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羽王龍(大個)和其他帶羽毛恐龍復原圖。圖片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提供
據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科學家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這種被命名為華麗羽王龍的食肉恐龍是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
由古脊椎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相關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我國遼西地區發現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這些化石的發現使科學家們相信羽毛並不是鳥類所特有的結構,許多小型恐龍也具有與鳥類相似的羽毛或者更加原始的羽毛。
「華麗羽王龍的發現說明羽毛並非只出現在體型較小的恐龍身上,一些大型恐龍同樣是具有羽毛的。」徐星說。
據介紹,華麗羽王龍生存在大約距今一億兩千五百萬年的白堊紀早期,科學家發現的這批化石標本至少包括3個相當完整的個體。研究人員認為,成年的華麗羽王龍體長在9米左右,體重大約1.4噸。雖然它的體型比霸王龍小很多,但比已知最大的帶羽毛恐龍要大40倍。
「華麗羽王龍身上的羽毛只是非常簡單的絲狀物,代表了一種非常原始的羽毛類型,類似於小雞身上的絨毛,與鳥類的體羽有所區別。」徐星說,「華麗羽王龍龐大的體型和原始的絲狀羽毛表明其顯然不具有飛行能力,因此這些原始羽毛一個可能的重要功能是用來保溫。」
以往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巨型恐龍為了更有效地散熱,其體表羽毛很可能退化了。古脊椎所副研究員舒柯文說,華麗羽王龍的發現改變了以往科學界認為羽毛只出現在小型恐龍身上的認識,至少在食肉恐龍中,羽毛的分布可能相當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