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餘杭有個商人張某,販貨到南京,住在旅店。有個婦人自稱住在附近,便與張某私通。時間久了,張某察覺鄰居中沒有這個婦人,因懷疑而追問她。婦人說:「我正有事相託,我不是人。有一個叫楊樞的人,不正是與你同鄉嗎?」張說:「是」。婦人頓足咬牙地說:「這個人太沒良心了,我本是一個妓女,年輕時與楊樞相好。他千方百計討我喜歡,對我的關愛無微不至,還發誓要娶我回家,生死相守。我便將所有積蓄交給他,並堅守自己的誓言等待他。他走後久無音訊,後來聽說已另外娶妻了。我便含恨而死。這個客店即是我生前所居住的地方,我想搭乘你回家的船去他家,看看楊樞的妻子究竟怎樣。」張某同意了她的要求。到了後,婦人告別張某,便去楊樞家。此時,楊樞正在舉辦壽慶,奏樂宴請賓客,卻突然暴死。他所娶的妻子也生了一場大病差點死去。張某聽到此事非常吃驚。
這則故事有三個主人翁,分別是張某、婦人、楊樞。當時商人張某到南京販貨,住在一家旅店與婦人私通。整個故事沒有說張某和婦人私通後,張某最終落得什麼下場。但是,文中重點介紹了楊樞的悲慘結局。
楊樞沒有良心,這個人太沒有良心了。這是婦人告訴張某的,是婦人的原話。楊樞沒有良心,表現在欺騙了婦人,把婦人的積蓄全都騙走了,走後杳無音訊,導致婦人含恨而死。這就是楊樞沒有良心的具體表現,可以說他害死了婦人。
在慶壽的宴席上,楊樞突然暴死。具體原因,商人張某是知道的,婦人是知道的。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知道了。婦人恨死了這個楊樞,這次到他的宴會上,實際就是來討命債的。古人講,奸近殺。楊樞當初千方百計討好這名婦人,最終欺騙了人家,騙了人家的積蓄,之後杳無音訊,婦人含恨而死。因為心中始終積蓄怨恨,所以婦人久久不願離開生前居住的場所。她一直在等一個報仇的時機,這次商人張某的到來,給了婦人報仇的機會。
古人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真是說得太好了,真的是一點也不假。
楊樞為何在壽慶宴席上突然暴死,這是因為他的惡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反之,當惡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滅身。楊樞的欺騙、貪財、虛偽,導致婦人含恨而死。後來,人家來討命債,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嗎?
我們回到現代社會,凡是在外讀書、創業、經商的人,一定要潔身自好。已經成家的人,夫妻之間一定要忠誠。忠誠是第一位的,不邪淫是第一位的。奸近殺,邪淫,騙人錢財,導致對方含恨而死。最終,你能好得了嗎?肯定好不了。一個潔身自好的人,一個守身如玉的人,如果能熱愛工作,熱愛學習,嚴於律己,前途肯定是很好的,這樣的人未來可期。
一個人在外經商、創業、求學、工作,如果不潔身自好,而是淫人妻女,騙人錢財。最終,這個人的事業會越來越差,而且伴隨各種倒黴事情發生,經常遇到一些想都想不到的麻煩事倒黴事。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今天開始,腳踏實地,孝敬父母,樂於奉獻。把戒邪淫進行到底,把戒色進行到底,把布施助人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