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世界上最早砂石繩切割玉石痕跡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小南山考古重要成果 發現世界上最早砂石繩切割玉石痕跡

玉器製作在幾千年來表現了人類的系統行為,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和文化習俗,以及涉及文化、歷史和政治等方面的內容,並產生了與玉相關的思想、文化和制度。小南山玉器製作技術被發現以前,一般認為距今八千年前,砂繩切割技術出現。

關於砂繩切割這個玉器製作工藝的定義,考古學界暫時還沒有統一的定義,有「線切割」「馬尾截玉」「皮條弓截隔」「柔性線切割」等稱呼。砂繩切割技術一般包括以下幾部分:一是玉料分割、器芯掏取或玉片素材生產;二是玉器表面加工;三是鑽孔。鑽孔又分為管鑽開孔、實心鑽以及多重實心鑽掏膛開孔技術。從砂繩切割技術實際操作起來,就是把動物毛皮或植物纖維製成的繩子,作為砂粒的載體,沾溼後黏附砂粒成為砂繩,砂繩在玉料上往復運動,由堅硬的砂粒磨擦,達到分割玉器的效果。這種技術廣泛分布於東北亞地區,日本本州島、俄羅斯遠東沿海地區、我國東北地區和黃河、長江流域均有發現。在鑽孔技術方面,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觀察到明顯的實心鑽痕跡,小南山先人在鑽孔的時候利用石頭或者木頭為工具,再放溼砂在玉器上鑽孔。

這種看似簡單的切割和加工方法,是先民們奮鬥幾千年的結果,考古論斷,以玉玦為代表的玉器種類和製作技術,在8000年前開始從小南山傳至東北亞各地,開啟了史前玉器革命的歷程。這些玉器上多見砂繩切割技術留下的彎曲條形痕跡,為目前世界最早發現的砂石繩切割痕跡,比中美洲同類技術早六千多年。砂繩切割技術後來成為紅山、良渚玉工的主打工藝,奠定了中華玉器文化早期蓬勃發展的技術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小南山遺址出土的飾物中,軟玉佔半數以上,在玦、環、匕等重器中比率更高。也就是說古代的小南山人對溫潤而澤軟玉的重視躍然於物上,將其賦予了巨大的象徵性意味,重玉輕珉的觀念已經形成。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黑龍江日報

