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流浪地球》,開啟新石屆大理石之旅

2020-12-07 匠心石匠

流浪地球,生生不息。茫茫宇宙,浩浩長空。如大理石般的銀河系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想像力。

這豬年開始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萬萬沒想到,兩個熱點竟然是和知識相關的。

作為看官,我們先不論劇情,但是,瑰麗的腦洞和骨子裡的情懷,是故事最開始吸引我們的理由。雖然,把原著三十多頁的內容還原成120分鐘的劇情,讓人驚喜的是,這些牛逼的概念幾乎沒打折扣,被原原本本的呈現在了大銀幕上。

無論是冰凍中的北京大褲衩,還是峽谷裡的東方明珠。

無論是泛著藍光的行星發動機,還是地球經過木球的壯闊景象。

宇宙的浩瀚,渺小卻強大的人類情懷,盡在其中。

從曾經大熱的電影《火星救援》到《星球大戰》到如今的《流浪地球》,到對太空超過半個世紀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人類自古就喜歡仰望頭頂的天空,這也解釋了我們為何如此著迷於宇宙。

在人類古代的文明中,人們最看重的就是星空與人的聯繫,無論是東方的黃道十二宮,還是西方的星座佔星術,人類不斷的在探索,不斷的在尋找自我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的位置與意義。

宇宙給人探索的欲望,而當這些元素被加入到設計中之後,更是會增添更多的神秘感。行星們的表面像充滿幻想的大理石紋理,所以作為石材人,我在《流浪地球》裡看到了宇宙中色彩絢爛的行星和大理石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水星vs愛馬仕灰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最近的行星。它的外貌酷似月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環形山,還有輻射紋、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真實的水星顏色為銀灰色,它的表面的色彩變化是非常微妙的,因為它靠近太陽,所以太陽風也會導致它的顏色發生微妙的變化。如果你仔細看水星的紋路,神秘的灰色,低調、包容、內斂有質感,就像大理石系列的愛馬仕灰,顏藝著獨特的氣質,愛馬仕灰大理石紋理豐富,層次色彩令人陶醉,材料細膩,光度好,和水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土星vs直紋白玉

土星是太陽系中最漂亮的行星,它的表面也是液態氫和氦的海洋,它並不是一個圓球體,而是一個扁球體,是太陽系裡最扁的,土星顏色很多,主要是淡黃色,它的表面紋理像一條條彎曲的線體環繞整個星體,就像大理石系列中的直紋白玉,層次分明,紋理錯落有致,條紋賦予了白玉運動的氣息。

木星vs英倫玉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由於木星的自轉速度較快,因此在它的大氣當中可以看到與赤道平行、明暗交替的條紋,這些條紋就像是木頭的紋理一樣,就像大理石系列中的英倫玉一樣,米黃與米白相間的玉質紋理,柔和的顏色,自然、簡潔、含蓄,卻又能超乎人們的期待。

金星vs金啡網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大理石系列的金咖網的靈感就來自於金星,高掛夜空,卻又異常明亮,金光中處處透露著其豐富地貌紋理。金咖網色彩斑斕,豐富的紋理隨性粗狂,大顆粒的塊面有著玉石的溫和,小顆粒塊面有著化石結晶的強烈。宛如在炙熱天裡雨滴灑在地面上營造的斑駁感。

海王星vs藍玉

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的遠日行星,由於它那熒熒的淡藍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的名字來稱呼它。它那淡雅的幽藍色就像大理石系列中的藍玉,風雲起兮,氣象萬千,它是石材品種中較名貴的石材之一,材質很細膩,透光效果好,潤澤亮麗,自然通透,整體雅致如浩渺銀河,自然寫意,靈動灑脫,裝點出簡約優雅的生活空間。

天王星vs格蘭雲天

和海王星的藍不同,天王星的藍色更淺一些,並且藍白相間,似藍天白雲般,它是太陽系中最冷的行星,大理石系列的格蘭雲天就運用了天王星的靈感,藍白色澤相互掩映如海天相接,白一層,藍一層,一抹驚豔,一抹浪漫。

火星vs阿波羅

火星被稱為紅色的行星,它的表面呈現出了鐵鏽橘紅色,它屬於類地行星,橘紅色的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阿波羅大理石延用了火星的炙熱的質感,它的表面的紋路層次不齊,卻高度防腐蝕和防火,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大理石。

