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央視《深度國際》:立足共同命運傳遞大國聲音

2021-01-09 瀟湘晨報

《深度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系列特別節目關注全球戰「疫」行動中的焦點、困境、合作、得失,塑造了負責任、開放、理性、溫情的中國形象,為全球戰「疫」的大國態度樹立正面典範。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世界猛然按下「暫停鍵」。2月22日開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新聞評論節目《深度國際》播出時間由每周六22:00更改為每周六20:00,躋身央視周末黃金時段。當天,《深度國際》以《戰疫 人類共同的考驗》為題,拉開了對全球新冠疫情持續關注的序幕。3月14日,《深度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系列特別節目開播。這一天,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進入決勝階段,而世界疫情則呈現出較大不確定性的擴散趨勢。

截至4月20日,《深度國際》共播出9期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節目,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開端,「團結合作、攜手共進」的倡議貫徹始終。關注全球戰「疫」行動中的焦點、困境、合作、得失,針對關鍵問題鄭重發聲,塑造了負責任、開放、理性、溫情的中國形象,為全球戰「疫」的大國態度樹立正面典範。

全球視野,唱響命運與共之音

《戰疫 人類共同的考驗》是《深度國際》第一期關注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專題節目,開篇便以「人類共同的考驗」為題,提出疫情面前唯有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才能共渡難關。我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符合世界各國自身發展與合作共贏的利益要求,特別是在人類共同的災難面前,更顯示出其必要性與緊迫性。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旨的統領下,《深度國際》首先回顧武漢戰「疫」的艱難過程,展示了讓全世界為之震驚的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以及中國人的逆行大愛、眾志成城,將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的勇敢、堅韌、團結、智慧呈現在全世界面前。節目中特別提到了海外華人對國內抗擊疫情的傾情相助,日本、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對中國伸出的援助之手,讓海內外觀眾為之動容。隨著全球疫情中心的轉移,在隨後的節目中,《深度國際》關注全球疫情最新動態和焦點話題,全景展示各國防控疫情的不同方式和背後原因,帶領觀眾全面、深入、客觀地了解全球疫情狀況。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除傳統信息獲取途徑外,新聞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自媒體等都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特別是手機端,來源眾多的連結和實時新聞推送,讓人們每日處於海量信息的「轟炸」之中,網絡輿論信息量大、熱點輿情此起彼伏、論爭硝煙瀰漫、觀點魚龍混雜……

在此情況下,《深度國際》作為央視面向世界的窗口之一,以深度、客觀、理性的面目示人,用專業、事實和數據說話,著力將各路紛擾引向共同戰「疫」的主線,將全球疫情的實際情況全景展現在觀眾面前,自始至終表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抗疫態度,呼籲全球聯合抗疫、加強國際經濟協調、互助互信,極大體現出重大危機面前媒體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專業解讀,發出公正理性之音

全球疫情愈演愈烈,大大突破了很多國家的初期判斷,個別國家領導人從恐慌、無措後的焦慮逐漸演化為對自身政治危機的掩蓋和轉嫁責任,出現了多種不和諧、破壞抗疫共同行動的聲音。對此,《深度國際》以公正、理性的態度,援引各國專家聲音,對問題焦點展開多面解讀。

本次疫情核心是全人類與病毒的鬥爭,無論是在中國、日本、韓國、義大利、西班牙、伊朗、德國,還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說到底是分布在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同新型冠狀病毒的戰鬥,其方式、表現各有不同,但保護人民、消滅病毒、重振經濟、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是共同目標。在這場人類共同的戰「疫」行動中,任何其他事件都是插曲和支流,都無法與事關人類生命的抗疫主戰場相抗衡。

《深度國際》邏輯清晰,始終以抗擊疫情這一主要矛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提醒新型冠狀病毒絕非政治博弈的工具,莫讓經濟制裁、政治角力成為全球戰「疫」的阻礙而引發嚴重惡果。中國人,是在人命關天的倫理觀共識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戰「疫」成果。全球抗疫戰打響時,我們的媒體全力宣揚中華優秀思想文化的精髓,向世界發出獨特而智慧的中國聲音。3月份以來,《深度國際》收視率和CCTV-4中文國際頻道收視份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傳播效果和社會影響力可見一斑。

