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

2020-11-25 科學技術部

  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英國《自然》雜誌9月25日在其網站刊登了這一重大發現,稱「本次發現填補了恐龍向鳥類進化史上關鍵性的空白」,並將在10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課題組的研究成果。據主持該項研究的瀋陽師範大學教授胡東宇介紹,該化石距今約1.6億年,較之以往世界最早的「帶毛恐龍」——在遼西「熱河生物群」發現的「中華龍鳥」的時代要早約2000至3000萬年,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物種。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在遼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
    新華社瀋陽9月25日電(記者 陳夢陽)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 中國發現最早帶羽毛恐龍 帶毛恐龍時代提前(圖)
    本報訊 (記者蔡文清) 記者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我國科學家日前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的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化石。該研究成果即將刊登在10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 我國發現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恐龍(圖)
    —「赫氏近鳥龍」化石標本)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據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網站公布,10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將發表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課題組報導的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恐龍—「赫氏近鳥龍」(Anchiornis huxleyi)的新發現。
  • 「帶毛恐龍」大展 吸引超10萬觀眾
    昨日下午3點,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了遼寧省建昌縣政府向全球100個著名博物館捐贈由科學畫家趙闖復原的、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   此捐贈儀式是「走進鳥的故鄉——建昌古生物化石進京特展」閉幕儀式中的重頭戲,其主角——迄今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的正模標本化石發現於遼寧省建昌縣,它的發現,極大地支持了「鳥類恐龍起源說」,被譽為「代表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 中國發現迄今最古老帶毛四翼恐龍
    來自中國北京的科學家徐星在9月25日舉行的世界古脊椎生物學會年會上宣布,這種生物剛剛被命名為赫氏近鳥龍,其五枚化石在中國的東北被發掘出來。徐星和同事們9月24日致電《自然》雜誌說,這些化石發現於1.51億至1.61億年前的沉澱層中。這些化石都顯現出附有羽毛或或羽毛類結構。其中最清晰、最引人注目的化石標本上,可依稀看出它有四個翅膀、全身羽毛分布廣泛、連腳上都被有羽毛。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科學家發掘出了很多遠古化石,這些化石就是那些帶毛恐龍留下的證據,告訴我們鳥類確實是由它們進化而來的。說到羽毛,這估計是鳥類最顯著的特點了。鳥類的羽毛五彩斑斕,把鳥兒裝點得非常美麗。從形態上區分,鳥類的羽毛有片狀的正羽和蓬鬆的絨羽兩種。
  • 專家披露古生物學界研究成果:帶毛恐龍樹上飛
    但是,在昨天古生物學會80周年慶典上,來自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陳均遠教授卻有不同看法,在他看來,古生物學不僅「記載歷史」,還能「研究未來」。此外,會議還對此前「關注度」極高的「帶毛恐龍」進行詳解。  陳均遠最讓人關注的研究,就算他的「澄江動物群」了。他告訴記者,幾乎現在大多數的生物,都能在這個生物群裡找到自己的「祖先」。
  • 中美科學家首次發現3隻帶毛恐龍足跡
  • 遼西熱河生物群發現體型最大的帶毛恐龍——華麗羽王龍
    在科學界享有聲譽的英國《自然》周刊2012年將目光再次聚焦在中國遼西地區,在這裡發現了世界上迄今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華麗羽王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徐星研究員及其團隊的論文
  • 八塊帶毛恐龍化石有故事
    當時在全世界引起一場「龍鳥大戰」,作者認為這一帶羽毛恐龍是「迄今世界最早的鳥」,可取代德國始祖鳥「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鳥」的地位,其時代也比1.5億年前的德國始祖鳥早1000餘萬年。這一標本的問世,推動了全世界關於鳥類起源的研究。
  • 揭秘:翼龍不是恐龍 只能算恐龍「親戚」(圖)
    揚子晚報記者 朱姝  ■相關新聞  中國恐龍化石有176種世界最多  「龍家族」中名氣最大的,就要算恐龍了。而關於恐龍化石的發現,總能引起古生物學家和愛好者們的熱捧。但也許你並不知道,截至2009年,我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國家。
  • 你造嗎,非鳥恐龍竟然是有毛的!
