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過去的10年,發展成就斐然,未來的10年,也很看好。暢想未來10年,有很多角度,而地標這個角度,具有特殊意義。所以,今天我們暢想一下未來10年,長沙會誕生的8大地標,看看長沙的未來有多美好!
為什麼選這8個?是估摸著它們能代表長沙去與別的城市比拼,而不僅僅是自嗨。結合當下的熱點,理應是電影中讓你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建築:
那麼,究竟誰能代表長沙去未來的「地球流浪」?
1
馬欄山地標塔
晚報消息,2月12日市長開專題會議,研究了中聯項目、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標誌塔建設方案、空軌項目等內容。
馬欄山建設如火如荼,我們一直樂見其成。在過往的片區效果圖中,看到過漂亮的「標誌塔」:
很顯然,圖片上的三個塔形狀並不相同,都還只是示意。正式的版本究竟如何,昨天應該擺在了會議桌上,既然高層會議已經討論,說不定很快就公布效果圖了。值得期待。
這是長沙未來10年首先值得期待的地標性建築。芒果臺名聲在外,成了長沙的標籤之一,而原來的羊駝大廈馬賽克的外觀、很普通的造型,無法成為(有競爭力的)地標,那麼在馬欄山誕生一個與芒果標籤相吻合的地標是應該的。
(且慢,馬欄山標誌塔就一定是芒果臺的嗎?)即便不是芒果臺的,也是芒果臺作為支撐的,兩者混合到一起,更利於打造IP。
2
長沙國際會議中心
黃興片區進入大開發,高端的長沙國際會議中心落址這裡,就功能而言,國際會議中心可能才是長沙未來10年最值得期待的真正高大上的地方。
很多城市的國際會議中心都是城市地標,長沙顯然也有志於將它打造為新地標。
效果圖其實已有,大致就是這個樣子:
操刀人不簡單,是「中國館」的設計者。
長沙國際會議中心,怎麼樣?好看不?(這裡省去200字。大家自由想像。)
3
梅溪湖的芙蓉花
芙蓉花很有特色,毫無疑問,它是地標。
如果要說遺憾,我個人覺得就是它南臨的水面不夠開闊,觀看的視角拉不開。如果當初把它布置到梅溪湖西岸,會不會視覺效果更好?
4
隆平水稻博物館的「大穀粒」
袁隆平先生無疑是長沙的一個標籤,而且是獨一無二的。
別的城市可以複製小蠻腰、複製大褲衩、複製芙蓉花、複製玉米樓,但是沒法複製稻穀粒,或者你複製了也沒有意義,因為你們城市沒有袁隆平。
長沙在瀏陽河岸布置這麼個地標,很好。可以多加宣傳,讓外地遊客到長沙,把參觀大穀粒列入議程。
2017年在大穀粒這裡有一臺實景演出,演過好幾回,不過後來木得了。
據說洋湖也要做定期演出的實景劇,其實,要是二選一的話,還真不如將大穀粒這裡的實景劇常態化。大穀粒和實景劇可以相得益彰。
5
北辰三角洲的三館一廳
位於湘江與瀏陽河交匯位置的三館一廳,經常出現在城市宣傳片當中,也是城市的優秀地標。
建築很有特色,位置也不錯,整個三館一廳與對岸的金融中心遙相呼應,如果對岸能整得更為大氣、更有特色一些,兩岸同輝是完全可能的。
遺憾的是,對岸的金融中心盒子體居多,最高328米的湘江FFC也很普通,無法作為地標性建築。等於是三館一廳在這邊喊了一嗓子,對岸卻沒有回應,聲音消散在3000年的湘江裡了。
當然,也要給三館一廳挑點刺,那就是它缺乏一個好名字。無論是「三館一廳」還是「濱江文化園」,都是很普通的叫法,好名字是什麼樣的呢?舉幾個例子:
小蠻腰東方之門東方之珠天安門玉米樓虎丘塔巴黎鐵塔鳥巢
諸位,好名字也可以誕生於民間,大家可以開動腦筋琢磨琢磨,哪怕帶點戲謔成分也沒關係,要的就是特色,最終能讓大家順溜地記住。比如,是不是可以嘗試叫做「長沙大三角」?
