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大多數情況下,中國古人都是以自然界的現象去烘託自己的情感。比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樣的詩句就是用一種悲涼的氣氛,來烘託自己的傷心。而像這首古詩中所提到的昏鴉,並不僅僅只是指一種烏鴉在枯藤老樹上屹立著,是用一種烏鴉存在的形式,來烘託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悽涼感。
但是話又說回來,中國的國鳥又是什麼呢?首先說一下美國。在公元1782年,美國通過議會討論之後,決定了要將白頭海鷹選定為美國的國鳥。在1873年時,德國將一種鳥類命名為白鸛,而這種鳥後來又被定為德國國鳥。大家再看法國,從1980年之後有很多公雞受到法國人的喜愛,所以在1882年時,法國通過決策又選取了法國公雞為法國的國鳥。
這樣一看,好像每個國家都會選取一項國人都比較能接受,又很喜愛的一種鳥類,為自己國家的國鳥。而中國的國鳥到底是什麼呢?是傳說中的鳳凰嗎?其實不是。因為鳳凰它是存在於《山海經》裡,人們並沒有真實看過的一種傳說級鳥類。而大多數國家選定的鳥類都是實際存在的鳥類,所以鳳凰並不是我國的國鳥。
難以想像,我國的動物種類其實有很多,所以在國鳥這一選舉上有很大的爭議。直到目前為止,有兩種鳥在中國人心中並列第一,所以就有了中國國鳥之爭的故事,一種是丹頂鶴,一種是麻雀。
在2003年時,動物保護協會啟動了國鳥評選活動,這也就是面向全國受眾,根據評選標準進行選取我國的國鳥。其中像喜鵲,紅腹錦雞這類鳥類,都有希望成為中國人最認可的國鳥。可是最後卻在2004年時,丹頂鶴又變成了中國人最喜歡的一種鳥類。在丹頂鶴的推選過程中,500萬網民裡面的64%的選票全部投給了丹頂鶴。可是在2008年時,由於網絡的更加便利,在條件更優秀的情況下,網絡評選結果又出現了另一種反差。那就是丹頂鶴的人氣下滑,而麻雀獲得了35.8%的支持率,是所有鳥類中,中國人比較喜歡的一類鳥兒。
於是現在也就出現了一種很糾結的情況,中國的國鳥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但是按照兩次投票結果來看的話,人們對外宣稱我國的國鳥是丹頂鶴也可以,是麻雀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