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新聞輿論主陣地打通防疫生產「最後一公裡」

2021-01-14 中國建設新聞網

編者按:全民戰「疫」,新聞輿論宣傳也是重要戰場。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到各地方艙醫院等防疫醫院的建設,從疫情防控到復工復產,從中央和各地政策的宣傳解讀到各單位各企業聯防聯控的舉措成效、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力量的建築業新聞宣傳報導,生動展現了建築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良好形象。

近日,由中國建築業協會和中國建設報社共同策劃主辦、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堅守新聞輿論主陣地,打通防疫生產『最後一公裡』」線上直播活動,總結梳理了疫情發生以來建築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宣傳報導和輿論引導工作,以實際案例聚焦新聞輿論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機制的創新,與全行業的新聞工作者一起交流探討,共同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盡心竭力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建築業企業和行業協會自覺響應黨中央號召,主動擔當作為,建築施工企業全力參與約150個應急醫院建設,踴躍捐款捐物,積極組織復工復產,為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建築業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突出表現,充分體現了中國建設者關鍵時刻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英雄本色,充分體現了中國建造水平和中國工匠精神,充分體現了在黨的領導下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此,我代表中國建築業協會向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建築業企業和建設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多年來一直關心和支持協會發展的業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

劉錦章

中國建築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中國建築業協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執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民政部關於疫情防控的措施和要求,快速反應,及時行動,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動員廣大會員企業參與疫情防控,為形成行業抗疫合力發揮了重要作用。2月1日,中國建築業協會向承擔火神山、雷神山等醫院建設任務的中建三局、武漢建工和寶業湖北建工等企業分別發去慰問信。在得知抗疫一線的建築業企業員工急需防護口罩後,中國建築業協會從國內外緊急籌集購買口罩。2月23日,將10萬個口罩送達武漢,分配給承建應急醫院的6家建築業企業,解決了其燃眉之急。為保障首都已復工建設者的安全,協會購買了2萬隻口罩和2000瓶消毒洗手液,於3月12日在北京市重點工程項目工地向一線施工人員捐贈。為貫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推動復工復產通知精神,協會編制了《建設工程項目工地復工防疫工作指南》,指導施工企業防疫和復工安全工作。2月26日,舉辦了數字連線1+1——高效協同打贏「疫」戰公益直播活動,特邀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樊晶光講解安全復工疫情防範知識,並對全國復工政策進行解讀,組織企業疫情防控經驗交流,受到了廣大建築業企業的好評。2月11日,中國建築業協會向大型建築業企業和各地建築行業協會發出通知,徵集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典型事跡,通過協會網站、微信公眾號,並聯合旗幟網、人民網、經濟日報、中國建設報、中華建築、建築時報、北京電視臺等媒體進行宣傳報導,編印了《抗擊疫情,「建」行使命》專刊,充分展現建築業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良好精神風貌。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新聞宣傳工作者深入抗疫一線,及時跟進報導建築業開展應急醫院建設、捐款捐物、復工復產的動態,採寫先進事跡和人物,特別是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的現場直播,讓全國人民看到了中國建築業強大的組織能力、建造能力和執行能力,感受到了中國建設者的奉獻精神和拼搏精神,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疫情防控阻擊戰還沒有結束,境外疫情擴散給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建築行業要準確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砥礪初心使命 彰顯責任擔當

今年以來,全國上下,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效。

王勝軍

中國建設報社社長

大疫如大考。幾個月來,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直面挑戰,擔當盡責,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新聞宣傳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加強新聞宣傳工作。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建設報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部黨組部署要求,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持續講述戰「疫」故事,全面交流經驗做法。

疫情就是命令。中國建設報社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宣傳的主陣地,新聞人的職責使命和敏感性驅使我們,在第一時間決定,新媒體團隊春節期間工作不停,每天通過中國建設新聞網、兩微及時報導中央決策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抗擊疫情的行動、舉措、做法、事跡和人物。

兩個多月來,中國建設新聞網刊發各類報導約1200篇,微信微博推出近700篇,閱讀量236萬人次。很多稿件被讀者轉發分享,部分稿件被學習強國、新華社等媒體轉載。這些報導,展示了全行業的政治擔當,激發了全系統的信心決心,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和經驗借鑑,得到了部領導肯定和行業內外的認可。