孔子認為,「政者,正也。」正,既是對國家領導人個人修身、以德施政的要求,也是國與國交往的重要法則。美國政治家、第16任總統林肯說:「力量來自公正。」公正,是國與國交往的基石,也是媒體信譽的基石。公正必須以理性為前提。理性,是自媒體時代的稀缺之物。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其著作《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說:「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自媒體時代,造就了網絡上強大的蜂群效應,信息的真實與虛假很容易被人們的情感與喜好所左右。

在此情況下,《深度國際》全景展示世界各國的戰「疫」情景,用事實數據,理性、多面、專業地展開討論。全面與專業相結合,全景與細節相交錯,將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伊波拉病毒進行比較分析,對「大流行」等專業名詞進行專家解讀,對比並解讀義大利、韓國、伊朗、西班牙等國家不同的戰「疫」策略、經驗得失與影響因素,分析疫情主戰場轉移的前因後果,展現國際組織在全球抗疫中的行動等,通過焦點話題的深度分析引導觀眾更為理性、科學地看待全球疫情形勢。同時,針對少數政客因為一己私利對中國進行不負責任的抨擊,以及全球抗疫行動中的「節外生枝」「避重就輕」「轉嫁責任」等不和諧聲音,《深度國際》通過客觀陳述事實、引鑑歷史,進行正面回應。目的在於引起更多重視,引發更多思考,發揮媒體的監督與糾偏作用,讓戰「疫」行動回歸正確的軌道。

時至今日,零和博弈只能兩敗俱傷。美國學者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在其著作《合作的進化》中,通過計算機競賽證明「一報還一報」是破解「囚徒困境」最簡單的策略,這一策略的第一步即合作。他對此有這樣的解釋:「『一報還一報』贏得競賽不是靠打擊對方,而是靠從對方引出使雙方有好處的行為。『一報還一報』如此堅持引出雙方有利的結果,從而使它獲得比其他任何策略更高的總分。」《深度國際》在面對一些政客的惡意抹黑時,正是在理性回應的基礎上,依然以合作和善意,以大國的大度和風範面對全世界,產生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多言盲信時代需要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的據理之言。

求同存異,傳遞戰「疫」必勝之音

「病毒沒有國界」「病毒不分種族」「病毒面前沒有孤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以來,同心協力、風雨同舟、精誠團結成為國際聲音的主流觀點。《深度國際》在第一期新冠肺炎疫情節目時就全面展現了日本、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幫助,並誠摯表達謝意。「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中國人民用真情實意和實際行動踐行了根植於中華民族血液中的善意與真誠。

不同國家、不同體制、不同文化有其優勢,也會有其不足,各個國家都在用特有的方式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經驗共享是全球戰「疫」的重要環節,已經被證明的有效防控經驗為各國提供了寶貴的防疫參考。《深度國際》對各國防疫策略亮點、有效舉措、最新進展、研究成果進行展現,特別是運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各國疫情防控時期的感人事件和畫面,傳遞全球戰「疫」行動中的正能量,增強了人們對全球戰「疫」必勝的信心。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經濟發展需要合作,災難面前更無國界。全世界人類同頂一片藍天,腳踏同一個地球,同呼吸、共命運,是任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當前任何形式的爭奪、推責,只會讓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新冠病毒有更多的可乘之機,而後果也只能由人類自己承擔。孰重孰輕,不言而喻。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勝利,重要經驗之一就是從最高領導人到中國人民在危難面前的智慧與默契,分輕重、識大體,團結一心、行動一致。這一點,值得引起全世界重視與思考。

正在經歷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前所未有的挑戰,接下來還會有不可預期的未知等待我們共同面對。唯有合作,才有未來。

媒體是聲音的擴音器,是思想的傳聲筒,更是和平的橄欖枝。在全球命運轉折的關鍵時刻,肩負時代重任,用專業和事實化解爭議猜疑,彰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的媒體及其作品,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

