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最著名恐龍:華麗羽王龍顛覆學界

2020-12-07 人民網

華麗羽王龍復原圖。 Brain Choo繪圖

  光明日報北京4月5日電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了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化石。雖然這種羽毛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羽毛類型,結構類似於小雞身上的絨毛,與鳥類的體羽有所區別,但這可能顛覆學術界的傳統觀點:羽毛只出現在小型恐龍身上。

  這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被命名為華麗羽王龍,是我國遼西熱河生物群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根據研究人員的推算,這種生存在大約距今一億兩千五百萬年白堊紀早期的食肉恐龍,成年的體長在9米左右,體重大約1.4噸。雖然它比霸王龍小很多,但比已知最大的帶羽毛恐龍「意外北票龍」大40倍。

  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我國遼西地區發現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這些化石的發現使科學家們相信羽毛並不是鳥類所特有的結構,許多小型恐龍也具有與鳥類相似的羽毛或者更加原始的羽毛。華麗羽王龍的發現說明,羽毛並非只出現在體型較小的恐龍身上,一些大型恐龍同樣是具有羽毛的。

  但華麗羽王龍身上的羽毛只是非常簡單的絲狀物,代表了一種非常原始的羽毛類型。龐大的身軀,細幼的羽毛——顯然,這種羽毛並不是用來飛行的。

  科學家猜測說,可能這些原始羽毛的重要功能是保溫。以往科學家普遍認為,巨型恐龍為了更有效地散熱,其體表羽毛很可能退化了。在華麗羽王龍這種大型暴龍類化石上發現羽毛印痕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參與該研究的古脊椎所副研究員舒柯文博士介紹說,華麗羽王龍的發現改變了以往科學界認為羽毛只出現在小型恐龍身上的認識,至少在食肉恐龍中,羽毛的分布可能相當廣泛。

  徐星表示,華麗羽王龍之所以發育羽毛,很可能與白堊紀早期的氣候有關。研究人員通過對恐龍牙齒當中氧同位素的分析推測,華麗羽王龍生活的早白堊世氣溫明顯低於白堊紀其他時期,當時的遼西地區氣候可能與現在相似。在寒冷的冬季,羽毛能夠幫助華麗羽王龍減少熱量的散失。這種現象類似人們熟悉的猛獁象和披毛犀,為了適應寒冷氣候,身體表面發育厚厚的毛來保暖,但熱帶的大象則褪去了軟毛。

