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9-06-14 21:53 來源:澎湃新聞
吃小龍蝦一時爽,打掃戰場愁斷腸?
最近,一張來源不明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把不少網友搞得暈頭轉向。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龍蝦頭就是幹垃圾?龍蝦肉、龍蝦黃是溼垃圾,龍蝦殼又是幹垃圾?
來源不明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是錯誤的。 網絡圖6月14日下午,針對刷屏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垃圾去哪兒了」回應稱,扔個小龍蝦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小龍蝦、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全部屬於溼垃圾。
上海市廢管處進一步解釋稱,溼垃圾指的就是易腐垃圾,在2019年4月出臺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中也有列舉明確,「水產及其加工食品(魚、魚鱗、蝦、蝦殼、魷魚)」都歸屬於溼垃圾。
小龍蝦扔起來很簡單。 「垃圾去哪兒了」 微信公眾號圖還有網友問,既然說水產都是溼垃圾,為什麼蛤蜊殼卻是幹垃圾?既然說食材廢料都是屬於溼垃圾,為什麼粽子葉玉米衣又是幹垃圾呢?大家都是豬骨頭,為什麼大棒骨就要算幹垃圾?
原來,這是因為溼垃圾的末端處置的第一個步驟是粉碎,考慮到硬貝殼類、大棒骨這些不易被粉碎並且會對粉碎刀片造成損害,而粽子葉這類型長纖維結構容易纏繞機械元件,為末端處置帶來影響,所以在歸類中將它們放在了幹垃圾。
「當然了,大家不用過分糾結,在垃圾分類的初期階段,大家只要大致地判斷出是屬於溼垃圾或者幹垃圾,即使有個別誤投,我們也是可以承受的。」上海市廢管處表示,重視垃圾分類是好事,但不必過分妖魔化。
除了小龍蝦,奶茶也被拉出來「示眾」了。
比如教你怎麼處理一杯沒喝完的奶茶,要分四步走:第一步先將剩餘奶茶倒入下水口;第二步將珍珠、水果肉等殘渣丟入溼垃圾;第三步把杯子、吸管丟入幹垃圾;第四步則因茶而異,如果是帶蓋的杯子,塑料蓋可以歸到可回收垃圾。
網絡上處理一杯沒喝完的奶茶的步驟。 「垃圾去哪兒了」 微信公眾號圖喝個奶茶、扔個奶茶杯子竟要這麼麻煩?
「其實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想,你泡了一杯茶,沒喝完要怎麼處理?茶杯裡的東西倒進水槽,杯子洗乾淨收起來。茶葉渣你會由它堵塞你們家的下水道嗎?」上海市廢管處表示,一杯沒喝完的奶茶也是同理,不過倒掉內容物後剩餘的部分(杯子、吸管、蓋子),都可以直接投放到幹垃圾桶裡。
塑料奶茶杯、蓋這類薄型塑料回收利用價值低,而且要清潔過後投放避免汙染其他可回收物,所以建議還是直接扔進幹垃圾桶就好啦。 「垃圾去哪兒了」 微信公眾號圖為什麼杯子、吸管、蓋子不是扔進可回收物的垃圾桶?這是因為,塑料奶茶杯、蓋這類薄型塑料回收利用價值低,而且要清潔過後投放,為了避免汙染其它可回收物,建議還是直接扔進幹垃圾桶就好了。
此外,官方還提供了垃圾分類簡易辦法:可回收物記材質——玻,金,塑,紙,衣;有害垃圾記口訣——藥(要)油(有)電燈;溼垃圾記原則——易腐爛,易粉碎;其餘都是幹垃圾!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垃圾分類,小龍蝦,奶茶
相關推薦
評論(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