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舍普蘇特的葬祭廟,千年來屹立不倒,展示了法老文明的魅力

2020-12-04 百家號

哈特舍普蘇特的葬祭廟,千年來屹立不倒,展示了法老文明的魅力

新王國時代除了祭拜的神廟之外,還有為祭祀法老個人的葬祭廟以及特有形式的石窟廟。新王國時代的葬祭廟不同於古王國時代作為金字塔複合體建築的一部分,它遠離帝王谷陵墓,大部分安置於底比斯西岸低沙漠的邊緣,鄰近尼羅河耕地的西端。從第十八王朝開始至第二十王朝,葬祭廟成為已故國王舉行葬祭儀式和在附近的禮拜堂向國王表示祭拜的地方。但是,不像古王國時期那樣只供奉國王一人,通常還包括阿蒙神和拉哈凱悌神,這表明關於神化法老的宗教思想的發展及其明顯的變異。今天就讓我們來說說哈特舍普蘇特彈祭。

第十八王朝的哈特舍普蘇特彈祭廟位於西底比斯的戴爾巴哈裡,緊鄰第十一王朝孟圖霍特普陵廟的北面。古埃及人把它稱為「傑賽爾·傑賽鳥」,意為「神聖的殿堂」,在基督教興盛時代,它成為一座修道院,所以阿拉伯人把它稱為戴爾巴哈裡,意為「北部修道院。

卵祭廟最早在173年被R博克科探查。隨後,在1798年拿破崙的遠徵隊成員來到這裡。從1893年至1904年英國埃及探查基金會使團在這裡工作,191-1931年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代表在這裡發掘,研究建築物及其雕像,並且由巴菜茲做修復工作。在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在開羅的波蘭華沙大學的地中海考古中心代表團,以及華沙大學的銘文研究團,波蘭埃及復原代表團在戴爾巴哈裡從事更廣泛的研究和建築物結構的連接以及牆面淺浮雕的復原等工作。

哈特舍普蘇特葬祭廟建築於戴爾巴哈裡沙漠丘陵險峻,陡峭的山麓下,與帝王谷僅一山之隔。葬祭廟依山而築,屹立於半圓形斜坡廣場上,順其自然開闢出三級臺地式的帶有柱廊的平頂建築物。三級臺地之間有斜坡大道連接起來。第三級臺地又與巖壁開鑿出來的大殿相連接,形成一個和諧的建築群體,特別是在懸崖絕壁的襯託下,顯得氣勢磅礴,宏大壯麗。

卵祭廟原本與尼羅河連接在一起,從河岸沿著寬約三十七米,兩旁立有獅身人面像的堤道可直達今已不見的塔門。葬祭廟本身大致以三個臺地分為三部分。從葬祭廟入口進入大庭院,或稱為下庭。庭院裡種植棕櫚樹和紙莎草。低斜坡通道引向第一臺地柱廊,低臺地面積為120米×75米。

臺地南北兩側的柱廊面向東、西各有兩排11根石柱,前排石柱為方形柱,後排為16面似圓形柱,柱頂上裝飾以保護王權的兀鷲和蛇的形象的兩位女神像。兩柱廊牆壁上都刻有象形文字銘文和浮雕,在北柱廊的後牆浮雕上,描繪了池塘中的水鳥被網捕罩而掙扎的情景。南柱廊後牆上展示出的哈特舍普蘇特女王獻祭阿蒙神和運送方尖碑的場面。女王在她奪取王位後就下令建造方尖碑,有一座方尖碑立於卡納克神廟另一座方尖碑尖頂的部分收藏於開羅博物館。

通過兩道柱廊中間的通道,步入中庭,即第二臺地,面積為90米×75米,中庭中心也有一條大致東西向的斜坡通道,引向中庭的柱廊。通道的右側(北側)柱廊通常稱為「誕生柱廊」。「誕生柱廊」有兩排22根方柱支撐,柱子四面浮雕描繪了太陽神阿蒙把他的手放在哈特舍普蘇特的肩上,以示神賜福於她。尤其重要的是,柱廊後牆壁上的浮雕和銘文虛構了女王誕生的神話。

