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是在前天下午到早報熱線的,手裡捧著一大疊資料。他說,他原來在杭州工具總廠從事高頻焊接的工作,連續的高頻輻射讓他患上了「神衰綜合症」、心血管病、耳聾、脫髮等疾病。他去杭州市職業病門診部和市職業病鑑定委員會做鑑定,但是他們卻說,他的這些疾病沒有錄入《職業病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不能算職業病。
職業引發疾病?老王從1982年開始,在杭州工具總廠當高頻焊接工。焊接過程中的高頻輻射對身體有傷害。根據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說法,高頻輻射會引起一系列的神經體液調節功能紊亂、中樞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失調、出現神經衰弱綜合症、心血管系統機能紊亂等疾病。
老王說,之前他蠻健康的,可工作一段時間後,就覺得身體不對勁了。開始是腎臟功能減退,接著就是頭昏,睡眠障礙,記性也不好了。再到後來,聽力開始出現問題,胸口整天發悶。今年才43歲的他,頭髮也掉得稀稀拉拉的,看上去像個小老頭。
他也不停地在工具廠的醫院裡看這些疾病,但是一直沒有辦法治好。後來因為身體確實吃不消,1988年,他從杭州工具廠調出,到杭州金銀飾品廠工作。
工作雖然換掉了,但是疾病一直沒有離開他,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疾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身上。2002年,老王所在的杭州金銀飾品廠破產了。
做了兩次鑑定失業後的老王生活艱難,而身上的疾病一直是他揮之不去的夢魘。持續高額的醫藥費讓他感覺前途無望。2003年11月,他到杭州市職業病門診部做了診斷。
職業病門診部診斷後,認為他身上的疾病確實很多。但那時候他原來的工作場所已經拆除,工作環境測試資料也已經遺失了,歷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無法得到。依據當時的診斷標準,認為他的疾病都不是職業病。診斷結論裡的「右耳感音神經性聾」又被「排除職業因素所致」。
2004年2月,老王轉到杭州市職業病診斷鑑定委員會鑑定。鑑定委員會經過診斷後分析,老王的右耳感音神經性聾,根據我國職業衛生標準《職業性聽力損傷診斷標準》,符合「觀察對象IV級」一條;而他提出的「神衰綜合症」等疾病,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沒有列入2002年頒布的《職業病目錄》裡。鑑定意見是:「左耳聽力正常、右耳觀察對象IV級」,書面上也沒有註明這個疾病到底屬不屬於職業病。
工具廠:沒有義務承擔賠償
杭州工具總廠一位姓王的辦公室主任告訴記者,老王也為這個問題找過他們好多回了。工具廠沒有義務承擔老王提出的賠償要求。但如果法院裁定是工具廠的責任,他們也不會迴避的。老王確實很困難,又考慮到老王在工具廠工作那麼多年,也為工具廠作了一定的貢獻,所以廠裡決定給他2500元的困難補助,但是老王沒有答應。
沒有進目錄老王對鑑定結果感到很不可思議:沒有寫進《目錄》就不能認定為職業病?他找來了《職業病防治法》,他覺得裡面第二條規定寫得很清楚:本法所稱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調整並公布。他覺得,按這個規定,他的病應該列入職業病範圍,因為法律沒有規定不在《目錄》裡的疾病就不是職業病。
浙江新世紀法律服務所王祖良律師認為,按照司法解釋,只有在勞動部門指定的,由職業環境因素,而且汙染強度超過一定標準造成的疾病,經權威醫療鑑定單位認定後,才能作為職業病處理。也就是說,《職業病目錄》裡沒有列入的疾病,原則上不能認定為職業病。
而杭州市職業病防治研究院(原杭州市職業病診斷鑑定委員會)當初接待老王的一位醫生告訴記者,國家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職業病目錄》,是他們進行職業病診斷的依據,沒有列入《目錄》的病,是不認可為職業病的。她雖然也很同情老王的境遇,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而他被列為「觀察對象IV級」的右耳感音神經性聾,也沒有達到職業病的程度。
聽到這樣的結果,老王還是很鬱悶:「這是職業害的疾病,為什麼就不能算是職業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