小組並沒有發現第一代恆星的證據,這些恆星被稱為第三族群恆星,可以追溯到宇宙只有5億年的時候。對最早的星系的探索仍然是現代天文學中的一個重大挑戰。
  • 宇宙早期的銀河系類似物
    現在,天文學家第一次在早期宇宙中發現了一個星系,該星系已經具有這三個特徵中的兩個-旋轉和增厚。這個星系距離大爆炸僅14億年,距今已有120億光年遠。因此,它是銀河系最遙遠的圖像-並引起意外。因為按照目前的模型,這樣的早期星系應該更加混亂和湍流。
  • 宇宙中的十大無法想像
    第二位 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爆發的威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並且,這種現象也只出現在大質量恆星末期 第六位 暗能量 暗能量佔據宇宙70%,是導致宇宙擴張的主要物質,
  • 破碎的宇宙:「你在宇宙中的位置」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擴大的宇宙中。每天每一秒,星系之間的距離通常會越來越遠。倒計時,您很快就會意識到過去,星系之間的距離更近。我想這是非常簡單的邏輯。再往前推一下時鐘,就不再有星系了-所有的東西都太混在一起了。宇宙中只有一堆垃圾。繼續前進,最終整個宇宙,就像今天出現的那樣,縮小到無窮小。
  • 宇宙中真的有天堂嗎?別做夢了!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地球上至少有數億人相信天堂、佛國之類超自然的地方是存在的,這些地方有三個特點:這些地方只能特定的死人過去居住,活人是去不了的死人去了這些地方以後,就再也不會死了這些地方的建築和裝潢是很高級的,不比古代皇宮差關於前二點,海雲青飛 會在另外的創作中評論
  • 宇宙中最大的10個物體,超乎你的想像!
    宇宙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大了,而宇宙中的一些物體已經大到超乎我們的想像了,例如:宇宙中最大的黑洞竟有170億個太陽那麼重,最大的已知恆星半徑是太陽的
  • 宇宙有多大,顛覆你的想像
    拍照的,年齡也代表著在不同的理論模型下宇宙的空間尺度不同的模型會得到不同的空間尺度數值這個數值具體有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的是一個可觀測宇宙的大小而不是整個宇宙的大小,要知道我們現在能夠認識到的可觀測宇宙是在處於不斷加速膨脹之中的宇宙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我們能夠觀測到宇宙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
  • 創造平行宇宙?你能想像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是什麼樣子?
    第階段,意識和文明不依賴於任何大腦以及人造設備存在,可以存在於星際物質,星際能量,暗物質中,整個宇宙成為文明的載體,人類文明成為一個巨人的思維意識,而宇宙就是這個思維意識的大腦和身體。也許每個人就是一個宇宙。
  • 早期的宇宙結構,是如何形成的?
    研究結果揭示了宇宙在膨脹後的第一階段形成的結構。這或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確定新觀測信號中那些來自宇宙膨脹最早期的信號。這項研究被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宇宙膨脹的基本假設是早期宇宙中充滿了處於簡併量子態的玻色子。這些被稱為暴脹子的無自旋粒子形成了一個原始的量子場,攜帶有巨大的勢能,驅動宇宙呈指數級膨脹。
  • 哈勃望遠鏡最牛的光學太空望遠鏡,讓絢麗的宇宙星雲離盡收眼底
    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觀測不會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因而給我們展現了宇宙無比絢麗的一面。星雲的主要成分是氫,其次是氦,這和恆星的主要物質組成相同。因此,星雲被稱為恆星工廠,恆星都誕生於星雲。自從1990年哈勃望遠鏡升空以來,哈勃拍攝了大量的絢麗多彩的星雲照片。科學家研究發現星雲種發現了有機分子等物質。或許宇宙生命的起源也與星雲有著某種聯繫。
  • 早期宇宙的星系大爆發
    另外,ALMA望遠鏡還詳細觀測了星系中的氣體(紅色部分),有助於星系中恆星形成和運動的研究。(Credit: B. Saxton NRAO/AUI/NSF, ALMA (ESO/NAOJ/NRAO), ALPINE team)ALMA望遠鏡對早期宇宙中成長期的星系進行了大量觀測,觀測結果顯示很多星系都含有大量的塵埃和重元素。
  • 探秘宇宙早期的星系形成與演化 中科大再獲突破
    據悉,該項目使用安裝於智利CTIO天文臺4米口徑望遠鏡的超大視場暗能量相機,通過專門定製的窄帶濾波片,系統搜尋宇宙黑暗時代萊曼阿爾法發射線星系候選者(紅移~7.0),並使用國際大型望遠鏡進行光譜證認,以研究宇宙再電離和宇宙早期的星系形成與演化。
  • 探測器拼湊出早期宇宙線索,宇宙中的大部分金元素來自哪裡?
