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並墜落

2021-01-17 國家地理中文網

 2011年9月,長徵2F火箭將天宮一號空間站送入軌道。

攝影:LINTAO ZHANG, GETTY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2018年3月28日,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02.3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93.9公裡、遠地點高度約210.8公裡、傾角約42.67度),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1日±1天再入大氣層。


3月30日至4月2日,天宮一號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燃燒過程中分崩離析。而天宮一號墜入人口稠密地區的概率幾乎為零。


撰文:ANDREW FAZEKAS


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為國際空間站(ISS)拍下了這張照片,背景中的亮點是我們熟悉的月亮。

攝影:NASA


2011年9月,天宮一號成功入軌。「天宮一號」,其實就是空間實驗室的雛形。該空間站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測試機器人技術。在可操控期間,它經歷了多次運載火箭的交匯、對接,以及太空人的到訪任務。它為中國不久後即將發射的永久空間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即將墜入地球。最新的預測稱,它將在3月30日至4月2日之間的某個未知時間落到地球上某個未知地點。


說到即將「隕滅」的天宮一號

你可能會想到前不久的「別了,卡西尼」。


卡西尼號於2017年9月15日終結了探索土星系統13年的旅程。它在最後的幾個小時內,仍然向地球回傳了一系列神秘而美麗的圖像。


卡西尼號探測器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老朋友土衛六。

供圖:NASA, JPL-CALTECH,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2017年9月14日,卡西尼號走向末日的途中,拍下了壯美的土星及其著名的星環。

供圖:NASA, JPL-CALTECH,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2017年5月,中國官方組織向聯合國發出第一份報告,稱天宮一號從2016年3月16日起已經停止運行。儘管該空間站的結構仍然完整,但已經耗盡了所有燃料,並且不再受地麵團隊的控制。

 

如今,天宮一號正在平均高度約320千米的軌道上運行。當它經過地球大氣層外側時,已受到地球引力的拖拽,並以每天大約4千米的速度下降。最終,天宮一號將到達70千米的高度,再次進入大氣層並燃燒。




如果天宮一號的碎片沒有完全燃燒,它的降落地點也難以判斷。目前,該空間站大約每3個小時繞地球2圈,運行軌道位於北緯43度和南緯43度之間,意味著除南極洲之外的任何一個大洲都在可能墜落的區域範圍內。


一艘天鵝座商業貨運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四分五裂,並於8月17日墜入地球。這張由國際空間站遠徵40隊隊員拍攝的照片,所捕捉到的基本上已經是一堆正在燃燒的太空垃圾。
攝影:美國航空航天局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Jonathan McDowell說道:「因此,我們只能說它將墜落在那個緯度範圍內,只有等它落下來,我們才有最終答案。」 


目前來看,天宮一號的準確再入日期還不確定,因為大氣層上層的密度會隨著太陽活動而變化。McDowell說:「如果計算24小時內的準確時間,我們的預測精度可以達到約3小時之內。」

 

追蹤

 

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天體動力學家Moriba Jah介紹,我們預測衛星墜落行為的能力仍然很不成熟,部分原因在於我們無法對大氣層動態進行實時監測。


他說:「我們尚未完全理解大氣層的動力學和力學特性,預測其未來動向的精度還不夠。因此,威脅物體的軌跡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甚至無法判定天宮一號的再入點是位於太平洋上空還是美國上空。」


2013年中國官方媒體放出的圖解中,一艘載人太空飛行器與天空一號空間站對接。

供圖:LI JUNFENG, IMAGINECHINA/AP


當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時,預計它將會分崩離析;一些100千克左右的碎片也有可能墜入地球。1979年,美國也出過類似的問題。當時,美國宇航局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墜落,但燃燒速度並未達到預期,部分零部件灑向澳大利亞,儘管沒人受傷,但是有一個郡卻對美國宇航局亂丟垃圾的行為開出了罰單。


這張歐洲航天局發布的電腦合成照片顯示太空垃圾碎片圍繞地球運轉。

 (圖片來源:國際在線)


Jah說:「我們星球的大部分都覆蓋著海洋,因此,即便有燃燒未盡的碎片,它們十之八九也會落入海洋。即便真有某些碎片撞擊陸地,全世界大部分人口也都集中在某些沿海地區,這將進一步降低碎片擊中人口稠密地區的概率。」

 

凌亂的太空

 

Jah認為,天宮一號帶來的不確定性,應該讓航天機構和衛星製造商引以為戒,在對太空大型設備失去控制後要有備份方案。


耶魯碗橄欖球場

攝影:New Haven Chamber of Commerce


比如說,國際空間站的大小相當於一個美式橄欖球場,與天宮一號的運行軌道相近。美國宇航局也極度擔心如何在國際空間站「壽終正寢」時把它恰當地弄下來。


「或許,這件事能給全世界的政府機構提了個醒,讓他們向學術和研究機構提供資金,切實研究太空飛行器再入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不僅不會消失,還會一再重複。此外,隨著地球軌道上的物體越來越多,風險還會持續上升。」