    插播一條新聞:  科學家在琥珀裡發現了只恐龍!真的!琥珀裡面!不是吸了恐龍血的蚊子!是恐龍!    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化石。這項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博士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的瑞安·麥凱勒教授領銜,研究論文剛剛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
  • 帶毛恐龍木乃伊首次亮相 全世界僅有五具(圖)
    「帶毛」恐龍化石自博展出   定格殉難瞬間 1.2億年前的「木乃伊」首次亮相  本報訊(記者汪紅)這是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化石中的恐龍身長約半米,脊柱彎曲,尾部也彎成弧形,嬰兒拳頭般大的頭偏向一側,左腿像是在用力蹬,右腿被壓在身子底下
  • 「真實的白堊紀,琥珀中的恐龍世界」講座精彩回顧!
    1月11日上午,「首都科學講堂」之《真實的白堊紀,琥珀中的恐龍世界》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火熱開講。本次活動主講嘉賓是知名青年古生物學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邢立達老師。2016年開始,邢立達老師在緬甸琥珀中陸續發現了全世界首例古鳥、恐龍、雛鳥、介形類、青蛙等,引爆了科學界。此次活動現場,邢老師通過大量的圖片和觀眾分享了琥珀的相關知識以及自己發現恐龍琥珀、古鳥琥珀、蛙琥珀的故事。活動一開始,邢老師通過大量的恐龍化石照片和恐龍復原圖,向大家介紹了我們熟知的恐龍形象,以及被發現的世界上第一隻帶毛的恐龍、第一隻會飛的恐龍。
  • 比恐龍早1億年!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比恐龍早1億年!我國發現迄今最早遠古森林  黃琨 • 2020-06-03 17:50:50 來源:前瞻網 E5257
  • 學者答澎友|中國人發現帶毛恐龍能獲諾獎嗎,能複製活恐龍嗎
    原標題:學者答澎友|中國人發現帶毛恐龍能獲諾獎嗎,能複製活恐龍嗎一塊雞蛋大的白堊紀琥珀中,留下了一段毛茸茸的恐龍尾巴,這是人類迄今以來接觸到的最新鮮的恐龍標本。2016年12月9日,在線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細胞》出版集團旗下)刊發論文《白堊紀中期琥珀中一個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尾》,宣告了這一划時代的發現。
  • 中國發現最大帶羽毛恐龍化石 比北票龍大40倍
    BrainChoo繪圖  記者許琦敏  我國古生物學家在遼西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帶羽毛恐龍,該恐龍被命名為華麗羽王龍。它發育出原始的絲狀羽毛可能是為了適應白堊紀早期的寒冷氣候。最新一期的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這一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成果。
  • 遼寧發現體型最大帶羽毛恐龍 不為能飛為保溫
    「華麗羽王龍」(大個)和其他帶羽毛恐龍復原圖。 本組圖片由徐星提供  科學家在遼西發現了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華麗羽王龍,是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  這批化石標本發現於朝陽市北票上園鎮四合屯村,至少包括3個相當完整的個體。
  • 「華麗羽王龍」:帶羽毛的超級恐龍(2)
    這裡的化石除了保存有骨骼信息,還保留著羽毛印痕、皮膚印痕等軟體組織信息,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能夠保存軟體組織信息的地區在世界上鳳毛麟角,除了我國的遼西,還有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索倫霍芬。但是,索倫霍芬發掘出來的化石總數和帶有羽毛的恐龍化石標本數量都要比遼西少得多。因此,古生物保護專家、《遼西化石新聞大視野》的作者張萬連稱遼西熱河生物群「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 我是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琥珀中的帶毛恐龍是如何被我「捕獲」的,問...
    我是古生物學家邢立達,琥珀中的帶毛恐龍是如何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