回顧兩個月來的宣傳工作,主要把握了以下幾點。

第一,始終堅持把傳遞聲音擺在首要位置。及時報導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報導部工作安排和要求,以宣傳報導推動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統一行動。

第二,因時因勢調整目標和宣傳重點。始終緊跟中央最新決策部署,適應行業實際需要的變化,調整宣傳內容。開始以疫情防控基本情況以及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等感人故事為主,幫助大家理性認識和對待疫情,激勵和鼓舞士氣。接下來幫助大家了解業內信息,著重報導各地是怎麼部署的,在抓哪些工作。從二月下旬開始,大量報導各地的經驗做法。先後推出的「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在行動」「戰『疫』」「復工復產進行時」等專題受到好評。

第三,系統謀劃和開展宣傳報導。最初,以搜集報導相關信息為主,但很快就步入正軌,由社領導牽頭,主動系統地組織策採編發,圍繞一個總目標,分專題進行深入報導。人員力量也從最初主要依靠新媒體團隊,到統籌調動全社力量。特別是各地記者站採寫提供了大量稿件。社裡還成立了黨員團員青年突擊隊,發揮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第四,新媒體優先、立體傳播。從節日期間只能以微信為主,到報、網、端、微相結合,形成多渠道傳播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行動和聲音的格局。在線下活動受限情況下,組織線上沙龍等活動,效果很不錯。這次疫情防控宣傳報導,新媒體體現出多方面的強大優勢,今後,新媒體優先將作為一條基本原則堅持下去。

按照中央部署,當前,要統籌疫情防控和恢復經濟社會運行秩序,部黨組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做出了安排。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以傳遞聲音、解讀政策、反映情況、探討問題、交流經驗、謳歌典型為著力點,履行好住房和城鄉建設新聞宣傳職責,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役,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作出貢獻。

以全面深化改革應對疫情挑戰

許 國 中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部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鐵四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唱好主旋律、抓好主陣地、用好主渠道,深入報導中鐵四局聯防聯控、復工復產的措施成效,生動講述中鐵四局抗疫逆行者的感人事跡,唱響了復工復產主題曲,匯聚了疫情防控正能量。

主動發聲積極作為

唱好疫情防控主旋律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中鐵四局宣傳輿論工作緊扣疫情防控形勢需要,建立機制、規劃部署、主動作為、積極發聲,唱好疫情防控主旋律。

一是黨委牽頭全員上陣。疫情暴發後,中鐵四局黨委成立了局、子分公司和工程項目部三級黨組織為核心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協調抓好疫情防控和施工生產,同時相應成立了宣傳組,明確宣傳主責部門的工作任務,組織安排疫情防控宣傳輿論工作,廣泛動員企業全員主動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

二是靶向發力宣傳引導。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變化,中鐵四局及時調整工作方向,規劃安排宣傳輿論工作。疫情暴發初期,一方面開展防控知識科普教育;另一方面積極宣傳企業抗擊疫情的動態。在復工復產階段,及時掌握各地疫情防控動態,緊盯國家重點工程復工組織情況,主動對接溝通媒體平臺,先後對滁寧城際鐵路等近百個重點工程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報導。

三是選樹典型榜樣引領。中鐵四局把挖掘和宣傳先進典型作為唱響抗疫主旋律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企業內部可親、可近、可信的抗疫典型,先後對我局機電公司連續作戰建成4所方艙醫院、中心醫院醫護人員「英勇逆行」援鄂抗疫等先進典型進行了素材挖掘和宣傳報導,在企業內部和社會上引起了較好反響。

統籌部署凝聚力量

守好宣傳輿論主陣地

中鐵四局黨委充分發揮企業宣傳主陣地的作用,主動擔當作為,多平臺、多形式、多角度宣傳報導中鐵四局疫情防控的經驗做法,營造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良好氛圍。

