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燒」觸目驚心

2020-11-29 科學網
地球「發燒」觸目驚心
全球升溫1℃,從基因到生態系統都受到重大影響

圖說: 從微小的水藻到巨大的北極熊,動物已經深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水藻由Joachim Mergeay拍攝,北極熊由Kit M. Kovacs & Christian Lydersen拍攝)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理察·託馬斯·科萊特教授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一直以來將目光聚焦在最近幾十年中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而顯現的影響上。該研究團隊最新發表在國際著名雜誌《科學》上的研究表明,全球升溫1℃這一事實已經對大範圍的基本生物學過程(從基因到生態系統)造成了重大影響。這些影響已經清晰地反映在陸地、淡水以及海洋上,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生態系統可以免受其影響。大量的證據表明氣候變化對人類也產生了影響,包括有害生物增加、疾病暴發、漁場的變化莫測以及許多地區農業產量的降低。

去年,12月世界各國在巴黎籤訂的全球氣候協議中做出承諾並致力於將全球平均上升溫度控制在2℃以下,並以1.5℃為目標值,以大幅減少氣候變化的風險和影響。直到現在為止仍然有人質疑2℃這個數字是政治博弈的結果。

因此,除了海平面上升淹沒掉一些小的島國之外,找到氣溫上升對人類以及所生活的環境產生後果的科學證據尤其重要。目前,來自9個國家的17名科學家分別在各自的領域追尋氣候變化造成的後果。其中大多數成員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氣候變化專家組成員。科學家們有針對性的選取94個具有核心生態服務功能的生態過程(32個陸地生態系統、31個海洋、31個淡水生態系統)進行統計分析,有證據顯示,升溫1℃對82%的生態過程產生了影響。

理察·託馬斯·科萊特教授是研究熱帶雨林以及亞洲氣候變化方面的權威。「第一作者是佛羅裡達大學的布雷特·謝菲爾,他曾經是我在新加坡工作時的博士生,我們還添加了一些其他領域的專家,包括從事陸地、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以及北極、溫帶、熱帶地區研究的科學家,每位作者專注搜集自己專業領域內可信證據進行數據分析,而我負責熱帶地區和亞洲。」

理察列舉了很多案例,珊瑚礁的變化最為顯著,早在20世紀70年代,珊瑚礁就由於水溫升高逐步褪色和死亡,而這些年變得更糟。在北極,冰圈縮小造成鳥類、海豹、北極熊等物種的數量下降。頻繁的乾旱導致亞馬遜雨林的樹冠結構變化和森林生物量的減少。在北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病蟲害的爆發,毀掉了數百萬公頃的森林。在陸地、淡水和海洋生態三大系統中,春季每十年都來得更早些。

與此同時,許多物種往高緯度以及高海拔擴張。由於升溫造成魚類向高緯度遷徙,一些地方漁民捕撈收穫更多而另一些地方減少。過去四十多年裡,在北歐北部的海域,一些有經濟價值的魚種類減少了。

對於人類而言,全球變暖促使一些蚊子之類的帶菌者北飛,導致疾病向北播散。毫無疑問,登革熱的暴發將不僅限於熱帶地區了。夏季平均溫度的升高也增加了不少人類死亡率。不過,對於農業食品供給上,升溫1℃是個雙刃劍。

「因為一些作物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得更好,有些則相反。」他說。自1980年以來,主要農作物,如小麥和水稻收成減少,但是育種人員卻得到了對升溫耐受更高的新品種。而一些經濟水果作物,由於暖冬提早開花,受到了影響。

顯而易見,功能完整的生態系統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人類。而理解氣候變化對核心生態系統所產生的影響是適應和減緩其變化的第一步。發現和評估全球溫度上升1℃所造成的主要影響非常重要,因為這一最新的研究顯示氣候變暖2℃對於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影響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因此1.5℃這一目標十分必要。為完成這一偉大目標,中國以及其他主要工業國家的努力必不可少。

「中國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同時又是目前全球重要的溫室氣體來源國,但中國也有強大的科技能力以及多年來保持一致的政策導向應對氣候變化。」理察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他認為中國將領銜與歐洲國家、俄羅斯、印度和其他主要溫室氣體生產國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合作。(來源:科學網 王晨緋)

 

