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電影《寄生蟲》,不僅為韓國拿下了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首個金棕櫚大獎,還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國際影片4項大獎。作為一部國際影片(非英語電影),能夠獲得如此多的獎項,實屬不易。
奉俊昊之前執導的作品《漢江怪物》和《雪國列車》,都充滿了想像的色彩。而他執導的《寄生蟲》這部影片,充滿了現實主義色彩,給觀眾講述了一個貼近生活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無業的一家四口,住在在廉價地下室,連網絡信號都要蹭鄰居的。在兒子基宇偶然得到,給富豪樸社長女兒做家教的機會後,一家人藉機都跟著來到樸社長家,寄生在樸社長家的別墅。四口人都以為從此就一步登天了,結果卻是家破人亡,下場悲慘。
在影片《寄生蟲》中,多處充滿了矛盾對比,帶花園的豪宅與漏水的地下室;善良的社長妻子與用盡手段上位的基宇一家;樸社長一家講究的穿著與基宇一家寒酸的衣服。這些矛盾,更加強化了觀眾對基宇一家貪戀富貴、像寄生蟲一樣吃喝在樸社長家的齷齪醜態。
通過觀看影片節,我們不難發現,《寄生蟲》不僅講述了兩個階層的矛盾,還為我們展現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附著於富人獲取生存養料的人生,終將是曇花一現。
1、阻止基宇一家走出地下室過上普通生活的,是自父母到子女的不知廉恥
陰冷潮溼的地下室整日也見不到陽光,僅有的幾個窗口還總是成為醉鬼小便的地點,這就是基宇一家人的生存環境。即使他家的居住環境這樣差,看完這部電影後,也不會有一個觀眾會憐憫這一家人的處境,因為上到父母下至子女,他們一個個都懶惰成性,不知廉恥。
佔便宜,是他們一家人最擅長的事。鄰居家的網絡信號沒了,就去蹭另一家的,寧可蹲在馬桶邊上上網,也不出去掙錢交電話費。
甚至,連馬路上噴灑的消毒劑也要蹭著用。「別關窗戶,就當做家裡的免費消毒,順便把蟲殺光。」基宇父親的話讓人大跌眼鏡。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父母想的不是如何通過努力工作改變生活環境,不是通過自己的勤奮成為一個受尊重的人。而是告訴子女如何佔便宜。上行下效,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他們的子女會變成什麼樣子。
教育家顧明遠說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最大的區別,是家庭教育沒有教材,沒有課堂,它的教育力量就在於父母的榜樣作用。」
很大程度上,父母的教育,在孩子一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今後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想必大家都知道有一本書叫《窮爸爸和富爸爸》。窮爸爸和富爸爸代表了兩種父母的人生格局,和家庭教育的方式。兩個爸爸對於金錢的觀念不同,所以教育孩子處理金錢的方式不同,鮮明的對比之下不難發現,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價值觀。
回到影片《寄生蟲》中,不幸的是,兩個孩子已經被父母的麻木和懶惰同化,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榜樣的作用。
在基宇為了當上家教,偽造了首爾大學的證件後,父親基澤並沒有批評孩子的造假行為,反而為他能想出這樣的好方法沾沾自喜,認為假如首爾大學有偽造證書系,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考第一名。考大學落榜四次的基宇也說,自己會考上首爾大學,這只不過是提前拿到了應拿的證書而已。
一家人面對困境時的精神勝利法,不禁讓觀眾苦笑,所謂的互相鼓勵只不過是畫了一個又一個的大餅。這一家人因為懶惰,而變得無恥。
阻止基宇一家人走出地下室的,不是窮困潦倒的原生家庭,更不是什麼階層的束縛,是他們自己因為懶惰和安於現狀的麻木。
2、通過寄生走捷徑實現的所謂理想生活,終會煙消雲散
影片中基宇給樸多惠補習幾次功課後,和她談起了戀愛,而且基宇也表示,將在多蕙上大學成年的時候正式交往,並承諾自己是認真的。
是多蕙的聰明才智吸引了他,還是多蕙長得漂亮,讓基宇感到情不自禁?恐怕都不是。
影片中兩處細節告訴了我們基宇的真實想法。