一是鞏固好傳統陣地。中鐵四局擁有國內統一刊號的《鐵道建設》報和聲像中心,是企業黨委的喉舌、輿論宣傳的陣地以及員工了解企業動態信息的窗口。因此,中鐵四局在《鐵道建設》報和聲像中心分別開設了抗疫和復工復產專題專欄,進一步強化輿論引領。

二是利用好新興陣地。近年來,中鐵四局積極推進全媒體建設,建立起了由企業微博、微信公眾號等30餘個平臺構成的自媒體矩陣,成為此次抗疫宣傳輿論工作的重要陣地。疫情防控期間,中鐵四局自媒體平臺報導《中鐵四局:大數據助力精準抗疫,力保企業復工安全》等新聞稿件點閱量近百萬次。

三是搭建好宣傳教育陣地。中鐵四局利用企業大學和手機黨校的線上教育平臺,發揮中鐵四局中心醫院和安質部的專業優勢,開設了「疫」線課堂、在線視頻直播等學習通道。

深化合作借勢發力

用好中央媒體主渠道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鐵四局積極尋找防控措施在企業落地的結合點、媒體報導的需求點、企業防控案例的閃光點,深度挖掘新聞素材,與主流媒體緊密聯繫,把「企業發聲」變為「媒體發聲」。

一是挖掘踐行社會責任的案例。此次疫情中,中鐵四局參與了武漢4座方艙醫院的建設和江西九江版「小湯山」醫院的建設,100餘位醫護人員戰鬥在武漢、合肥、阜陽、九江等地疫情防控第一線;近萬名黨員通過捐款、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行業帶動優勢,積極推動復工復產。這些事例為中鐵四局的新聞報導提供了生動鮮活的素材。

二是挖掘復工復產的特色案例。主動對接媒體平臺的新聞選題,深入挖掘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暖人心、強信心、聚同心的故事,提升企業抗「疫」復工故事的傳播力。

三是挖掘化「危」為「機」的案例。建築業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此次疫情中暴露了不少短板。中鐵四局針對行業短板積極推動智能建築、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等企業管理和施工方式變革,推動建築技術升級。

戰「疫」宣傳的「三想」與「三響」

饒昕昕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工作部執行經理

戰「疫」宣傳要重視「三想」與「三響」,「三想」指想清楚企業要傳播什麼、想清楚讀者想看什麼、想清楚新媒體要做什麼;「三響」指先聲要響、心聲要響、回聲要響。

「想清楚企業要傳播什麼」就是要內鼓士氣、外樹形象。內鼓士氣是指向企業員工傳遞「抗疫必勝」的信念;外樹形象是指向社會傳遞疫情防控期間中建二局的正能量央企形象。而在戰「疫」宣傳中要做到「先聲要響」是指同樣的內容,第一時間發聲;同樣的時間,角度更好地發聲。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從兩個維度去努力:第一個維度是把握節奏,提前定好選題;第二個維度是深入現場,上下打好配合。

例如在中建二局策劃的「給建設者的家書」活動中,由於當時一線建設者非常忙碌,沒有時間和外界聯繫,所以迅速將報導重心轉向建設者的親人,從親人那裡了解建設者的動態,再讓親人為建設者寫一封信,從親人細膩的視角來反映一線建設者和建設者家庭的付出和奉獻,進而將報導內容升華。

轉變報導形式也很重要,例如網絡上流傳著一段短視頻,其內容是雷神山醫院的一位建設者在凌晨回到辦公室後,同事們用泡麵當長壽麵、打火機當蠟燭給他過了個簡單的生日。吹蠟燭的時候因為帶著口罩吹不滅,大家不由得都笑了。宣傳部門針對這一事件進行深入採訪後,把僅有10秒的短視頻變成了500字的故事,受到了人民網等很多媒體關注,擴大了影響。這充分說明總部和基層一定要做好配合,總部「望遠鏡」要發揮專業強優勢,看得更遠、更早;現場「近視鏡」要發揮多信源優勢,看得更深、更真。

「想清楚讀者想看什麼」就是要講好故事、反映心聲、引發共鳴。讀者希望看到真實的、新鮮的、生動的內容,所以中建二局在疫情防控期間推出的微信除了創意類策劃以外幾乎都是在講故事。因此在戰「疫」宣傳中要做到「心聲要響」是指宣傳工作要注重反映職工心聲,引發職工共鳴。

