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全神貫注,殺紅了眼;一方若有所思,心事重重,這就是津滬之戰兩隊精神狀態的鮮明對比。難怪評論員洪剛開玩笑說:「比賽打了一局半,上海隊的魂還在從市區趕往賽場的路上。」如此重要的比賽,怎麼會提不起精神?王寶泉的看法簡明且新潮,「也許是精神力的作用吧。」
何為精神力?精神力就是意念,學術上解釋為生物體腦組織所釋放的一種不可見的力量。記得米盧談到現代足球衡量球員的標準時曾有一個排序:「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戰術,第三是身體,第四是技術。」他如此看重精神力的作用,應該是身經百戰後的體會。
回到津滬之戰,天津隊作為多年的全國霸主,在比賽氣質和底蘊上本就勝對手一籌,上海隊心理上唯一的優勢也只有上賽季主場的兩場勝利(常規賽和總決賽第一場)。而本賽季首次交手,上海隊客場最後時刻崩盤負於天津,讓她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點自信再度動搖。本場賽前,1分的微弱優勢更是讓上海隊拿不起放不下,她們既想借本場勝利擴大優勢,又擔心萬一完敗也許第二名都不保,結果帶著前怕狼後怕虎的顧慮上場,失魂落魄也就並不為奇了。相反,積分落後的天津隊本場以哀兵姿態自居,面對傷兵滿營的局面,王寶泉將贏球的欲望深藏不露,賽前一直告訴隊員拼出來就是勝利,反而收效頗佳。
多次驚天逆轉八一,多年的總決賽絕地逢生,全運賽場的創紀錄衛冕,天津女排這一切成績都離不開精神力的力量。精神力到底有多大能量?誰也無法給出標準答案。但精神力確實能夠彌補技術劣勢,彌補先天不足,這一點毋庸置疑。本組撰文 新報記者 孟凡強
[責任編輯:howard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