首先是描繪了阿蒙神前面的眾神會議(,接著是智慧之神託特引導阿蒙神來到女王母親阿赫摩斯王后的臥室,在座的阿蒙面對王后並且用「安柯」(按:生命符號)指向皇后的鼻子使她懷孕。在牆壁的中間女王母親的形象是巨大的,她被引向產房。

在那裡,阿蒙和女王母親背著兩位女神到天國,但是這部分被嚴重破壞,而且女王誕生的場面也被剷除,然而在牆的末端哈特舍普蘇特及其「卡」通過眾女神的手記錄了神聖的誕生,在誕生柱庫的右側(北側)末端的兩個階梯,把我們引向具有12面和16面柱子的門廳,通常把這裡稱為阿努畢斯神殿。阿努畢斯神在埃及神話中是墓地守護神,也是木乃伊製作神,所以,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備受尊重,在右側牆壁凹進處,牆面上描繪了哈特舍普蘇特向諸神,特別是阿努畢斯神的獻祭。

在第二坡道的左側(南側)柱庫稱為「蓬特柱廊」。蓬特柱廊浮雕描繪女王派遭商隊前去蓬特(在索馬利亞沿海地區)進行貿易的情景。在左牆上表現的是蓬特的鄉村。在後牆上,是埃及的商船到達蓬特和將芳香樹等搬運到船上的場面。在牆面中央,哈特舍普蘇特女王奉獻運送來的植物給阿蒙神芳香樹、野生的獵物、牲畜、金銀礦物、弓等。

蓬特柱廊南側的哈託爾神殿引人注目。哈託爾是太陽神拉之女,底畢斯墓地的守護神,又是掌管愛情和音樂之神。她除了女人形象之外,有時又表現為一頭母牛或雙角的女人,正如那爾邁調色板上端表現的那樣,從蓬特柱廊通過階梯可進入哈託爾殿堂。殿堂的兩個柱廊現已成廢墟。第一柱廊還殘存有16面似圓形柱和具有哈託爾形象柱頭的方柱和圓柱。第二柱廊保留了某些磁像,並描繪了女王的獻祭場面。

在兩個柱廳的後面,通過階梯可進入殿堂的三個房間,其中有很好的雕像,表現了哈特含普蘇特向哈託爾神獻祭的場面。尤其在第三房間牆面浮雕表現了哈特舍普蘇特吸吮母牛的乳房,而哈託爾和阿蒙神則站在他們的面前,阿蒙手握安柯(生命符號)朝向女王的臉面。通過一個短的坡道直接引入第三臺地。第三臺地的結構不同於前兩者。柱廳有兩排柱子:裡排兩邊柱子各有12根原始多利安型圓柱:外排兩邊柱子是具有奧西裡斯外形的女王的12根柱子。緊接柱廊的是上庭,即第三庭院,上庭四周被列柱所圍繞,其右側有古老的拜祭拉神的祭壇,左側為犧牲廳上庭的盡頭,即葬祭廟的西端是聖所。

所謂神住的地方,聖所包括三個房間。第一、第二房間有拱頂天花板,在第一房間有哈特舍普蘇特,圖特摩斯三世及他們的小女兒拉諾弗魯公主向阿蒙神奉獻船的場面。在神聖的內務的浮雕表現了哈特舍普蘇特統治時期富有價值的描述的痕跡,後來被優爾蓋梯斯所復原。整個內殿置於鑿入的懸崖石窟之中。哈特舍普蘇特的葬祭廟的建成,歷時15年。三千多年來雖經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如今部分得以重建,仍然巍然屹立,這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女王的業績和權威,更顯示了法老文明遺產不朽的魅力。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全部內容了,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個故事見。