例如中建二局在開展包機復工的過程中,宣傳部門選取了幾個小故事來反映職工心聲,有第一次坐飛機的工人夫妻感謝項目為他們提供種種幫助的故事;也有一名青年務工人員通過項目開設的夜校培訓班學到了新技能的故事;還有項目包機復工為外地務工人員解決後顧之憂的故事。這些小故事不僅展示了企業的關懷與溫暖,也向員工傳遞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想清楚新媒體要做什麼」就是要靈活運用新媒體的優勢和手段,增強內容的傳播力。因此在戰「疫」宣傳中要做到「回聲要響」是指宣傳內容必須能長久地影響到企業職工,讓職工銘記在心。

例如中建二局在復工期間以漫畫的形式推出了一本口袋書《漫畫版復工寶典》,每組漫畫配有一句順口溜,例如「錯分就餐不能亂,分開吃飯不找伴」等復工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通過這種易於傳播的順口溜結合漫畫的形式提升了傳播效果。此外疫情防控期間中建二局還推出了3首歌曲,《逆風而行》這首歌曲作為「三八」婦女節的策劃,是由中建二局女職工作詞、女職工譜曲、女職工演唱的,很好地宣傳了抗疫建設中的女性建設者。

總之,建築業企業新媒體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應該做到把握節奏、確定主題,確保又快又準;還要做到講好故事、捕捉細節,引發讀者共鳴;更要做到靈活運用多媒體手段,進一步增強傳播力。

持續強化陣地建設 唱響企業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陳嘉倫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對外新聞宣傳主管

疫情防控期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航局」)專注新聞宣傳策劃,以「四個專注」做好企業新聞宣傳工作。

專注自有平臺建設

目前,二航局旗下除了「一報、一網、一號」外,又開通了抖音短視頻平臺。至此,二航局黨委確立了「微信求速度,網站求廣度,報紙求深度,抖音求熱度」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平臺之間的支撐,打破部門員工之間的「業務牆」,壓減工作流程,有效推進各項工作。同時,進一步整合統籌部門媒體編輯人員職能,實現所有編輯全面參與報、網、微三個自媒體平臺的融合運行。

專注新聞宣傳策劃

二航局整合「局——公司——項目」三級新聞資源,做到提前謀劃、精心策劃、整體行動,以「三個要」做好各項新聞宣傳策劃。

一要做好年度新聞宣傳工作計劃,形成詳細的工程項目新聞宣傳清單和要點。二航局新聞宣傳部門收集彙編所屬各單位全部項目的重要節點、人物等信息,形成宣傳要點和年度宣傳清單。針對重點項目,公司黨委將新聞宣傳策劃與黨建策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切實做到新聞策劃全覆蓋。

二要做好年度重點工作宣傳策劃,聚焦關鍵任務,展現工作成果。去年,二航局圍繞雄安新區、冬奧會配套工程、「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年度重大事件、重要節點開展策劃,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影響力。

三要做好突發事件的新聞宣傳策劃,形成亮點特色,彰顯企業擔當。疫情發生後,作為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唯一一家身處疫區的工程局,二航局企業文化部迅速成立宣傳報導組,制定宣傳工作計劃,就近安排骨幹通訊員赴火神山醫院等地進行採訪。隨著復工復產期的到來,企業文化部又專門發文,制定半年度復工復產專項宣傳策劃,關注企業復工復產進展。

專注整合媒體資源

企業並非專門的新聞機構,因此更應該整合新聞工作資源,以有限的財力、物力、人力做好新聞宣傳,特別是對外宣傳工作,要搭建分級管理體系,形成大宣傳格局。

二航局把總部新聞輿論部門放在核心位置,發揮統籌作用。企業文化部既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風向標,也是整合企業資源的總引擎,必須由該部門統籌負責日常重要新聞事件的策劃及稿件的審核;統籌社會媒體資源的挖掘開發、對接維護;統籌重大對外宣傳活動的媒體邀請、新聞發布、過程管控。同時,全盤布局企業所屬單位新聞輿論工作的計劃、實施、考核、監督、監管,通過上層決策,協調全局資源向重大戰役、重要節點傾斜。