McDowell補充說,如今,地球軌道上已經發現了5萬多塊太空垃圾,太空機構和衛星公司真正擔心的是在軌碰撞。他說:「如果我們還不開始清理,四處亂飛的霰彈,將會讓太空變得無法利用。」

 

觀測指南

 太空俯瞰雷暴雲 | 南卡羅來納州上空,生成了巨大的雷暴雲。一艘美國航空航天局ER-2型飛行器在19800高空飛行時,拍下了這張照片。

攝影:美國航空航天局


此外,用肉眼也能直接看到天空一號,而且很容易將它與過境的飛機區分開來。與許多衛星和國際空間站一樣,天宮一號空間站看上去就像是一道不閃爍的白光從天空疾速划過。

 

南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人們看到天宮一號的概率最大,不過要依具體日期而定。

 

銀針星系,正式名稱為NGC 4244,是一個鬆散的螺旋形星系。這幅發布於8月18日的圖片,是該星系的側面圖。銀針星系寬65000光年,距離地球約有1350萬光年。

攝影:美國航空航天局、歐洲宇航局、Roelof de Jong

本周,北半球的觀測者們在凌晨時分將能夠清晰地看到一顆星星一樣的空間站,而北緯60度以上地區的人們將無法看到它從地平線上升起。你可以登陸各種衛星追蹤網站,輸入自己的所在地點,就可以查到最佳觀測時間。


「人生相遇,自是有時;送君千裡,終須一別。」


長按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影像經典」


長按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



相關焦點

  • 整器結構完整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即將重返地球的中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何時何地再入大氣層備受關注。
  •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碎片墜落概率極低
    攝影:LINTAO ZHANG, GETTY3月30日至4月2日,天宮一號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燃燒過程中分崩離析。有專家分析,天宮一號墜入人口稠密地區的概率幾乎為零。撰文:ANDREW FAZEKAS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即將墜入地球。最新的預測稱,它將在3月30日至4月2日之間的某個未知時間落到地球上某個未知地點。
  •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再入大氣層 會墜落到地面嗎?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這些問題可能是你關心的
    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燒毀。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進入倒計時 專家回應「砸落說」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30日發布消息稱,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1日±1天,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這一消息的發布,引起航天愛好者及外界的極大關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如何進行,會砸中地面嗎?降落後的燃料又是否會對地面造成危害......針對公眾提出的這些問題,央廣網記者對話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
  • 天宮一號將「失控墜落」!想太多
    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燒毀。近日,各國媒體都開始進入「倒計時」,緊盯天宮一號預測落點,部分境外媒體甚至渲染天宮一號的「謝幕」風險,妄稱「中國已對天宮一號失去控制」。點擊下方視頻,看看外媒都說了些什麼吧~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其網站煞有介事地刊文稱:「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
  • 外交部回應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會及時同有關國家保持聯繫
    外交部回應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會及時同有關國家保持聯繫 外交部網站 圖外交部網站3月30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是為何 天宮一號是什麼時候發射升空的
    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了解到,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謝幕」,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今年3月31日~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歡迎你回家
    記者2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 官方公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預計時間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迎來「謝幕」——再入大氣層燒毀。    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的消息顯示,截至2018年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
    2018年4月2日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在太空飛行了6年多 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最後一次「燃燒自己」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稱,4月1日8時,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167.6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61.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174.3公裡、傾角約42.70度),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氣層。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一次「燃燒自己」。
  •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
    t11567249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李國利、鄧孟)記者2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
  • 圖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
    圖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
  •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收到請回答!我們會永遠記住你!
    圖表:天宮一號發射: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新華社記者 高微 編制預計北京時間今天或明天將再入大氣層燒毀2011年9月29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王永卓 攝這標誌著我國成功掌握了交會對接技術外太空的「中國小家」即將迎來它的第一位人類訪客
  • 天宮一號即將「歸來」 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指月/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3月29日訊 (記者 戚易斌)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將於近期再入大氣層燒毀,完成最後的「謝幕」。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 天宮一號即將"謝幕" 墜落時是否危及地面?官方回應
    中新社發 秦憲安 攝 3月9日,一篇題為《別了,天宮一號》的文章在朋友圈流傳,引來不少航天愛好者的傷感。8日19時左右,天宮一號出現在北京上空。它從西北方出現,從北極星「身邊」划過,「穿過」北鬥七星,消失在東北方向。文章稱,對於北京及周邊地區的朋友,3月9日以後就幾乎不可能再看到天宮一號。
  • 專家解讀天宮一號再入疑問:再入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 堪稱完美...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
  • 天宮一號即將隕落何方?我們人類無能為力,只有老天爺知道
    根據官方去年致電聯合國秘書長的照會,天宮一號已經失效並進入軌道衰減期,最近官方還發布了再入預報。天宮一號即將隕落,它落在哪裡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我國官方為什麼不發布明確的落區呢?不是不為而是無能為力。天舟一號受控再入落入南太平洋預定落區,而失效的天宮一號再入只能聽天由命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經失效了,它沒法像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那樣,用發動機點火反推離軌,並精確的落入南太平洋的太空飛行器墳場。
  •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天宮一號,終於永別了——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15再入大氣層,之後殘骸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