【來源:人民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我們將從習近平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主要內容、中國在全球化方面的主張四個方面出發,深入解讀「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一主題。  一、習近平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時,第一次向世界傳遞了他對人類命運走向的一個基本判斷——「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命運與共同涼熱——和平外交政策如何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在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保衛戰中,國際社會唱響了一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合唱。在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讓世界各國求同存異、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人類的高度,提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對世界走向作出了響亮的回答。這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標識,不僅體現了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彰顯了中國守護人類共同家園的博大情懷。
  • 央視與BBC攜手推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
    原標題: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1月10日起,每晚8點在CCTV-9播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 光明國際論壇筆會世界需要對我們共同命運
    光明國際論壇筆會【世界需要對我們共同命運的真正覺悟】法國前總理、法國政府中國事務特使、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拉法蘭:近年來,我們注意到民族主義在世界不少國家迅速抬頭和國際關係日益緊張,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出全世界還缺乏對我們共同命運的真正覺悟。
  • 央視科教頻道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11月11日電(記者  李金華)11月11日晚,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作為2014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首映禮影片,在廣州圖書館首映。央視科教頻道總監金越、江蘇廣電總臺副臺長陳輝出席活動並講話。
  • 命運與共同涼熱(中國制度面對面(14))
    在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保衛戰中,國際社會唱響了一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合唱。在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讓世界各國求同存異、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人類的高度,提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對世界走向作出了響亮的回答。這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標識,不僅體現了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彰顯了中國守護人類共同家園的博大情懷。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應著重把握五個方面: 一、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總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且進一步明確了總目標的具體內涵。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抵達而戰
    要抵達新聞發生的最前沿,文化的、體育的、時尚的最前沿,生活的最前沿……一句話,只要是時代的最前沿,都是一個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要隨時抵達、持續抵達、有效抵達的站臺。 要抵達現象的更深處,把握規律,捕捉趨勢,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要抵達傳播技術的最前沿、融合傳播的最前沿,善於用最先進的傳播手段,給豐富的內容,插上有力的傳播翅膀。
  • 愛護地球生命,守護共同家園,《完美星球》全球同播!
    每個生命都源於大自然的饋贈,它們共同構成了多元、豐富和平衡的地球生態。立足新發展,大眾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憧憬和嚮往美好環境和燦爛生命。2021年1月4日至2月8日每周一21:00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9央視紀錄頻道將全球同播自然歷史巨製《完美星球》,本片全球同播發布儀式將於1月4日15點在央視頻播出。
  • 「大劇看總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原創電視劇片單重磅發布
    11月26日,「大劇看總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電視劇片單發布活動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席,並為「迎接建黨100周年」總臺重磅獻禮劇《大決戰》開機。
  • 驚豔亮相,美國麥弗遜霸屏央視四臺聯播
    原標題:驚豔亮相,美國麥弗遜霸屏央視四臺聯播「原裝進口,樂享安康」、「健康是美,康是美」,隨著8月16日央視CCTV2套黃金檔一串響亮的廣告語播出,美國知名健康品牌極其中國區總代理康是美在中央電視臺的品牌廣告展播正式拉開帷幕。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這一世紀之問,倡導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國際社會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9月的第70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強調各國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匯聚全球戰疫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溝通交流,同有關國家特別是疫情高發國家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應對策略,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各國攜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匯聚全球戰疫合力,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 徐孝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三大「制高點」
    日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黨委書記徐孝民同志撰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三大「制高點」》一文,收錄於中國言實出版社《人民至上——來自兩會的聲音》「專家建議」部分。文章結合全球疫情防控鬥爭的中國實踐,從理論、歷史、時代三個維度,深入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三大「制高點」。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開年傳播新亮點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總臺」)收視開年紅,元旦檔電視觀眾規模穩中有升,達6.23億,環比提升3.3%。總體看,總臺在新聞、綜藝、電視劇等多領域以優質、精品、獨家節目為龍頭,帶動傳播熱度,引發話題效應。本文結合大小屏數據,盤點總臺元旦檔的傳播亮點,以供參考。
  • 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原標題: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本報訊(記者 祖微微)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1月10日起,每晚8點在CCTV-9播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 天翼雲VR與央視頻共同見證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央視頻通過全方位解讀,進行全程直播報導,中國電信天翼雲VR共同見證!在"奮鬥者"號成功坐底後,三位潛航員便開始在海底進行採樣工作,時間總共持續6小時,6個小時也是"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海底設計最長的作業時間,在海底作業時,三位潛航員還通過聲學通信系統與總臺央視記者分享了他們在海底的實時狀態
  • 向世界傳遞全方位開放的鮮明信號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推進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從全國兩會傳來的聲音,再次昭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心,也彰顯了東方大國面對世界「不確定性」致力於同各國聯動發展、互利共贏的擔當與自信。
  • 共同「抗疫」,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注釋
    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倡導者與踐行者。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正式提出了「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倡議,「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11月29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財經內容集錦
    習近平強調,2013年,我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7年來,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