專注新聞人才培育

加快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培育,關鍵在於建立「階梯式」分級管理的新聞培訓機制,將成熟通訊員和入門通訊員區分開來、因人施教。

針對入門的新聞宣傳人員,二航局黨委鼓勵所屬二級單位通過多種形式舉辦新聞寫作培訓,邀請有經驗的企業宣傳人員交叉授課,進一步擴大培訓覆蓋面。

針對成熟的新聞宣傳人員,二航局堅持企業新聞宣傳的優良傳統,舉辦「中交二航局新聞業務培訓班」。培訓結束後,立即安排學員趕赴項目現場進行實地採訪,即學即用、學以致用,有效提升通訊員的新聞寫作能力。

此外,二航局積極探索構建通訊員共享的管理機制,通過打破素材收集環節的崗位壁壘,強化宣傳工作的資源統籌和共享。特別是在強化人員的共享方面,採用借調、採風、輪崗等手段,縮短素材與通訊員之間的距離,讓好的通訊員能夠跨單位、跨區域協作。

玉經琢磨多成器,做好企業的新聞宣傳工作,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探索創新,把新聞做新、做活、做亮,才能真正唱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眾志成城戰疫情 不負韶華搶復工

胡紅衛

江蘇中南建築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中南建築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疫情防控部署,圍繞「曉政策、建組織、分層級、群防控」的12字疫情防控方針,全面拉開疫情防控大網。

集團成立以各單位一把手為組長的「四級」疫情防控小組,壓實疫情防控責任,構築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嚴格按照防控方案,採取統一措施,建成一張「防疫大網」。集團動員全體員工,群體參與、共同防控、上下聯動、部門聯合,推動疫情防控工作向好發展。

時間就是效益,中南建築人與疫情賽跑,戰危機、迎機遇,通過「抓提前部署、抓防疫管控、抓有序復工」三大抓手保復產,籌劃先行、穩紮穩打、有序推進,做到復工人員有保障、復產有序不間斷。

嚴密組織

遠程辦公提前部署

中南建築集團發布了《遠程辦公要求及操作指引》,制訂了明確的計劃,從逐級分解招工計劃到項目分類開工計劃、資金籌集計劃,通過「三天匯報制」「招工日報制」等方式,不斷推進各項計劃的落地。

中南建築集團「以考促學、線上培訓」的遠程培訓方案也於2月1日開始,由80名老師開發錄製了97門課程,包含課程製作培訓、視頻課程開發、在線學習、在線考試等環節。經過為期半個月的培訓後,共計34043人次參加了視頻培訓與線上考試,考試通過率達到了99%,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嚴格防控 疫情防範措施到位

中南建築集團在復工前通過網絡組織職工學習應急管理部發布的《國家機關內部防控肺炎參考指南》,並且對所有返崗員工逐一登記造冊,項目現場採取實名制管理,做到嚴要求、強管控,加強全過程管理,做好檢疫查驗和健康防護工作。

復工的單位嚴格按照「不測體溫不入公司、體溫不正常不入公司、不戴口罩不入公司、外來人員不入公司」的「四不」原則,強化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工作。每位員工每日測量三次體溫,實時監測所有員工身體狀況。項目部復工後,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採取封閉式管理,嚴禁工人私自外出,並全部實行分餐制。

通過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截至目前,中南建築集團全體員工及現場工人未出現感染病例。

分期分批 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中南建築集團首先抓好618個項目的分類工作,根據項目的疫情防控風險、工程性質、業主需求、工期要求等因素將項目分為ABCD四類,A類項目列為優先復工項目,其他項目根據具備的條件逐步復工。

