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毛恐龍」大展 吸引超10萬觀眾

2020-11-25 人民網

  

  昨日下午3點,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了遼寧省建昌縣政府向全球100個著名博物館捐贈由科學畫家趙闖復原的、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復原雕像儀式。

  此捐贈儀式是「走進鳥的故鄉——建昌古生物化石進京特展」閉幕儀式中的重頭戲,其主角——迄今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的正模標本化石發現於遼寧省建昌縣,它的發現,極大地支持了「鳥類恐龍起源說」,被譽為「代表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據了解,本次展覽是「帶毛恐龍」在京的一次集體亮相,自3月1日開展以來,吸引了超過10萬人次的參觀者,其展品均是近年來在我國遼寧建昌發現的世界級古生物化石珍品。本展將於3月31日閉幕。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在遼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
    新華社瀋陽9月25日電(記者 陳夢陽)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科學家發掘出了很多遠古化石,這些化石就是那些帶毛恐龍留下的證據,告訴我們鳥類確實是由它們進化而來的。說到羽毛,這估計是鳥類最顯著的特點了。鳥類的羽毛五彩斑斕,把鳥兒裝點得非常美麗。從形態上區分,鳥類的羽毛有片狀的正羽和蓬鬆的絨羽兩種。
  • 我國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
    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英國《自然》雜誌9月25日在其網站刊登了這一重大發現,稱「本次發現填補了恐龍向鳥類進化史上關鍵性的空白」,並將在10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 中國發現最早帶羽毛恐龍 帶毛恐龍時代提前(圖)
    本報訊 (記者蔡文清) 記者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我國科學家日前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的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化石。該研究成果即將刊登在10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 恐龍展閉展一個月倒計時!
    「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特展,於2020年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為期3個月。展覽分為恐龍知多少、恐龍探秘、恐龍同時代的動植物、恐龍的演化和滅絕四個部分。本次展覽是以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為目的,使廣大青少年和觀眾朋友能夠認識地球和生命的過去,珍惜我們的當下,展望人類的未來。
  • 開幕僅兩天 成都原創動漫大展IGS已吸引十餘萬年輕觀眾
    截至昨日,博覽會已經吸引了十餘萬年輕觀眾,成為成都國慶黃金周最熱門的打卡地之一。  IGS是一場什麼樣的展覽?緣何深受年輕觀眾喜愛?IGS組委會秘書長劉浩天認為,IGS的成功舉辦得益於成都繁榮的遊戲產業和強有力的市場需求。
  • 帶毛恐龍木乃伊首次亮相 全世界僅有五具(圖)
    「帶毛」恐龍化石自博展出   定格殉難瞬間 1.2億年前的「木乃伊」首次亮相  本報訊(記者汪紅)這是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化石中的恐龍身長約半米,脊柱彎曲,尾部也彎成弧形,嬰兒拳頭般大的頭偏向一側,左腿像是在用力蹬,右腿被壓在身子底下
  •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熱映中 全年齡層覆蓋動畫獲觀眾好評
    《哆啦A夢》系列劇場版《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正在熱映中,影片上映10天近5700萬票房,戳心劇情更是獲得觀眾一致好評,收穫9分好成績。此次劇場版對於「哆啦A夢」系列意義重大,即是「哆啦A夢」連載50周年的紀念作品,同時也是遞40部劇場版《哆啦A夢》,影片邀請了超人氣演員木村拓哉、渡邊直美參與日文配音,為哆啦A夢配音二十餘年的配音演員陳美貞參與中文配音,收穫觀眾驚喜點讚。
  • 文末福利|恐龍來啦!《侏羅紀世界》中國首展空降成都
    1993年,由史匹柏執導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上映滿足了不少影迷對恐龍世界的期待20多年間,侏羅紀系列電影成為一個赫赫有名的大IP全球超過8000萬影迷為這一系列貢獻了30多億票房而這部電影也勾起了無數人對