相關焦點

  • 埃及金字塔之謎,為何能屹立千年卻不倒,胡夫木乃伊又去了哪裡?
    還有埃及的金字塔它屹立千年卻不倒,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公元前3100年初步統一的古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埃及國王被稱為法老,他們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這些金字塔代表著他們至高無上的權力。
  • 屹立千年的寶物「鎮海吼」,風吹雨打千年不倒,卻被專家給修塌了
    我國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家,經歷過數千年的文化傳承,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也吸引了許許多多外國遊客的好奇,華夏民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傳承和物件,每一樣都來之不易,在我們嘆為觀止的同時,也能引發我們對古人的探索。
  • 印度一鐵柱屹立千年不倒,表面鏽跡寥寥無幾,這是怎麼做到的?
    但是印度一鐵柱屹立千年不倒,且表面生鏽寥寥無幾,這是怎麼做到的呢?人類最早使用鐵器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青銅時代,雖然那是一個以青銅為主題的時期,但是鐵器已經被應用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但無論是青銅器還是鐵器,它們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容易受到氧化腐蝕。
  • 緬甸「大金石」,屹立懸崖邊卻千年不倒,傳說裡面有佛祖的頭髮!
    大金石是緬甸一座非常具有特色的佛塔,它的外形是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屹立著一座佛塔,整個外部貼滿了金箔,迄今為止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這座佛塔屹立在懸崖旁邊,經歷了上千年的風吹雨打,卻依舊紋絲不動。整體造型看上去比較獨特、奇葩。大金石佛塔有一個禁忌,就是禁止女性觸碰,只能遠遠的觀看。
  • 古羅馬建築屹立兩千年不倒的秘密:古代「超級」水泥
    古羅馬帝國作為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燦爛的歷史和文明。其壯觀美麗並且屹立千年不倒的建築也是令世人震驚的奇觀。以至於即使技術發展到21世紀的今天,依然沒有建築設計師能夠效仿千年前的建築。 最近,工程師們從古羅馬建築的混凝土中發現了使這些古老建築經受兩千多年風風雨雨的秘密。
  • 埃及金字塔最早是用來葬王族的?那最早的法老王呢?
    還有最為神秘的埃及金字塔,你會不會認為,它本身就是為了葬法老王而建造起來的建築?一個縱然是以現代科技,現代工程技術就難以突破的工程,就是為了葬一個法老王?神是什麼?神是什麼?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我們開著一架飛機來到了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可惜這裡乾旱的厲害,我們來這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這個幾個月不下雨的大草原狠狠的下一場雨,拯救這片大草原上的眾生靈,一場乾冰過後,天上轟隆隆響起雷聲,接著就是一場大雨,這場大雨順帶還被這裡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給看到了,他們看到我們駕駛著一架飛機,後面噴著白霧,數十分鐘後,天上雷動,接著就下起了雨,但是在這裡
  • 胡楊真的是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腐嗎?
    ,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真的有這麼誇張嗎?由於胡楊長年紮根在沙漠,作為荒漠森林在我國西北地區廣闊的荒漠上所起的作用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因此胡楊也被我們譽為「英雄樹」。傳說中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但事實上,胡楊真實的壽命以及枯萎後的狀態並沒有這麼誇張
  • 現在的混凝土百年就會消散,可古羅馬建築,為何兩千年還屹立不倒
    現在的混凝土百年就會消散,可古羅馬建築,為何兩千年還屹立不倒 現在社會步入現代化,但是我們也總是會去回憶往昔,想要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古時候的世界又是怎樣的,要知道有時候古人的智慧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一些宏偉的建築物,哪怕是放在了千百年後的今天來看都堪稱是奇蹟,就比如說我們中國的萬裡長城正是如此