相關焦點

  • 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當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橋段 突然降臨在現實生活中 不免讓人觸目驚心
  • 【有範回顧】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2020年伊始註定不平凡全球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然而未受到病毒侵襲的南北極也似乎在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刷著「存在感」白雪皚皚突然「血流成河」北極甲烷「大爆發」預言成真寸草不生之地竟然開始「長草」當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橋段突然降臨在現實生活中不免讓人觸目驚心
  • 新冠肺炎,是地球在發燒,人類才是病毒
    能量減少反饋給地球的好處就是,地球「發燒」的速度會降下來,從而能夠保持地球正常地進行「生命活動」——注意不是人類的活動。一個新冠肺炎就降低了人類的活動(最明顯的就是人類所謂的GDP增長),從而導致了地球的繼續發燒,這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功能,它就是要讓地球回歸正常。這個時候,我們就明白了:地球生病發燒的原因是人類不斷增強的活動(主要是經濟活動)。
  • 地球村稚語:你知道地球為什麼會「發燒」嗎?
    地球村稚語:你知道地球為什麼會「發燒」嗎?地球為什麼會「發燒」?我們應該怎麼辦?聽聽孩子們的意見吧:  「二氧化碳太多造成的,人們應該尋找替代能源和減少汙染。」——美國加州斯坦福14歲女孩克萊爾·克勞斯納。  「人們應該制定規則讓工廠不要再汙染環境,不要讓動植物死亡。」——墨西哥城7歲男孩約書亞·達米安·戈麥斯。  「因為我們用了太多的石油,我們應該用太陽能。」
  • 當地球發燒時
    一個灑水車司機4年的行駛裡程就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周。     空調撐起了人類在炎熱面前的尊嚴。北京這片土地上的1000多萬臺空調已經連續4年刷新用電負荷的最高紀錄。2018年,打破用電負荷紀錄的時間是7月31日12時26分,電網負荷達到2267.5萬千瓦,需要火電廠每小時燃燒7000多噸煤才能供應,幾乎等於三峽水電站滿載運行時的發電規模。
  • 正在發燒的地球
    正在發燒的地球黎荔半個世紀後的人類,他們生活在無可逃避的酷熱、暴雨和颶風之中,可能在他們那個時代,就像電影《流浪地球》中,逃離即將毀滅的太陽、踏上星際流浪之旅的人類那樣,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黃金、不是寶石,而是活下去的希望。
  • 地球正在「發燒」
    從本世紀70年代中期起,地球氣候由冷變暖,80年代初期達到了近百年來的最暖時期。據英國氣象局日前宣布,自從大約一百年前開始有可靠的溫度記錄以來,1988年是世界上最熱的一年,本世紀最熱的六年也都出現在80年代。當前,全球氣溫增高的趨勢已經相當明顯。人們驚呼:地球在「發燒」了!
  • 有聊丨地球「發燒」了,人類怎麼辦?
    諸位有沒有想過,如果「發燒」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情況?極端天氣頻發今年以來,全球出現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就在您看這篇《有聊》的時候,在巴西,全球最大的溼地之一潘塔納爾溼地正遭受近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
  • 美國NASA上帝視角下:地球幾十年的變化對比,讓人觸目驚心
    美國NASA上帝視角下:地球幾十年的變化對比,讓人觸目驚心。 地球,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地球也是宇宙中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距離太陽約1.5億千米。
  • 環球 丨 100年間地球變化對比:觸目驚心
    人類的誕生對這個地球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 觸目驚心!這4張照片正在記錄,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地球的!
    觸目驚心!這4張照片正在記錄,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地球的!要說現在人類面對的最嚴峻的問題,莫過於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全球變暖以及汙染問題了。大多數人都覺得這些問題事不關己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的關係,或許真正等到像《流浪地球》中所說的那樣,這些問題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時候,才會足夠引起眾人的重視吧。為了提醒人類要保護環境,深層生態學基金會整理髮布了大量照片,透露人類對於現在地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惡劣。這些在世界範圍內流傳的人造垃圾,其中包括塑料輪胎,廢舊的電器零件,零食袋,包裝等等。
  • 為何有人稱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人類的種種行為,觸目驚心!
    為何有人稱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看看人類的種種行為,觸目驚心!眾所周知,地球上的環境是最溫和的,一年四季分明。人類在此生存是一大幸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有了幾百萬年的歷史,成為地球上的主導者。每個人的習性特徵都各有特色,到累了的時候就會休息。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承受著這些→ 2020-11-09 2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球發燒,人類是最後的病毒
    因為全球變暖,南極的兩大冰架先後坍塌;因為全球變暖,北極冰山會加速融化並且釋放大量被捕獲和截留在冰和冷水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因為全球變暖,全球海平面急劇上升,曾有科學家預言美麗的馬爾地夫將於50年後於地球上消失!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很遙遠麼?其實不是的!剛過去不久的6月,是全球平均氣溫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值,中央氣象臺多次發布高溫預警,全中國開啟「烤雞」模式。
  • 地球發燒 5月均溫創140年最高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最新的地球體檢報告顯示,2020年5月地球均溫、全球陸地和北半球均溫創下140年來最高溫紀錄,和2016年5月並列最熱的5月,今年春季也成了有紀錄以來第2熱的春季。專家指出,人為過多溫室氣體排放是地球發燒的主要原因。
  • 地球為什麼會發燒,這可能是迄今最根本的解釋
    地球變暖,碳排放是表面的。而我認為,地球變暖的趨勢很難得到遏制。地球爸爸用了幾十億年的時間,把從太陽中吸收的能量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儲存了起來。而工業革命以後,人們把這幾十億年的熱量逐漸釋放。我們需要先看現象,然後再探索解決的辦法。一、什麼是太陽能源?
  • 地球發燒時
    相比100年前,地球的平均氣溫升高了1攝氏度。北極的海冰面積每年減少5.4萬平方公裡,相當於3個北京。南極每年消融的冰川2000多億噸,這座星球的海平面每年上升3毫米。對此,人類只能自我安慰道,雖然2019年很熱,但它很可能是未來若干年最涼快的一年。
  • 地球「發燒」了,是這5個原因在作怪
    據近150年記錄顯示,地球的地表溫度升高了,地球表面越來越熱,導致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得「病」了、「發燒」,於是在夏天我們會感到滾滾的「熱浪」,不斷來襲,覺得越來越熱了。那麼,地球為什麼會「發燒」呢?近年來的夏天為什麼會越來越熱呢?
  • 人類末日警示:十年時間 地球改變觸目驚心,衛星圖片對比
    隨著2020年的到來,地球給人類狠狠的上了一課,亞馬遜火災,澳大利亞山火,南極空洞,餓死的北極熊,全球疫情。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地球給人類的警告,再不好好愛護地球,人類將迎來末日!但不可否認的是氣候變化早已開始了對地球的破壞。
  • 【看世界】地球「發燒」了!
    地球「發燒」了!全球多地遭受異常高溫侵襲在過去兩周中,世界多個地方的溫度打破了紀錄,地球正遭受著高溫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