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最大帶羽毛恐龍化石 比北票龍大40倍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中國發現最大帶羽毛恐龍化石 比北票龍大40倍

  圖為藝術家筆下的一群華麗羽王龍和兩隻意外北票龍(左下部)。BrainChoo繪圖

  記者許琦敏

  我國古生物學家在遼西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帶羽毛恐龍,該恐龍被命名為華麗羽王龍。它發育出原始的絲狀羽毛可能是為了適應白堊紀早期的寒冷氣候。最新一期的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這一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成果。

  華麗羽王龍化石標本發現於我國遼寧省西部北票市的早白堊世地層中,它生存的年代距今大約1.25億年,屬於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研究人員認為,成年的華麗羽王龍體長9米左右,體重大約1.4噸,比已知最大的帶羽毛恐龍意外北票龍要大40倍。因此華麗羽王龍當之無愧地成為已知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的代表。同時,這種食肉恐龍也是我國遼西熱河生物群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華麗羽王龍標本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過去十多年,我國遼西地區發現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它們使科學家們相信羽毛並非鳥類所特有的結構,許多小型恐龍也具有與鳥類相似或更加原始的羽毛。而華麗羽王龍的發現,說明羽毛並非只出現在體型較小的恐龍身上,一些大型恐龍同樣具有羽毛。

  華麗羽王龍身上的羽毛只是非常簡單的絲狀物,代表了一種原始的羽毛類型——這種結構類似於小雞身上的絨毛,而與鳥類的體羽有所區別。華麗羽王龍體型龐大,顯然這種原始的絲狀羽毛無法使其具有飛行能力——科學家推斷,這些原始羽毛可能是用來保溫的。

  然而,白堊世氣候炎熱,體型較大的恐龍具有較小的相對表面積,並不利於散熱。所以,以往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巨型恐龍為了更有效地散熱,其體表羽毛很可能退化了。那為何華麗羽王龍這種大型暴龍類化石上會發現羽毛印痕?徐星研究員介紹說,華麗羽王龍之所以發育羽毛,很可能與白堊紀早期的氣候有關。

  研究人員通過對恐龍牙齒當中氧同位素的分析推測,華麗羽王龍生活的早白堊世氣溫明顯低於白堊紀其他時期,當時的遼西地區氣候可能與現在相似。在寒冷的冬季,羽毛能夠幫助華麗羽王龍減少熱量的散失——這種現象類似於我們熟悉的猛獁象和披毛犀,為了適應寒冷氣候,身體表面發育厚厚的毛來保暖。

  參與該研究的古脊椎所副研究員舒柯文博士介紹說,華麗羽王龍的發現改變了以往科學界認為羽毛只出現在小型恐龍身上的認識,至少在食肉恐龍中,羽毛的分布可能相當廣泛。華麗羽王龍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早期羽毛演化的複雜性。這項研究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資助完成的。