  • 短片 | 埃及(九),神秘的圖坦卡門寶藏,失落的千年文明
    幾天前,我們從開羅出發,去尋訪高聳入雲的金字塔,神秘莫測的帝王谷,和尼羅河兩岸龐大輝煌的神殿廟宇,今天我們重返開羅,走進埃及國家博物館,細細品味流傳千年、凝結著古埃及人智慧的珍貴藝術品。埃及國家博物館,收藏著五千年的古埃及文明,從前王朝到希臘羅馬時期的藝術珍品幾十餘萬件。
  • 金字塔出現前,法老死後葬哪裡?第一座埃及金字塔建於什麼時候?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也是法老權力的象徵。迄今為止,埃及共發現了96座金字塔,其中最出名的無疑就是排在「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胡夫金字塔,裡面曾經埋葬著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任法老胡夫。然而很多人可能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在金字塔出現之前,法老死後葬哪裡呢?
  • 印度毗溼奴到底有何魔力,為什麼連埃及法老都甘為信徒?
    雖然歷經數千年的風霜洗禮,但時至今日,胡夫金字塔依然屹立不倒,保持著千年前的古老風貌。一直以來,埃及金字塔之謎都是人類史上最大的謎團。作為古埃及法老陵墓,金字塔內除了存放法老、王后棺木的墓室外,還有許多修建在牆壁上、四通八達的神秘甬道。
  • 神秘的古埃及法老詛咒,持續了千年,終於被一年輕女科學家破解!
    神秘的古埃及法老詛咒,持續了千年,終於被一年輕女科學家破解!世上有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文明延續了5000年,直到現在還蓬勃發展之外,其餘的三大文明都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雖然他們的文化和生活的人消失了,但是他們曾經留下的奇蹟和文明卻在歷史上烙印上了深刻的印記!今天要說的這個奇蹟,是世界上十大未解之謎之一,它涉及的建築也被列為世界偉大建築之一。它就是埃及金字塔。千年以來,大家一直都好奇,在幾千年前經濟技術極其匱乏的年代,一群落後的奴隸是如何挪動一塊幾噸重的大石板,把他們磊造成如今完美的建築。埃及金字塔也被稱為「上帝的奇蹟」。
  • 古埃及文明照耀之下的法老文明剖析
    引言法老文明的起源一直引人猜測。普遍存在從外族入侵說到外星人創造說等各種假說。 最新的考古發現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團。 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古埃及沒有中央政府統治。它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是尼羅河三 角洲或稱下埃及地區,另一個是尼羅河谷地或稱上埃及地區。
  • 屹立不倒的立方體機器人
    把雞蛋立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這個小方塊可以自己立起來,而且還是個不倒翁,怎麼碰都不倒。。
  • 埃及法老王墓中藏密室?或葬有最美豔王后
    據每日郵報報導,在經過數月研究調查後,考古學家認為在古埃及法老王圖坦卡蒙的墓室牆壁後極可能藏有密室,或許還不止一個。部分學者認為很有可能圖坦卡蒙父親的正牌妻子,至今其木乃伊仍未被發現的娜芙蒂蒂就葬在其中一間房間。如果推測正確,這座由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的著名陵寢的真正主人就將變成娜芙蒂蒂王后。
  • 玩轉埃及 | 遠不止金字塔,法老,神廟這樣簡單
    歲月模糊了曾經的繁華,抹去了曾經的輝煌,卻帶不走燦爛耀眼的藝術文化成就。它的身上始終披著一層捉摸不透的薄紗,神秘莫測、千變萬化。在晴朗午後,向遠處的地平線望去,金字塔群經歷千年屹立其中,[獅身人面像]依舊守護著古埃及的法老們,靜靜地在漫漫黃沙中述說著古埃及的驕傲。同樣的形象在後世綿延複製,但卻不曾因此失去魅力。眼見的場景,仿佛把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千年隔閡都化為烏有。只留世人驚嘆古埃及人的聰慧和堅韌,體驗沙漠裡的狂歡!
  • 不可思議的古代文明遺蹟!盤點人類文明的金字塔建造史
    人類歷史上,不同地區的古代文明先後建造了許多嘆為觀止的建築。其中,分布最廣的無疑是各類金字塔,即建築學上的角錐體建築物。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各種金字塔的建造史。一、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歷史上可以考究的、保留至今的最古老的金字塔。
  • 緬甸懸在崖壁的「大金石」,屹立2500多年依然不倒,禁止女性觸摸
    大金石表面看起來搖搖欲墜,卻已經在這裡僅屹立了2500多年。這樣的神奇之處, 讓大金石成為緬甸的特色。因為這樣的原因,每個前來的人都希望能夠摸一摸這塊「寶石」,但這座大金石佛塔,有一個禁忌,就是禁止女性觸碰,前來遊玩的女性只能遠遠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