大理石,賦予人一種清澈又朦朧之美;於眼中,線條如此行雲流水,耐看輕緩;於手間,質感溫潤如玉,耐用雋永。它結構均勻,耐磨,不變形,不受潮溼影響,清潔方便。

大理石,每一塊都有不同的紋理和色彩,質感沁涼,色澤自然,剖面花紋自然寫意。

大理石,像宇宙中的每顆行星,永遠追尋著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拯救人類,《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哪個更靠譜?
    今年的《流浪地球》開啟了我們國產科幻片的新篇章,長期以來不看好國產科幻片的國人終於拋棄了固有的偏見,誰能夠想到中國的科幻電影可以獲得如此大的成功。>一樣,關於這一點我們也在思考:《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兩者之間哪一個拯救方式最靠譜?
  • 如果給《星際穿越》10分的話,《流浪地球》可以得幾分?
    如果《星際穿越》10分的話,《流浪地球》可以得幾分呢?首先這兩部片我都看過,《星際穿越》看了三次這樣子了,《流浪地球》暫時就看了一次。》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 四年打磨,《流浪地球》正式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
    而依照現在的口碑勢頭,《流浪地球》也極有可能引領2019年整個春節檔,甚至開啟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從《六十年後上海灘》到《流浪地球》,屬於中國的科幻時代終於要來了實際上,在中國電影市場,科幻電影一直沒有缺失。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史我們甚至可以追溯到1938年由楊小仲執導的《六十年後上海灘》。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影片總投資超過3億人民幣,影片最具開創性的成就,是它開啟了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影片在題材上「硬」碰「硬」的時代。在《流浪地球》之前,許多國產大片,在題材上和好萊塢電影採取迂迴戰術。為了凸顯國產文化特色,同時避開與好萊塢的直接競爭,國產大片普遍以傳統文化為特色,以武俠、功夫、奇情為賣點。
  • 2019廣州設計周|畫王·大理石攜手共生形態開啟一場藝術文化之旅
    ,畫王·大理石攜手共生形態開啟了一場「遊山/靈感之石」的藝術文化之旅,為來自全球的設計大咖們呈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設計盛宴!現場:設計文化之旅畫王·大理石「遊山/靈感之石」為主題的藝術展位,營造出一種寫意優雅的生活意境,吸引了全場參展者的視野並情不自禁在此逗留
  • 面對地球末日,《星際穿越》與《流浪地球》做出不同選擇
    星際穿越和流浪地球還是有可比性的。首先,都是世界末日,應該說是地球末日的設定。但星際穿越裡的地球被放棄了,而流浪地球裡的地球被推著走了,是一次全人類帶著地球一起搬家的行動。其次,兩者都面臨著地球毀滅的危險,星際穿越的結局是地球毀滅了,倖存下來的一部分人開始漫長的無目的流浪,而流浪地球是地球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得救了。第三,都有一個太空人被選中作為人類的火種,但是星際穿越的男主一心想的都是救自己的女兒,甚至兒子他都不在乎,更不用說。流浪地球則是犧牲了自己,拯救了地球。
  • 以《星際穿越》為標尺,深度評價《流浪地球》
    事實證明我們總會犯這樣的毛病,人們對第一次嘗試總是心懷寬容和理解,盲目跟風的後來者就不會這麼幸運了,《流浪地球》遠未達到一部優秀電影的水準。如果我們的電影要走出國門,輸出所謂的意識形態,高質量才是基礎,低水平的重複是毫無意義的。拿《星際穿越》來對比一下《流浪地球》,來看看我們的電影還需要完善哪些方面。首先說故事。
  • 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需要哪些元素?
    01 星際穿越——人類種族的"Plan B"電影《星際穿越》《星際穿越》是一部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幻電影,故事的背景是很多年後,地球上的植物都得了"黑死病",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物種滅絕的威脅,這時候科學家開啟了人類種族的"Plan
  • 地球在流浪,心不再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作為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大型科幻片《流浪地球》,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當今中國科幻片中的佳作。本片根據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75年人類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的故事,經過多次觀看,我將影片故事發展分為以下幾個情節階段。