    不管年少時的你是否選擇的理工科類,對於元素周期表這個名詞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我們每個人的區別大概只是對它的熟悉程度和使用深度的區別。即使誕生的時間已經超過了150年之久,但其中有很多宇宙的重元素來由,我們仍然並不是太了解。這裡面就包括黃金、白金,以及可攜式電子產品中的稀土元素。
  • 星漢燦爛,地球之外的宇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廣袤
    宇宙有多大?除了行星、太陽系、星系和超星系之外,宇宙中還有什麼?無數的人已經提供了非常好和非常詳細的描述,但我想分享一些圖像,這些圖像有助於以易於消化的方式展示宇宙的巨大規模。圖源:moneyinc局部超星系團——上圖中的星系團由紅色的「處女座超星系團」代表。可觀測的宇宙(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宇宙稱為可觀測宇宙,可追溯到136億年前)宇宙的估計大小(不斷膨脹)這並沒有考慮到多宇宙的各種理論。如果這些理論是準確的,你就需要把這個數乘以無限次。如此巨大的規模將使宇宙變得更加難以理解,而且它還在不斷膨脹。
  • 星漢燦爛,地球之外的宇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廣袤
    宇宙有多大?除了行星、太陽系、星系和超星系之外,宇宙中還有什麼?無數的人已經提供了非常好和非常詳細的描述,但我想分享一些圖像,這些圖像有助於以易於消化的方式展示宇宙的巨大規模。圖源:moneyinc局部超星系團——上圖中的星系團由紅色的「處女座超星系團」代表。可觀測的宇宙(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宇宙稱為可觀測宇宙,可追溯到136億年前)宇宙的估計大小(不斷膨脹)這並沒有考慮到多宇宙的各種理論。如果這些理論是準確的,你就需要把這個數乘以無限次。如此巨大的規模將使宇宙變得更加難以理解,而且它還在不斷膨脹。
  • 宇宙中最大的星球有多大?科學家預測稱:大到你無法想像!
    宇宙中的天體有很多,大小也各不一樣,那麼宇宙當中最大的星球,到底有多大呢?科學家預測稱,大到讓你無法想像,到底是什麼情況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在所有的宇宙天體中,我們了解最多的還是地球了,在我們的廣泛認知中,地球已經非常的廣袤無邊了,可是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地球也只是滄海一粟的存在。那麼在浩瀚無垠的宇宙當中,最大的星球到底有多大呢?對於這方面的研究,專家也給出了大膽的估計和猜測。現在航天科技快速發展,人們對宇宙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了,最近通過研究發現,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一顆,非常龐大的星球。
  • 賽裡格曼定律:你所不知道的,挫折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
    別讓自己陷入真正的絕境,你所遇見的挫折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打破賽裡格曼定律,闖下屬於自己的苦難之門,沒有誰會一直失敗下去的,或許你現在無法突破現在所經歷的挫折和困難,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你的問題也許就像魯珀特之淚,無法從最堅硬的頭部著手,但你可以找到困難當中最為脆弱的尾部,做到一擊即碎,挫折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
  • 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絢麗的煙火和文明終結者
    而導致宇宙中文明滅絕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伽馬射線暴。地球在過去的歲月中也受到伽瑪射線暴的「洗禮」,但地球生命卻頑強生存下來,這一情況也會宇宙中其他天體上出現,這意味著其他天體上的生命可能具有更頑強的生命力。銀河系中央附近的伽瑪射線暴要更強大一些,位於銀河系邊緣地帶出現伽瑪射線暴的概率會低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