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出版的《自然》(Nature)增刊「2018自然指數—中國」顯示,2012年至2017年中國對自然指數的貢獻增長了75%,增幅顯著超出多個排名領先的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和日本。中國在自然指數中所佔的全球科研產出份額也由9%上升到16%。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自然指數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
「2018自然指數—中國」增刊發表了一系列專題文章分析了中國在化學、植物生物學、天文學及太空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和納米科學這些優勢領域的科研表現和領先地位。一篇以「Strong spending compounds chemistry prowess」為題的文章指出化學是中國最具實力的學科領域。從2012年到2017年,中國在自然指數中的化學論文分值(FC 2012-2017)增長了84%,位列全球第二,居美國之後。相比之下,美國則下降了10%。在有機化學領域,中國更是在2015年超過美國位居第一位。
Top 50 Chinese institutions in Chemistry
The table shows the top 50 Chinese institutions in chemistry in 2015-17 ranked by their fractional count (FC), a metric which accounts for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author to articles in journals tracked by the Nature Index. Also listed are institutions' total number of chemistry articles in the Nature Index (AC 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