為保障四類項目的有序復工,中南建築集團把招工工作做為重中之重,實行招工工作日報制,並通過推薦獎勵、報到獎勵、招工組織獎勵等方式吸引工人入職,每日的招工人數都以10%的速度增長,目前已累計進場3.84萬名工人。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影響,各地項目復工時間不一,中南建築集團結合各地政府的復工政策,調整人員部署,截至3月10日,中南建築集團618個項目中,除受疫區影響的項目未開工外,其餘項目已實現全面復工。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中南建築作為建築行業內的一家民營企業,共捐助3000多萬元支持疫情防控,同樣,中南建築也以積極的姿態面對嚴峻考驗,千方百計恢復生產、化危為機、穩定就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中國經濟加快「滿血復活」注入力量。

相關焦點

  • 貴州貴陽南明區委書記鄒傑:夯實意識形態主陣地 把握思想輿論主導權
    七是要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在2016年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48字的職責使命。強調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掌握新聞輿論工作主導權,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 打通理論通往人心的「最後一公裡」
    認識把握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變化,佔領網絡理論傳播制高點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7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55.8%。網際網路已經融入各個領域,深刻改變了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深刻改變了原有的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 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納米」,青島海關助力防疫物資擴大出口
    隨著國內復工復產持續加快,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抓住海外需求增長商機,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方向,擴大防疫物資出口業務。青島海關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主動作為,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納米」,助力防疫物資擴大出口。青島海關及時梳理匯總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規範,通過多種渠道開展政策解讀和宣講,引導企業迅速了解出口防疫物資政策要求,做到規範申報,確保順利出口。海信集團在多個國家建有生產基地,國外疫情嚴重,需要集團出口口罩等防疫物資,支持國外工廠復工復產。「有了海關對出口防疫物資的政策解讀,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將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資出口到國外工廠,海關就是我們的引路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用科技打通玉米全程機械化「最後一公裡」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農業科學院:用科技打通玉米全程機械化「最後一公裡」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玉米是我國第一大作物。「十三五」期間,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佔糧食作物的35.98%和39.3%,玉米的生產發展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
  • 西藏統一電網打通「最後一公裡」
    這標誌著西藏統一電網打通了「最後一公裡」,我國國家大電網也實現了大陸所有縣域的全覆蓋。1689公裡的線路,從開工到投運僅用了14個月。  「十三五」時期,國家電網對西藏電網建設累計投資達913億元,西藏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17%。
  • 打通汙水處理「最後一公裡」
    寒風凜冽中,1057米長的汙水管網如一條長龍,盤踞在園區內一層多高樓房的位置,貼著廠房外牆,輸送著23家小微企業甚至小作坊的工業廢水。  長江經濟帶各省份在持續推進沿江沿河化工企業關停搬轉、整合入園後,加強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就成為打通汙水處理「最後一公裡」的關鍵之舉。浙江省「汙水零直排區」建設便是其2020年實施園區整治的一項重要舉措。
  • 金海湖新區打通脫貧攻堅路網「最後一公裡」
    海拔村通村路「十三五」期間,金海湖新區按照「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建成公路裡程1223.16公裡,其中,境內高速公路24.88公裡,國道20.48公裡,省道29.4公裡,縣道177.72公裡,鄉道208.29公裡,村道438.96公裡,組組通硬化路
  • 豐都:助推全民閱讀 打通便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以圖書分館「連結」不同地域 完善閱讀陣地   豐都縣圖書館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有13個免費開放功能室。近1000個座位,常常座無虛席,甚至許多人席地而坐享受閱讀的樂趣。近年來,為了把圖書和公共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打通便民閱讀「最後一公裡」,豐都縣圖書館「悄悄」建起了35個圖書分館。
  • 07式作訓服領章,堅守我軍領章最後陣地!
    1984年1月10日,中央軍委批准了服裝改革方案,正式定型生產。新式軍服計劃1985年正式裝備全軍,因此定名為「85式」軍服。85式陸海空軍幹部領章未實行的87式領章1984年1月,中央軍委在批准85式服裝定型生產的同時
  • 疫情防控倒逼高校打通快遞「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疫情防控倒逼高校打通快遞「最後一公裡」 近日,安徽財經大學校園內出現一批特殊的兼職外賣配送員。食堂內外,多名身穿黃馬甲的大學生忙碌著,他們的角色是「分餐員」:在食堂檔口將同一宿舍樓、教學樓的外賣集中分好,裝進保溫箱,方便大學生「騎手」集中送餐。