相關焦點

  • 遼西發現中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重約1.4噸,比意外北票龍大40倍
    大家肯定知道恐龍吧,恐龍出身在中生代時期,那是一種四肢矯健、身軀龐大且有著大尾巴的巨大爬行動物,一般生活森林地或者開闊地,如今發現了恐龍還是有許多品種的,比如虛骨龍次亞目、肉食龍鍾敏類、原蜥腳次亞目等等,但是要說帶有羽毛的恐龍,大家見到過嗎?
  • 遼寧發現體型最大帶羽毛恐龍 不為能飛為保溫
    「華麗羽王龍」頭骨及羽毛化石照片。「華麗羽王龍」(大個)和其他帶羽毛恐龍復原圖。 本組圖片由徐星提供  科學家在遼西發現了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華麗羽王龍,是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但這次我們發現的『華麗羽王龍』讓大家知道了羽毛並不是鳥類所特有的,許多小型恐龍甚至這類大型恐龍也具有與鳥類相似的羽毛或者更加原始的羽毛。 」  研究古脊椎動物多年的學者張萬連先生則表示,這次發現的這種帶羽毛的恐龍,和現在鳥身上的羽毛並不一樣。最早的羽毛確實是生長在恐龍身上,其中有一種恐龍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進化成了鳥。這次發現的「華麗羽王龍」只是恐龍種類的一個分支。
  • 外媒高度關注中國發現帶羽毛暴龍化石(圖)
    報導稱,雖然此前在中國東北的遼寧省也曾發現過帶有羽毛的恐龍化石,但此次發現的化石卻是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這個生活在1.25億年前的大傢伙成年時體長約9米,重達1噸半,比已知最大的帶羽毛恐龍意外北票龍要大40倍。
  • 「華麗羽王龍」:帶羽毛的超級恐龍
    家族譜系本月初,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徐星研究員及其團隊的論文《中國發現迄今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化石》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中國發現華麗羽王龍化石 為迄今最大帶羽毛恐龍
    華麗羽王龍(大個)和其他帶羽毛恐龍復原圖。圖片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提供據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科學家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這種被命名為華麗羽王龍的食肉恐龍是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由古脊椎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相關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 遼西熱河生物群發現體型最大的帶毛恐龍——華麗羽王龍
    《中國發現迄今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化石》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了,其對最大的帶毛恐龍的發現引起了科學界的巨大關注。新發現的華麗羽王龍是繼喀左中國暴龍之後,熱河生物群發現的又一大型暴龍類,它體長在9米左右,體重大約1.4噸。雖然這樣的體型比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霸王龍略小,但依然比之前認為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意外北票龍還要大40倍。化石來自三隻恐龍,一隻成年的和兩隻幼年的。每隻的具體年齡目前沒有確定,體形最大的成年恐龍與體形最小的幼年恐龍相差8歲。
  • 熱河生物群已發現30多種恐龍化石
    近30年裡,關於恐龍,遼西那片地兒先後發掘出土了中華龍鳥、帝龍、神州龍、北票龍、尾羽龍、小盜龍、中華鳥龍、纖細盜龍、中國獵龍、寐龍、竇鼻龍、原始祖鳥、義縣龍、遼寧巨龍、東北巨龍、遼寧龍、克氏龍、熱河龍、錦州龍、鸚鵡嘴龍、遼角龍……「站著」的恐龍化石可能藏著恐龍家族新的奧秘孤家子村是朝陽北票大板鎮比較偏遠的一個山村,緊鄰山腳,住著啞巴溝組的村民孫某
  • 「華麗羽王龍」化石模型成美國恐龍展「明星」
    華麗羽王龍於2012年在我國遼西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成年的華麗羽王龍體長在9米左右,頭骨長90釐米,體重大約1.4噸。雖然華麗羽王龍的體型比霸王龍小很多,但比已知最大的帶羽毛恐龍意外北票龍還要大40倍。因此,華麗羽王龍代表了已知體型最大的帶羽毛的恐龍。
  • 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化石被運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1929年由瑞典著名古生物學家維曼研究命名,它是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華麗羽王龍復原圖。 Brain Choo繪圖  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了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化石。
  • 【恐龍】身披羽毛的掠食者——華麗羽王龍