  • 2019廣州哪裡有看恐龍的地方?廣州恐龍展在哪裡
    2019廣州哪裡有看恐龍的地方?廣州恐龍展在哪裡  月28日-10月7日  票價:全票60元,線上購票只需48元  購票入口:活動結束,購票入口已關閉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迴展2019年4月28日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 八塊帶毛恐龍化石有故事
    法國收藏家主動提出捐贈化石  2016年10月,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在法國雷恩市科學中心舉辦「中國帶羽毛恐龍特展」,引起轟動。「展覽開幕式邀請了法國、比利時等國的專家出席。比利時皇家自然研究所恐龍學家哥德弗洛伊應邀參加。」
  • 中國發現迄今最古老帶毛四翼恐龍
    北京時間9月28日消息,據美國連線網站報導,始祖鳥生活於侏羅紀,同時有著鳥類及恐龍的特徵,以往被公認為是鳥類的祖先,從恐龍進化而來。然而,最近在中國的遼寧省發現了比始祖鳥還要更古老的有翅生物化石,有力地填補了恐龍與始祖鳥之間的進化空白。
  • 家門口看恐龍!《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中國首展將在成都開展
    霸王龍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2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1993年由史匹柏執導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上映,滿足了不少影迷對恐龍世界的期待。20多年間,侏羅紀系列電影成為一個赫赫有名的大IP,全球超過8000萬影迷為這一系列貢獻了30多億票房,而這部電影也勾起了無數人對"恐龍"的好奇。
  • 成都大熊貓召喚侏羅紀恐龍!《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正式對公眾開放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帆 攝影報導)電影《侏羅紀公園》勾起不少影迷對恐龍世界的好奇,行走於腕龍、迅猛龍、霸王龍之間會是一種什麼感受呢?據了解,今年上半年1月,萬達影視集團便與成都成華區方面在財富又一城廣場萬達影城舉行了《侏羅紀世界:特展》項目引進的籤約儀式,正式將影城的優質文化項目——「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引進成都,落戶成都市成華區。主辦方表示,這是環球影城的王牌IP侏羅紀在中國的首展,經過幾大城市的激烈角逐,是成都大熊貓吸引來了侏羅紀恐龍,落戶成華區熊貓基地。
  • 中美科學家首次發現3隻帶毛恐龍足跡
  • 「上博董其昌展」閉幕:參觀人數達60萬 文創銷售額超1300萬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3月10日報導:被市民稱為年度不容錯過的「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今天晚上在上海博物館閉幕。展覽從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3月10日,陪伴了大家三個月,據統計,截止10日下午17點,展覽共接待參觀人數60萬人次。
  • 恐龍變成了會飛的鳥?
    正在奧帆中心奧帆博物館舉辦的 「巨龍重生——青島龍歸來ALIVE」特展,有一處「從龍到鳥——飛翔之夢」展區,這裡不僅有中科院的化石珍品,更有科學藝術家趙闖的畫作、雕塑、動畫作品,生動講述這一生命演化。本次展覽由青島報業傳媒集團和中科院聯合舉辦。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迴展登陸廣州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迴展登陸廣州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吳曉嫻  2019-04-29 新快報訊 記者吳曉嫻 通訊員 吳晶平報導:4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迴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 免費重返「侏羅紀公園」,2016孟津大型恐龍展重磅來襲!
    3D版《侏羅紀公園4》更是掀起一股「侏羅紀風」,引爆觀影熱潮,讓觀眾身臨其境,體驗到了恐龍的真實存在感。而近期,孟津也即將颳起一陣神秘絕倫的「侏羅紀風」,「來孟津耍吧--2016草莓嘉年華之大型恐龍展」即將免費開演,屆時帶你親臨恐龍的世界。
  • 專家披露古生物學界研究成果:帶毛恐龍樹上飛
    此外,會議還對此前「關注度」極高的「帶毛恐龍」進行詳解。  陳均遠最讓人關注的研究,就算他的「澄江動物群」了。他告訴記者,幾乎現在大多數的生物,都能在這個生物群裡找到自己的「祖先」。其中,一些歷經數億年模樣沒有什麼變化的生物,格外引起了他的關注。比如海豆芽、櫛水母等生物。「為什麼這些生物存活的時間可以這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