相關焦點

  • 玉石的硬度是金剛石的一半多,古人沒有切割機,是怎麼加工切割的
    我國是世界上開採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遼寧阜新市查海遺址出土的透閃石軟玉玉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距今8000年左右。這表明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人就已經對玉石進行開採和加工了。根據「莫氏硬度」的劃分標準,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間,如綠松石、岫玉等;高硬度玉石的硬度在6-7.5之間。而世界上硬度最大的金剛石的「莫氏硬度」為10 ,也就是說某些種類的玉石,其硬度是金剛石的一半及以上。那麼,古代沒有切割機等工具,古人如何加工玉石?翻閱史書以及相關資料發現,古代用來切割玉石的工具很簡單。
  • 玉石鑑定中的玉石硬度,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這十種礦物的名稱和硬度分別如下:滑石(莫氏硬度1)滑石是已知最軟的礦物,用指甲即可輕鬆在其上劃下痕跡。滑石手感滑膩,可用於耐火材料、絕緣材料、潤滑劑,亦可入藥。石膏(莫氏硬度2)石膏主要成分為硫酸鈣,多用於模型製作、醫療固定和食品添加劑,又因為其微孔結構和加熱脫水的特性,具備優良的隔音、隔熱和防火性能,工業用途也十分廣泛。
  • 崑崙山玉石的形成
    約1000萬年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爆發,滄海變高山,隨山脈抬起而不斷升高;礦床處於低溫低壓環境下被不斷擠壓而隆起,這就決定了玉石不會出現在地表,而是雪線以上海拔比較高的地方(至少4000米以上)至此,和田玉與人類開啟了8000年的緣分!雪線以上常年積雪,無論是尋找玉石礦脈還是進行開採,都是難度極大的事情。
  • 玉石鑑別大盤點!不然拿到手的玉石價值還不如玻璃珠
    中國的玉石種類十分豐富,有的價值連城,有的卻不如玻璃珠,其中以產自遼寧的岫玉是玉石為主,是比較低檔的玉,很不值錢。 還有就是玉粉壓製成的玉。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偽造的高價值的玉石,特別是翡翠與和田玉。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幾個鑑別玉石真假的初步方法!
  • 國內市場最常見的一些玉石種類,看看那種玉石和你有石緣?
    中國是世界上開採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玉石的形成條件是極其特殊複雜的。它們大多來自地下幾十公裡深處的高溫融化的巖漿,這些高溫的漿體從地下沿著裂縫湧到地球表面,冷卻後成為堅硬的石頭。在此過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緩慢地結晶成堅硬的玉石或寶石,且它們的形成時間距離我們非常遙遠 。一般來講,玉石有狹義和廣義之說。
  • 我國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
    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英國《自然》雜誌9月25日在其網站刊登了這一重大發現,稱「本次發現填補了恐龍向鳥類進化史上關鍵性的空白」,並將在10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 這些玉石放100年都不值錢!入手需慎重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很多人都相信,天然的玉石總是有價值的,能養人的,然而總是有些玉石能打破「常規」,偏偏毫無欣賞和收藏價值,因此玉也要選對,並非所有玉都養人。今天我就給大家說幾種玉石,它會竟比你想像中的更不值錢!
  • 中國人對玉石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
    在這裡,首先更正一點:這世界上可不是只有中國人對玉石感興趣! 和中國玉石文化最接近的是美洲印第安人、瑪雅人。他們對玉石的材質、造型上的品味和中國人如出一轍。
  • 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地區發現世界最早動物足跡化石
    三峽發現世界最早動物足跡化石  遠古動物或為長約2釐米爬蟲 兩列足跡間相距1至2釐米陳哲展示發現的古生物足跡化石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6月6日,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刊發了中美科學家在中國三峽地區發現距今5.4億多年前動物足跡化石的研究成果。
  • 史前兵器之王:殺傷力五千年不減,完美切割第一高手——燧石刀
    在這些兵器中,有一種兵器鋒利無比,是完美切割第一高手,被稱為「兵器之王」,雖然經歷了至少五千年漫長歲月,出土後仍然殺傷力不減。直到現在,醫生做手術仍在用它。這件兵器便是燧石刀。燧石刀是史前石刀的模糊概念,以天然燧石、黑曜石、玉石以及其他堅硬且可打出鋒利刃部的石頭製成,燧石是最傑出的代表,故稱燧石刀。
  • 鑑別玉石真假,不要被這幾種方法所蒙蔽。
    如今市場上的玉石五花八門,假玉更是到了以假亂真的境界,漸漸地各種玉石鑑定方法也越來越多,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最常見的也是最不可靠的鑑定方法,以及了解一下真正的鑑定方法。我們經常聽到的鑑定方法有:頭髮絲纏繞用火燒、滴水法、用刀刻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
  • 緬甸耗資100億建全球最大玉石佛塔,共用去1500噸翡翠創世界紀錄
    溜溜達達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世界上最大的翡翠佛塔-曼德勒翡翠佛塔。顧名思義,這是一座由翡翠作為建築材料的佛塔,坐落在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阿馬拉布拉。翡翠是一種優質精美的玉石,它以清脆的質地和秀麗的外形受到人們的青睞。
  • 貴重玉石几經周折搬運到新家卻發現裂縫,怪誰嘍?
    3個月後,王某查驗過玉石將2.7萬元餘款支付給了某商行,商行稱多出的1千元為延遲提貨費,王某稱是商行收的茶水費。就在玉石切割好要「入戶」時,某商行告知王某,玉石尺寸巨大,不能進入電梯,需要王某自己想辦法。在電梯無法搬運的情況下,王某隻好求助人工搬運,某商行也稱無法保證工人在樓梯轉彎處是否會對玉石造成磕碰,存在風險。
  • 藍田發現迄今為止中國最早人類活動痕跡 中國人類史向前推進約40萬年
    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員牽頭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陝西省藍田縣發現了一處新的古人類活動遺址——上陳舊石器遺址,經過對底層和出土石器進行測定,推測這裡的遠古先民生活的年代大約在126萬年到212萬年之間,極有可能是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並超越西亞喬治亞德馬尼西舊石器遺址年代,成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類遺蹟點之一。
  • 8月13日,好奇號傳回的照片中,疑似出現人工切割過的痕跡
    在剛剛過去的2020火星發射季,先後有來自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國的探測器奔赴火星,儘管這些探測器都有各自不同的科學目標,不過,對這些目標的研究,都不外乎要揭開一個重要的事實:火星在遠古歷史上,是否曾經存在過生命?或者今天的火星上,是否仍然可能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活動?
  • 在美國,一塊巖石坍塌並發現了古代古代神秘動物的痕跡
    這是被科羅拉多河切割的最大和最深的山谷之一,其長度為446公裡,最大深度據悉在1857米左右。由於其古老,它保留了許多古代動植物的痕跡。這些軌道中有許多在眼前,因此找到它們沒有特別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古代化石仍然無法被人眼所見,因此大峽谷的發現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在2016年,自然本身給了科學家一個暗示-然後,一塊巨石從其中一塊巖石上摔下來,掉到了地上。
  • 容易被誤認為是玉石的其他礦藏和仿製品
    1878 年,設計切割了著名的蒂芙尼傳奇黃鑽。)被誤認為是玉石的其他礦藏和仿製品—— 在這個標題下,我們有三種材料要考慮:一為在顏色、硬度和光澤上與玉石相近而可能被誤認為是真正玉石的材料;二是經過上色或其他處理以增強相似性的;三是完全由人工仿造的。與玉石最相似的天然礦物是那些具有相似化學成分的礦物,即矽酸鹽化合物,各種形式的純石英和一些其他礦物也屬於這一類。
  • 47 日本早期歷史源流的三個時代,新石器時代可能是世界最早發端的?
    總之,日本語言的複雜性也間接說明日本人最早的祖先可能來自四面八方。 第二個是繩文時代。在掘出的遺物中,發現有素燒的土器,可能是用來煮食或儲存食物的。這些土器上有隆起像繩子一樣的紋路,因而日本學界稱之為「繩文土器」。
  • 中國科學家在遼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
    新華社瀋陽9月25日電(記者 陳夢陽)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