  • 楊慶兵:探索數字營銷 打通價值變現的最後一公裡
    新華網副總裁楊慶兵在致辭時表示,今天舉辦的「數字營銷峰會」就是從數字經濟一個重要切口探索如何通過數字營銷,打通價值變現的最後一公裡,尋找新傳播時代數字營銷的「橋和路」。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本屆論壇由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主辦,茅臺集團總協辦,該論壇已成為中國企業家共享共有的高端交流平臺。本屆論壇以「弘揚企業家精神,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主題,分析研判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深入解讀新發展格局,探尋企業發展路徑,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 一河一策+4張清單 打通落實河長制「最後一公裡」問題
    「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渠道管理主體責任,加大汙染源頭治理力度,鎮、村、組要嚴格落實責任,對標『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和河長制目標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四個清單問題清單,強化工作舉措,將河長制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打通河長制工作『最後一公裡』問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宗才強調。找準病症才能對症下藥,才能解決「痛點」。
  • 打通科學傳播「最後一公裡」 ! 雨花科普e站進學校、進社區
    8月7日,站在雨花家園社區三樓的科普e站,雨花區科協主席彭知一臉自信。據悉,雨花區在轄區學校、社區等地建設了10餘處科普e站,有效打通了科學傳播的「最後一公裡」。居民通過科普E站查詢失業就業服務,了解住戶保障辦事流程,即簡單方便又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2021-01-10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聞輿論重要論述科學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高度,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就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科學回答了新形勢下怎樣做好新聞輿論工作一系列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重大問題,深刻論述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歷史方位、職責使命、方針原則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偉力的習近平新聞輿論重要論述,把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為做好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 慧眼工程:打通「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
    現代化社會中我們力爭用科技為生活賦能提高群眾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慧眼工程」築起治安千裡眼撐起群眾保護傘架起親情連心橋打通「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推進「慧眼工程」建設,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國移動綿陽市安州區分公司副總經理 張婷婷:在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當中,就是國家補貼一點點,移動公司補貼一點點,老百姓自己再出一點點,按照自願選擇的原則,就解決了「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在建成以後,將是對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的有效延伸,真正可以實現農村信息化建設,安防工作無縫覆蓋和銜接。
  • 理論輿論: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特別是近幾年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山西日報抓住理論、輿論的契合點,實現理論與輿論同向而行、同向發力;以「『三線』作戰」為創新路徑,切實推動理論宣傳「接地氣」,使理論周刊成為「高揚主旋律」的制高點、「打好主動仗」的主陣地。  70載信念如磐,70載矢志不渝。
  • 昌吉首批「百姓書屋」啟用,打通閱讀「最後一公裡」
    後期也會藉此陣地,積極組織市民及學生開展讀書會、朗誦會等活動。」昌吉市圖書館館長梁新梅說。 「百姓書屋立足本地特點,貼近群眾需求,著力打造市民『15分鐘閱讀圈』,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精準供給,大大方便了周邊市民閱讀,打通了閱讀『最後一公裡』,使書屋真正成為群眾『家門口的圖書館』。」昌吉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佘再興說。
  • 平涼市崆峒區打通農村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裡」
    打通農村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裡」平涼日報記者 楊曼藝 文/圖每日甘肅網5月21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 「以前家裡沒有信號,網絡也差得不行。我看電視,用的是接收鍋,接收的臺也少,電視畫面也不清晰。楊家山村是麻武鄉的一個偏遠山村,距離平涼市32公裡。5月10日,楊家山村光網正式建成開通,這標誌著全市電信普遍服務項目圓滿收官。村民現場操作。
  • 打通最後一公裡,志願者、基層幹部與商業機構應該做什麼?
    文/傅蔚岡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院長 一、「最後一公裡」難題 從3月5日開始,社交媒體上陸續流傳著一些視頻,視頻中,中央指導組在小區考察時,有居民從家裡的窗戶向指導組喊出「假的,假的!」「形式主義!」等聲音,隨後新華社等媒體的報導確認了這個視頻內容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