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生生不息。茫茫宇宙,浩浩長空。如大理石般的銀河系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想像力。
這豬年開始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萬萬沒想到,兩個熱點竟然是和知識相關的。
作為看官,我們先不論劇情,但是,瑰麗的腦洞和骨子裡的情懷,是故事最開始吸引我們的理由。雖然,把原著三十多頁的內容還原成120分鐘的劇情,讓人驚喜的是,這些牛逼的概念幾乎沒打折扣,被原原本本的呈現在了大銀幕上。
無論是冰凍中的北京大褲衩,還是峽谷裡的東方明珠。
無論是泛著藍光的行星發動機,還是地球經過木球的壯闊景象。
宇宙的浩瀚,渺小卻強大的人類情懷,盡在其中。
從曾經大熱的電影《火星救援》到《星球大戰》到如今的《流浪地球》,到對太空超過半個世紀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人類自古就喜歡仰望頭頂的天空,這也解釋了我們為何如此著迷於宇宙。
在人類古代的文明中,人們最看重的就是星空與人的聯繫,無論是東方的黃道十二宮,還是西方的星座佔星術,人類不斷的在探索,不斷的在尋找自我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的位置與意義。
宇宙給人探索的欲望,而當這些元素被加入到設計中之後,更是會增添更多的神秘感。行星們的表面像充滿幻想的大理石紋理,所以作為石材人,我在《流浪地球》裡看到了宇宙中色彩絢爛的行星和大理石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最近的行星。它的外貌酷似月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環形山,還有輻射紋、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真實的水星顏色為銀灰色,它的表面的色彩變化是非常微妙的,因為它靠近太陽,所以太陽風也會導致它的顏色發生微妙的變化。如果你仔細看水星的紋路,神秘的灰色,低調、包容、內斂有質感,就像大理石系列的愛馬仕灰,顏藝著獨特的氣質,愛馬仕灰大理石紋理豐富,層次色彩令人陶醉,材料細膩,光度好,和水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土星是太陽系中最漂亮的行星,它的表面也是液態氫和氦的海洋,它並不是一個圓球體,而是一個扁球體,是太陽系裡最扁的,土星顏色很多,主要是淡黃色,它的表面紋理像一條條彎曲的線體環繞整個星體,就像大理石系列中的直紋白玉,層次分明,紋理錯落有致,條紋賦予了白玉運動的氣息。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由於木星的自轉速度較快,因此在它的大氣當中可以看到與赤道平行、明暗交替的條紋,這些條紋就像是木頭的紋理一樣,就像大理石系列中的英倫玉一樣,米黃與米白相間的玉質紋理,柔和的顏色,自然、簡潔、含蓄,卻又能超乎人們的期待。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大理石系列的金咖網的靈感就來自於金星,高掛夜空,卻又異常明亮,金光中處處透露著其豐富地貌紋理。金咖網色彩斑斕,豐富的紋理隨性粗狂,大顆粒的塊面有著玉石的溫和,小顆粒塊面有著化石結晶的強烈。宛如在炙熱天裡雨滴灑在地面上營造的斑駁感。
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的遠日行星,由於它那熒熒的淡藍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的名字來稱呼它。它那淡雅的幽藍色就像大理石系列中的藍玉,風雲起兮,氣象萬千,它是石材品種中較名貴的石材之一,材質很細膩,透光效果好,潤澤亮麗,自然通透,整體雅致如浩渺銀河,自然寫意,靈動灑脫,裝點出簡約優雅的生活空間。
和海王星的藍不同,天王星的藍色更淺一些,並且藍白相間,似藍天白雲般,它是太陽系中最冷的行星,大理石系列的格蘭雲天就運用了天王星的靈感,藍白色澤相互掩映如海天相接,白一層,藍一層,一抹驚豔,一抹浪漫。
火星被稱為紅色的行星,它的表面呈現出了鐵鏽橘紅色,它屬於類地行星,橘紅色的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阿波羅大理石延用了火星的炙熱的質感,它的表面的紋路層次不齊,卻高度防腐蝕和防火,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大理石。
大理石,賦予人一種清澈又朦朧之美;於眼中,線條如此行雲流水,耐看輕緩;於手間,質感溫潤如玉,耐用雋永。它結構均勻,耐磨,不變形,不受潮溼影響,清潔方便。
大理石,每一塊都有不同的紋理和色彩,質感沁涼,色澤自然,剖面花紋自然寫意。
大理石,像宇宙中的每顆行星,永遠追尋著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