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國建成兩艘7萬噸級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后,其在軍事領域的信心似乎就開始各種爆棚。從2019年至今,英國國防大臣和一些政府官員就曾多次揚言要"派遣航母到南海巡航",仿佛這兩艘"不列顛的驕傲"真的那樣強悍無敵。然而事實證明,豪言壯志這個東西喊兩嗓子就行了,身為龐然大物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強大……
日前,據英國《武裝力量》新聞網披露,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的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在軍港停靠期間發生嚴重漏水事故。視頻顯示,該艦進水嚴重,積水沒過部分電櫃箱和管線,深度至少1米。據悉,漏水事故的起因疑似是管道洩漏,暫時尚未發現船體本身有破裂之處。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該型艦第一次發生漏水事故了。自首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海試之日起,各種大大小小的漏水事故就始終陰魂不散。此前,該型艦曾出現過一次"爆炸性"進水,約200噸冰冷的海水突然湧入,三名水兵險些被淹死。於和平時期在自家最強大的軍艦內差點沒命,這三人著實倒黴,更說明兩艘航母的設計與建造工藝可能有著嚴重的漏洞。
歷數之前的數次漏水事故,海水大多是由傳動軸附近滲入的,然後"一路狂飆"至動力艙、發電艙與人員居住區。由此想來,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的尾軸或許有些問題。
與螺旋槳相連的軸承就是艦船的尾軸,如何讓尾軸這個直接暴露在水中的活動部件工作自如,且海水不至於從尾軸與艦體連接處湧入,就要看尾軸的密封能力是否夠強。時至今日,能自行設計並建造航母和準航母的國家有十多個,但能製造出合格的艦用密封尾軸的國家卻不到十個。不誇張地說,軍用尾軸的密封效果是一個國家船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杆之一。
尾軸的密封功能得益於在軸承上安裝的密封環,密封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油密封,一種是氣密封。在軍艦等高價值船隻上,通常會將兩種方法同時混合使用。氣密封通過使用空氣壓縮機控制軸管內的空氣壓力,使之大於外界水壓。油密封的原理與之類似,通過設置一個位於傳動軸上方的重力油櫃,以油壓抵擋水壓,防止海水進入。同時,油櫃裡的油還能對密封環起到潤滑作用。
不過即便把兩種手段都用上,也無法完全隔絕海水的滲透,各國皆是如此。原因很簡單,現代艦艇使用的密封環材質多為橡膠或特氟龍,雖然技術很先進,但依然不可能完全避免材料的磨損和老化。
而且,橡膠密封環本來就是有彈性的元件,在傳動軸帶動螺旋槳轉動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與密封環之間產生些許縫隙。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船隻處於航行狀態,其實一直都是在漏水,只不過這屬於正常漏水,並不算質量問題,且水量極少,依靠艦船自身的排水系統就能解決。
然而到了英國人這裡,任誰都能看出來,屢屢發生的大規模進水事故絕不是什麼"正常漏水"。想靠著這種三天兩頭就漏水的軍艦來南海,只能說路途遙遠,希望英軍航母別出事,不小心進水沉沒就不好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