    其實,在距今約1.3億年的早白堊世,地球上還真的生活著一些渾身長滿羽毛的暴龍,它們就是華麗羽王龍。 藝術家筆下的華麗羽王龍復原圖(Brain Choo繪圖) 華麗羽王龍是2012年在我國遼西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成年的華麗羽王龍體長在9米左右,頭骨長90釐米,體重大約1.4噸。
  • 中國發現長羽毛巨型恐龍化石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近日在中國遼寧省境內發現了一種新的長有羽毛的巨型恐龍。這一恐龍新物種是暴龍的遠親,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大型長有羽毛的動物。  古生物學家已經知道,恐龍家族的某些成員是長有羽毛的。但是,此前已知的有羽恐龍大多體形相對較小。
  • 手盜龍類代表恐龍,鐮刀龍,單爪龍,始祖鳥,耀龍,傷齒龍等
    和單爪龍類似,前肢只有一個爪子,是第4種有直接證據帶羽毛的恐龍。鐮刀龍超科Therizinosauroidea北票龍 Beipiaosaurus,化石是在中國遼寧省近北票市發現,故以此市來命名。北票龍約有2.2米長及臀部高0.88米,是迄今發現體型第二大的有羽毛恐龍(僅次於羽暴龍,這裡是有羽毛證據的第二大,比如鐮刀龍可能也有羽毛,是比北票龍大的,但是沒有直接證據只是推出有羽毛)。具有二種羽毛類型,第一形態的羽毛具有隔熱的功能,而第二形態的羽毛則具有視覺辨識作用,都不是用於飛行的飛羽。
  • 古脊椎所徐星研究命名的「華麗羽王龍」化石模型成美國恐龍展...
    據了解,3月21日將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開幕的「我們身邊的恐龍」特展,通過恐龍化石、模型、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向參觀者介紹「鳥類起源於恐龍」這一新的考古學界共識。古脊椎所徐星研究命名的「華麗羽王龍」化石模型成美國恐龍展「明星」展品。
  • 大型恐龍羽毛華麗或與白堊紀早期氣候相關
    中國氣象報記者郭起豪報導  科學家在我國遼寧省西部早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華麗羽王龍,是我國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這種恐龍之所以有華麗的羽毛,很可能與白堊紀早期的氣候有關。
  • 盤點中國最著名恐龍:華麗羽王龍顛覆學界
    Brain Choo繪圖  光明日報北京4月5日電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了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化石。雖然這種羽毛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羽毛類型,結構類似於小雞身上的絨毛,與鳥類的體羽有所區別,但這可能顛覆學術界的傳統觀點:羽毛只出現在小型恐龍身上。
  • 恐龍還長毛?「華麗羽王龍」的毛像小雞絨毛
    它是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華麗羽王龍標本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這一發現為帶羽毛恐龍的家族再添一員。  4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登的關於中國科學家發現「華麗羽王龍」的消息震驚了世界。而採訪的徐星和胡東宇,正是這一課題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和參與者。
  • 揭秘:翼龍不是恐龍 只能算恐龍「親戚」(圖)
    揚子晚報記者 朱姝  ■相關新聞  中國恐龍化石有176種世界最多  「龍家族」中名氣最大的,就要算恐龍了。而關於恐龍化石的發現,總能引起古生物學家和愛好者們的熱捧。但也許你並不知道,截至2009年,我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國家。
  • 恐龍之馳龍科:馳龍,伶盜龍,小盜龍,猶他盜龍,中國鳥龍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手盜龍形態類\馳龍科馳龍科的恐龍特點,後腳的每第二個腳趾都是銳利鐮刀狀趾爪,著地只有第三第四2個腳趾,見下圖。好多品種發現都有羽毛,推測可能馳龍科都有羽毛覆蓋。
  • 中國有哪些地方發掘出了恐龍化石?哪些地方被稱為恐龍之鄉?
    二、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雲南省祿豐縣之所以著名,不在於他發現的恐龍多或者特別,也不在於恐龍大或者強。而是在於發現的早,雲南省祿豐縣是中國最早發掘出恐龍的地方。出土的有巨大祿豐龍、許氏祿豐龍、雲南龍、蘆溝龍、孫氏彝州龍等。這裡的恐龍化石也不是多,但足以奠定中國最早恐龍發掘地的稱號。
  • 首個「有羽毛恐龍」足跡被發現 形狀像大鳥
    明天,中國與美國古生物學家將聯合公布一個重要的發現:他們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帶毛恐龍的足跡化石,記者特地採訪了研究者之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邢立達,向讀者呈現這一發現的全貌。這可能是由於頻繁的火山活動,動植物周期性地被火山噴出物與河流、湖泊的沉積物覆蓋,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熱河生物群發現了大量帶羽毛的恐龍化石,這些發現連結了恐龍與鳥類的關係,並涉及到羽毛與飛行的起源問題,牢牢抓住了全世界古生物學家與公眾的眼光。而這些有羽毛恐龍的腳部形態是什麼樣子的呢?古生物學家一直沒有找到相應的恐龍足跡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