相關焦點

  • 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原標題: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師氏盤足龍,1922年至1923年,在山東蒙陰(現新泰市),由奧地利的師坦斯基和中國地質學家譚錫疇發現。化石被運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1929年由瑞典著名古生物學家維曼研究命名,它是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華麗羽王龍復原圖。 Brain Choo繪圖  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了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化石。
  • 「華麗羽王龍」:帶羽毛的超級恐龍
    「華麗羽王龍」的發現,使得帶羽毛恐龍的體積上限達到了過去沒有想到的程度,這顛覆了恐龍在大型化過程中羽毛會逐步退化的觀點。化石來自三隻恐龍,一隻成年的和兩隻幼年的。「每隻的具體年齡目前沒有確定,體形最大的成年恐龍與體形最小的幼年恐龍相差8歲。」研究團隊成員王爍告訴本刊記者,「最大的這隻體長大約9米,體重1.4噸。
  • 【恐龍】身披羽毛的掠食者——華麗羽王龍
    其實,在距今約1.3億年的早白堊世,地球上還真的生活著一些渾身長滿羽毛的暴龍,它們就是華麗羽王龍。 藝術家筆下的華麗羽王龍復原圖(Brain Choo繪圖) 華麗羽王龍是2012年在我國遼西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成年的華麗羽王龍體長在9米左右,頭骨長90釐米,體重大約1.4噸。
  • 「華麗羽王龍」化石模型成美國恐龍展「明星」
    諾雷爾表示,過去十多年中,遼寧省發現了大量帶有羽毛痕跡的恐龍化石,為鳥類由恐龍進化而來的學說提供了重要依據,「遼寧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我很高興在過去20年中能和中國同事們一道在遼寧進行考古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命名的「華麗羽王龍」化石模型成美國恐龍展「明星」展品。本次展覽將持續到明年的1月,還展出了赫氏近鳥龍、孔子天宇龍、鄒氏尾羽龍等眾多在我國遼寧省發現的恐龍化石和模型。   展覽中的明星展品是首次在北美亮相的一具長7米多的華麗羽王龍化石模型。
  • 恐龍還長毛?「華麗羽王龍」的毛像小雞絨毛
    華麗羽王龍是由中國古生物學家在中國遼寧省西部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它是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華麗羽王龍標本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這一發現為帶羽毛恐龍的家族再添一員。  4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登的關於中國科學家發現「華麗羽王龍」的消息震驚了世界。而採訪的徐星和胡東宇,正是這一課題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和參與者。
  • 中國發現華麗羽王龍化石 為迄今最大帶羽毛恐龍
    華麗羽王龍(大個)和其他帶羽毛恐龍復原圖。圖片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提供據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科學家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這種被命名為華麗羽王龍的食肉恐龍是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由古脊椎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相關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 遼西熱河生物群發現體型最大的帶毛恐龍——華麗羽王龍
    在科學界享有聲譽的英國《自然》周刊2012年將目光再次聚焦在中國遼西地區,在這裡發現了世界上迄今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華麗羽王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徐星研究員及其團隊的論文
  • 「華麗羽王龍」:帶羽毛的超級恐龍(2)
    「華麗羽王龍」:帶羽毛的超級恐龍(2) 2012-04-28 12:09 作者:王瓏錕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17期
  • 古脊椎所徐星研究命名的「華麗羽王龍」化石模型成美國恐龍展...
    據了解,3月21日將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開幕的「我們身邊的恐龍」特展,通過恐龍化石、模型、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向參觀者介紹「鳥類起源於恐龍」這一新的考古學界共識。古脊椎所徐星研究命名的「華麗羽王龍」化石模型成美國恐龍展「明星」展品。
  • 穿「毛衣」的大塊頭——華麗羽王龍
    華麗羽王龍(Yutyrannus huali)是一種大型暴龍超科恐龍。產自遼西北票地區早白堊世的義縣組地層。已知的三件標本中最大的個體長約9米,體重1413.6公斤,與熱河生物群中的另一種大型暴龍類——喀左中國暴龍的體型相近。這些標本代表了三個不同的個體發育階段,骨組織學研究顯示最大個體的死亡年齡為11歲,而最小個體在死亡時則只有5歲。
  • 恐龍還長毛?「華麗羽王龍」的毛像小雞絨毛-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這次新發現的「華麗羽王龍」,除了能夠推斷出「在食肉恐龍中,羽毛的分布可能相當廣泛」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意義呢?  徐星說:「這次我們發現的『華麗羽王龍』讓大家知道了羽毛並不只長在小型恐龍身上,甚至大型恐龍也具有與鳥類相似或者更加原始的羽毛,這是對恐龍、對羽毛認識的擴展和深入。 」  張萬連也表示,這次發現的這種帶羽毛的恐龍,和現在鳥身上的羽毛並不一樣。最早的羽毛確實是生長在恐龍身上,其中有一種恐龍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進化成了鳥。
  • 大型恐龍羽毛華麗或與白堊紀早期氣候相關
    中國氣象報記者郭起豪報導  科學家在我國遼寧省西部早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華麗羽王龍,是我國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這種恐龍之所以有華麗的羽毛,很可能與白堊紀早期的氣候有關。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侏羅紀公園》片段在上期盤點古生物化石群的文章中,網友們私信了很多恐龍化石群。千禧中國鳥龍、小盜龍、華麗羽王龍、熱河龍、北票龍、鸚鵡嘴龍等簡介遼西熱河生物群為古生物界的發展做出了太多貢獻,證明了鳥是由恐龍進化而來,其中有最早的鳥類、哺乳類、被子植物。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1萬平方公裡均有化石分布 代表恐龍 中華龍鳥、胡氏耀龍、千禧中國鳥龍、小盜龍、華麗羽王龍、熱河龍、北票龍、鸚鵡嘴龍等 簡介 遼西熱河生物群為古生物界的發展做出了太多貢獻
  • 中國發現最大帶羽毛恐龍化石 比北票龍大40倍
    華麗羽王龍化石標本發現於我國遼寧省西部北票市的早白堊世地層中,它生存的年代距今大約1.25億年,屬於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研究人員認為,成年的華麗羽王龍體長9米左右,體重大約1.4噸,比已知最大的帶羽毛恐龍意外北票龍要大40倍。因此華麗羽王龍當之無愧地成為已知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的代表。同時,這種食肉恐龍也是我國遼西熱河生物群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
  • 遼寧發現體型最大帶羽毛恐龍 不為能飛為保溫
    「華麗羽王龍」頭骨及羽毛化石照片。「華麗羽王龍」(大個)和其他帶羽毛恐龍復原圖。 本組圖片由徐星提供  科學家在遼西發現了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華麗羽王龍,是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華麗羽王龍」為何會引發如此多的關注?昨日,本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華麗羽王龍」研究小組負責人徐星和胡東宇等人。「這次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它徹底推翻了過去大家一貫認為的大型動物不能長羽毛的觀點。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恐龍進化特展(組圖)
    摘要: 這是3月15日在位於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我們身邊的恐龍」特展上拍攝的華麗羽王龍模型。新華社記者李暢翔攝    3月15日,在位於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名參觀者在「我們身邊的恐龍」特展上觀看華麗羽王龍模型。
  • 中國有哪些地方發掘出了恐龍化石?哪些地方被稱為恐龍之鄉?
    中國地域廣袤,而且地形多樣,有利於各種化石保存,目前,已在中國境內出土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比較著名的有四川自貢、雲南祿豐、內蒙古二連浩特、新疆準噶爾、山東諸城、遼西熱河等地區。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中國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有機會你也可以去探索發掘恐龍化石哦。
  • 揭秘:翼龍不是恐龍 只能算恐龍「親戚」(圖)
    根據《世界重點恐龍名錄大全》一書披露,我國已經發現並命名的恐龍有176種。  據了解,中國大地上的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都發現了恐龍化石。其中,有157種集中分布在四川、遼寧、雲南、河南、山東、甘肅、新疆和內蒙古。
  • 遼西發現中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重約1.4噸,比意外北票龍大40倍
    記得在2009年的時候,我們中國古生物專家居然發現在意外北票龍中有羽毛的痕跡,而且長度達到了10到15釐米,而且意外北票龍的體型非常的巨大,一度被認為是已知帶羽毛恐龍中體積最大的恐龍了。可是直到前幾年的時候,華麗羽王龍的發現打破了這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