  • 來一場「流浪地球」的科幻之旅
    來一場「流浪地球」的科幻之旅 2020-12-02 0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本流浪小說,網文版「流浪地球」竟然擁有穿越神技!
    今天給大家推薦四本有關「流浪」的小說。《會穿越的流浪星球》,作者:穿越地球,5級作者。當流浪地球穿越到無限世界,會發生什麼事呢?三體艦隊:「全體返航,地球向我們衝過來了!」霸天虎:「這誰頂得住啊?」因為一次離奇的帶球穿越,喬律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小破球,我們走!猜測這本書的很大靈感應該是來自蔣慈新的《流浪地球》,無論是作者名還是書名,都透著強烈的致敬。本書,情節曲折,設定嚴謹,科幻迷可以果斷入坑。
  • 《流浪地球》最大的BUG:推動地球等於擠壓雞蛋殼,會引發災難
    行星發動機全攻略開啟,地球正式踏上流浪之旅近日,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熱播送,據統計,流浪地球的累計票房已經超過5億元人民幣,單日實時票房已經超過一億人民幣,累計票房位居全國第二,單日實時票房則位居第一。
  • 流浪地球與星際穿越的比較
    文/湯芷荷 首部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2019年) 引起了中外影迷的熱烈討論。人們普遍認為, 這部電影的出現標誌著正宗中國科幻電影的誕生。作為一種全新的類型, 它表現出了與傳統好萊塢科幻電影不同的特點是什麼?我們可以從《流浪地球》和一部典型的好萊塢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2014年) 的比較中得到答案。主要有三個區別, 包括工業設計、特徵和核心價值。
  • 視界| 來一場「流浪地球」的科幻之旅
    視界 | 來一場「流浪地球」的科幻之旅 2020-12-02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流浪地球》最大個BUG:推動地球等於擠壓薄雞蛋殼,會引發災難
    行星發動機全攻略開啟,地球正式踏上流浪之旅近日,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熱播送,據統計,流浪地球的累計票房已經超過5億元人民幣,單日實時票房已經超過一億人民幣,累計票房位居全國第二,單日實時票房則位居第一。
  • 炸了,「流浪地球2」定檔
    11月26日,也就是從昨天,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全國公映。 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是在電影《流浪地球》原版的基礎上加了很多新的內容以及重新製作過的新特效,所以你也可以理解為這是升級版電影《流浪地球》的重映,惠民票價不高於15元。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如何理解《流浪地球》在「科幻時差」敘事中的獨特之處?所謂「科幻元年」,又是如何被開啟的?第一部中國科幻奇觀電影導演寧浩在《流浪地球》裡客串了一個地下城居民。而這種科幻小說自帶的新奇性,在轉換為科幻電影時,自然地產生了兩種電影類型,一種成本不高,以科幻點子(tips)為核心支撐來展現某種輕微的「驚奇」或「驚悚」,典型的如外國電影的《那個男人來自地球》、《彗星來的那一夜》,另一種成本巨大,以建造龐大的具有擬換性的科幻世界,生產能帶來巨量震驚體驗的「奇觀」為己任,《阿凡達》、《星際穿越》都是其中翹楚。
  • 他畫的宇宙,想像力比《流浪地球》更牛,穿越4萬光年去牧夫空洞
    他畫的宇宙,想像力比《流浪地球》更牛,穿越4萬光年去牧夫空洞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他畫的宇宙,想像力比《流浪地球》更牛,穿越4萬光年去牧夫空洞,到達比鄰星更是小菜一碟。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的《流浪地球》,截至今日,票房已經破23億。這部片子收穫了「好於94%的災難片,好於93%的科幻片」的廣為好評。作為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重工業科幻作品,被稱為開啟了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
  •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多少?《流浪地球》值得看嗎?劇情介紹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多少?《流浪地球》值得看嗎?劇情介紹  國產科幻電影在今年終於啟航。《流浪地球》這部讓原著作者劉慈欣看完落淚的科幻片,7日零時至晚八點單日票房已達3.08億元,毫無疑問拿下單日票房冠軍,「超速」完成票房逆襲。照此看來,該片拿下春節檔票房冠軍,亦只是時間問題。根據多家機構的預測,該片最終有望斬獲45億元以上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