第一,影片中基宇剛來到樸社長時。他四處環顧,沒看見過這麼大的私人草坪,沒見過如此考究的房間設計,甚至連女傭周到的服務都讓他坐立不安。
樸多惠家的環境與他居住的地下室相比,樸多惠家簡直像是天堂。沒有收入的基宇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搬出地下室,住進一個像樣的房子。他羨慕這棟豪宅,也感到了自己在豪宅面前的卑微,但他更想擁有這樣的豪宅。
第二,當基宇一家人開始寄生在樸社長家時。基宇坐在樸家沙發上對父母說,自己會在樸多惠讀大學時正式交往,並有意炫耀他們的關係有多麼好。驕傲的神情洋溢在臉上,仿佛此時就在向父母宣布,自己一定能夠成為樸家的金龜婿,從而住進入樸家的豪宅。
住進豪宅,才是戀愛背後的真正目的。
生活中總是有一部分人,像基宇一樣,想通過走捷徑,或一夜暴富,或嫁入豪門。殊不知夢想中的捷徑就像是水中撈月一般,虛無縹緲。
樸社長的豪宅成為了基宇改變命運的寄託,他可以盡情地體驗房間地每一處設計,可以撫摸每一面牆,可就是無法佔有任何一寸土地,因為這始終不是他的,最後,基宇也被迫離開了這裡。
不勞而獲,最終會一無所獲。
無數影視作品,在為銀幕前的觀眾講述這些簡單的道理,從曾經家喻戶曉的電視劇《蝸居》依靠宋思明的權勢,獲得種種便利的海藻姐妹;到最近熱播電視劇《安家》中寄生在向公館的一家老小;再到今天的電影《寄生蟲》裡陰險狡詐的基宇一家,那些幻想著通過捷徑追求幸福和快樂的人,最後摔得一個比一個慘。
就像電影的結尾,享受過舒適豪宅的一家人,死的死,逃得逃,這樣的結果哪裡有通過自己打拼掙得生活的費用安穩踏實?
3、在樸社長的眼中,生命是分貴賤的
樸社長的人物形象是很獨特的,他是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是一個擁有豪宅豪車和一個幸福家庭的成功人士,各種光環加在樸社長身上。
一個整日穿著整潔西裝,上下班乘坐豪車的樸社長,似乎讓人感覺是這部壓抑電影中,難得擁有良好形象的人物,想必很多觀眾,都想成為像他這樣,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人吧。
而在我看來,樸社長是影片中將人性的醜陋藏得最深的一位。
在這部影片中的人物設置上,樸社長佔有重要位置。如果將影片人物按照依附關係建成一個金字塔的話,他就是站在金字塔頂峰的人。
他的收入養著影片中出現的所有人,離開了他,其他人就會無所依靠。可是,巨大的財富並沒有讓他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反而使他極力想與其他階層的人劃開界限。
影片中,好幾處都揭示了樸社長內心的層級心態。
第一處,在他和妻子談論司機的時候,他說司機總是在越界的邊緣。
樸社長口中所謂的越界,只不過是司機多和他說了幾句話。樸社長所謂的界限之內,就是司機應該老老實實開車,每天認真幹活。
階層的界限,早就在樸社長和傭人之間畫上了,樸社長用言行時刻提醒著每個傭人,他們是兩個階層。
傭人永遠不能逾越主僕之間的界限,這實際上是樸社長身處的富豪階層,對貧窮階層的厭惡,傭人的身份沒有樸社長的尊貴,傭人的尊嚴沒有樸社長的重要,甚至他們的生命都是不平等的。
第二處,是在影片最後的花園殺人的情節中。
樸社長的兒子暈倒了,需要馬上送醫院,可車鑰匙在司機身上,司機女兒已經被殺害,生命垂危,樸社長卻一心只想救自己的兒子,對於倒在血泊中的司機女兒,他不管不顧。
因為在他眼裡,司機女兒只是自己僱的傭人之一,傭人的性命根本無法與自己兒子的生命相提並論。
影片中,樸社長對基澤,也就是基宇父親的厭惡,不僅僅是對他個人,而是對基澤為代表的整個群體。
雖然不能說樸社長是個披著羊皮的狼,但這個看似是瑪麗蘇的人物卻充滿了偽善與謊言,最終為自己的偽善付出了代價。
總結:
影片演到最後,兩個不同階層的家庭最後都受到了傷害,每個人都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了代價。
《寄生蟲》這部電影充滿了現實主義色彩,這樣的事件、這樣的人群,就存在我們的周圍。看到影片中人物人生經歷和有些人醜陋的面目時,我們是否能夠跳出電影反觀自身,引以為戒?
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發生許多變化,我們在厭惡電影中人物的時候,也應該透過電影,看看我們自己是否變成了像基宇一家那樣的人。
影片中,人物命運的結局讓觀眾唏噓不已,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成為自己曾經討厭過的人,不要有像他們一樣的人生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