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彭建柱 彭刊 文/圖
「去年,整個鵝公村的羅漢松全被蟲子吃掉了。太可怕了,這些蟲子將來要變『蝴蝶』,之後成千上萬『蝴蝶』滿天飛。」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辦事處南隆社區居民徐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這些蟲子捲土重來,數量更多。
記者昨日從南澳辦事處了解到,有深圳「綠肺」之稱、森林覆蓋率超過88%的南澳正在遭遇近年來罕見的「蟲蟲危機」,南隆、西湧、東山等多個社區種植的羅漢松等景觀林木被蟲子啃食成「光頭」樹,幾乎遍布了辦事處東南西北各個方位。到底這種蟲子是什麼呢?3月31日,南澳辦事處農林水務管理中心緊急上報大鵬新區城管水務局,並請來深圳市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科研人員進行現場勘察。
科研人員帶著專業捕捉網和相關檢測設備,來到了此次蟲災比較嚴重的西湧社區格田村和南社村,為羅漢松「捉蟲」。在這兩個村裡,居民種植了數以百計的羅漢松等景觀林木,有的羅漢松僅剩光禿禿的樹幹,上面一片葉子也沒有。而另一些還有葉子的羅漢松,將葉子摘下來,每一撮上面都能發現幾條兩頭橙色,中間黑白花紋,帶著橙色斑點的毛毛蟲,有大有小。還有的幼蟲「懸吊」在羅漢松光禿禿的樹椏上。
在羅漢松及附近地面上,能發現已經羽化的蛾子。蛾子展開翅膀有五六釐米寬,黑色的翅膀上有一圈明顯的橙色花紋,蝶身及翅膀中央閃著琉璃藍光,非常醒目。
居民表示,種植羅漢松已有十多年時間,此前並沒有見過這種蛾子,去年就曾發現過少量,但今年危害更大。
經過現場分析,科研人員認為,這種啃食羅漢松的蟲子是橙帶藍尺蛾的幼蟲,它們以羅漢松、竹柏等植物為寄主。「橙帶藍尺蛾並非外來物種,在廣東、廣西、福建等低海拔地區都有分布。」科研人員表示,橙帶藍尺蛾屬於中度危險有害生物,局部地區植栽園偶爾發生嚴重受害情形,因其食量大,除葉片,甚至莖都被吃得精光,是危害竹柏、羅漢松最嚴重的害蟲。
科研人員表示,橙帶藍尺蛾蟲害在廣東主要集中在陽春、肇慶等粵西地區,在深圳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面積的橙帶藍尺蛾蟲害。科研人員已對橙帶藍尺蛾及幼蟲進行取樣帶回,並研究具體處置辦法。幸運的是,橙帶藍尺蛾一旦羽化成蛾後並無危害性,一般來說四五月開始,幼蟲就進入羽化期。
目前,深圳市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已向南澳辦事處開出「藥方」,辦事處下一步將配製針對橙帶藍尺蛾的防治藥劑,並進行消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