6
長沙國際體育中心
位於高鐵新城板塊的長沙國際體育中心,喊了多年,尚未開工,效果圖倒是有了。
這個體育館建成後,大於現在的賀龍體育館,從建築外觀看也會比賀龍體育館更有特色。
如果真按照這個來實現的話,很可能會誕生一個戲謔的稱呼,比如叫做「大NZ」(意思你琢磨)。
前文講過,戲謔一點也沒大關係,比如大褲衩、秋褲大樓,其實都更有利於傳播。
與「大NZ」競爭的是省奧體中心。奧體中心擇址大澤湖畔,位於湘江邊,有開闊的視野作為支撐,如果建設外形好看,很可能比「大NZ」更牛。
7
嶽麓書院
前面歷數的地標,「根基」尚淺,是否能經歷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考驗,還難說(其實不是難說,可能都不行)。
那麼,那些已經經受了時間歷練的地標,也是不能忽視的。長沙這種老地標,也有一些,它們的歷史地位其實已經擺在那裡,外地人現在知道,就已經知道,外地人不知道,也難以重振威風讓他們知道了。
已經被眾所周知的、有著深遠影響力的地標,嶽麓書院算一個。
至於其他的,影響甚微。比如:
開福寺:全國除了少林寺、寒山寺等少數寺廟,其他做地標的極少。開福寺大體也只有長沙人知道。杜甫江閣:全國性的名樓有嶽陽樓、滕王閣、黃鶴樓等,歷史悠久。我們的杜甫江閣,其實是年代不久的建築,雖有杜甫之名,但難有杜甫草堂那麼大名氣。賈誼故居:你固然知道這麼個名字,甚至你也去過,但是你頭腦中並沒有賈誼故居的剪影,對不對?故居類的建築,外形上如果沒有強烈的視覺線條,是不是很難記住?地標地標,能縮減為幾根粗線條就可讓人識別的為佳。愛晚亭:這還得算一個比較好的地標,只是8個地標數量有限,我個人只選了嶽麓書院。天心閣:作為整個長沙的中心,天心閣位置很好,建築也算有特色。但是時間積澱下來,它在外地人心中名氣並不高。現在來提升,頗有難度。
8
橘子洲頭
其實,真正能代表長沙去與別的城市比拼的地標,已經誕生,那就是橘子洲「頭」。
四個方面都算可以:
——位置不錯,長沙為「山水洲城」,這個位置正好把「山、水、洲、城」四個字全代表了。——「頭」的人物夠分量,是中國這100年以來最響噹噹的人物。放到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是也夠分量的,而別的城市要找這麼一個人物,很難很難。——造型別人複製不了,獨一無二。——簡化為線條後,很容易表達,不但「有形」而且能「簡形」。
前段時間,長沙進行了城市logo設計評選,結果尚未揭曉,帶有橘子洲頭的logo比較亮眼,原因就在不需要文字輔助和提醒,光看形狀就知道,這個就是長沙。(當然,真作為城市LOGO的話,是不是還有改進的餘地?)
除了上述比較看好、頗具代表性的地標之外,還要補充說說其他與長沙地標相關的內容。
玉米樓:梅溪湖的金茂大樓,已經開工建設,樣式是普通的盒子樓,與原來的玉米樓造型相去甚遠。這是個遺憾,普通的盒子樓,無法成為代表城市的地標。國金中心:作為湖南第一高樓,有高度,但是沒有美觀度。也是普通的盒子樓,畢竟全國這種類似的樓太多,無法代表長沙作為標誌。濱江FFC:造型一般,所以濱江暫時看不到特色建築。目前位於銀盆嶺大橋橋頭堡位置的保利商業地塊暫時沒發布效果圖,就位置而言,這裡可以建設一個特色建築。湘江有足夠的視覺開闊地帶,可以來一棟特色地標性建築。洋湖之心:洋湖沒有特色建築(溼地公園的塔其實是普通形狀的塔,況且作為古建築也沒有年頭來支撐),本來洋湖之心位置很好,要是做特色建築也是挺好的。但是龍湖天街的樣式已經發布,你即便看過效果圖,也回想不起它究竟是什麼樣子了。況且,它東面臨江位置有別的建築阻擋,缺乏足夠的視覺空間。松雅湖:整個星沙沒有建設地標的雄心,雖然松雅湖的湖心島上規劃了松雅書院(包括一個古塔),而今古色古香的書院成形了,但塔還沒見到,不知道還修不修。修了後,作為長沙區域性的地標還行,但仿古建築要代表長沙還比較困難。而整個松雅湖南面,只有住宅高樓,沒有任何特色建築。未來如果願意,可以在松雅湖東的中軸位置建設標誌性建築,臨水而建,有足夠的視覺空間。只是恐怕不在未來10年的規劃範圍之內了。金星北:金星北臨水建築,逐漸往200米的高度蹭,靠近江邊,也是有足夠的視覺空間來好好幹一票的,只是目前還看不到苗頭。有希望一點的是金星北再往北一點,未來的奧體中心看若何。大王山湘江歡樂城:估計2019年歡樂城會開業,這裡那個扭腰的酒店大樓,本來作為區域性的地標還是可以的,但是實際成品與效果圖區別較大,加上玻璃幕牆的外觀,聳立在景區,是不是有點異樣?長沙火車站:經常出現在城市宣傳片當中,還是頗有特色的,就外形而言,新修的機場、高鐵南站都不如老的長沙火車站那麼有特色。它未能入選8大地標,總覺得是少了點啥。你覺得呢?是少了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