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蕭鋼構案"被稱為"中國牛市內幕交易第一案"-中國法院網

2020-12-05 中國法院網

2018-12-01 10:12:10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周楊 陳藝尹

  案情簡介

  2006年11月,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蕭鋼構公司)與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基公司)開始接觸洽談安哥拉公房項目由混凝土結構改成鋼結構。

  2007年1月31日晚,時任杭蕭鋼構證券辦副主任、證券事務代表的羅高峰陪同公司董事長單銀木宴請公司獨立董事竺素娥等人,從談話中獲悉公司正在洽談安哥拉合同,金額達300億元。一周之後的2007年2月8日,經杭蕭鋼構公司與中基公司多輪談判,雙方就該項目的價格、數量、工期和付款方式等基本內容達成一致意見。這也正是中國證監會確認「安哥拉項目」內幕信息形成日。

  2月12日下午,已從他人處知悉此事的杭蕭鋼構公司證券辦原主任陳玉興致電羅高峰詢問合同進展事宜,因羅高峰正忙,二人未能深談。17時許,羅回電話給陳,在談及公司近況時,羅高峰違反證券法有關規定,將其所知悉的「安哥拉項目」信息洩露給陳。當晚,陳玉興將從羅高峰處得知的信息包括信息來源告訴與自己合作炒股的王向東,並下達2月13日買入杭蕭鋼構股票的指令。

  2月13日,杭蕭鋼構公司與中基公司草籤「安哥拉」框架協議。當日下午,羅在與陳玉興通電話過程中,再次將合同已草籤的情況洩露。隨後,陳玉興將從羅高峰處得來的信息告訴王向東,指令王向東於2月14日將帳戶上的所有資金以漲停價買入杭蕭鋼構股票。

  2月14日,羅高峰到公司法務部詢問合同標的、工期、施工分布等內容,之後將公司開協調會和次日出公告及公告的具體內容洩露給陳玉興,陳再告知王向東,指令王繼續持有杭蕭鋼構股票。就在同一天,證監部門開始對杭蕭鋼構股價異動展開非正式調查。當天,聽到消息的羅高峰立即更換了手機號碼。

  2月15日,杭蕭鋼構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正與有關業主洽談一境外建設項目,該意向項目整體涉及總金額約300億元,該意向分階段實施,建設周期大致兩年。若公司參與該意向項目,將會對公司2007年業績產生較大幅度增長。」

  證監會認定,2月8日至2月14日為「安哥拉項目」內幕信息的價格敏感期。

  3月15日,陳玉興從羅高峰處得知證券監管機構要調查杭蕭鋼構公司,遂將有關情況告知王向東並指令其次日賣出杭蕭鋼構股票。3月16日,王向東按照指令將杭蕭鋼構股票共計6961896股全部賣出,非法獲利4037萬元。

  2007年12月21日,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

  判決結果

  2008年2月2日,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公開審理後認為,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羅高峰犯洩露內幕信息罪,被告人陳玉興、王向東犯內幕交易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作出如下判決:被告人羅高峰犯洩露內幕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被告人陳玉興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4037萬元;被告人王向東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4037萬元;被告人陳玉興、王向東的違法所得4037萬元予以追繳,由麗水市人民檢察院上繳國庫。

  後陳玉興不服,提出上訴,要求從輕量刑並適用緩刑。二審維持原判。

  編後語

  「杭蕭鋼構案」被稱為「中國牛市內幕交易第一案」和「中國非內幕人員內幕交易第一案」而倍受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股民的密切關注。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杭蕭鋼構案」的三名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彰顯了我國法律對於證券犯罪行為嚴厲打擊的態度。儘管內幕交易罪一向以調查取證難而著稱,尤其是非內幕人員內幕交易案的調查取證更為困難,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那些為了追逐暴利,不惜以身試法、鋌而走險的人終究要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杭蕭鋼構案」的宣判對於其他仍存有僥倖心理,想以違背證券交易基本原則的手段追逐非法利益的人具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同時,對於那些與本案相關以及密切關注本案進展的廣大股民來說,法院的判決無疑給了他們打了一支「強心劑」,增強了他們對證券市場的信心,有利於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杭蕭鋼構案」的判決結果具有風向標和裡程碑的意義。

  (整理撰稿:周 楊 陳藝尹)

相關焦點

  • 「中國公務員色盲歧視第一案」長沙開庭
    湖南公務員考生將省地勘局和省公務員局告上法庭,被稱為「中國公務員色盲歧視第一案」,昨日開庭但未當庭宣判     何朝霞 圖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4月7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邱釗)2010年,婁底市民劉雲(化名)在全省公務員考試中以綜合第一的成績通過了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探開發局
  • 丹寨法院審結一起破壞生態環境案
    丹寨法院審結一起破壞生態環境案 2020-11-18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裔間諜陳文英案內幕:美國渲染「中國威脅」
    在過去兩年中,「中國間諜的威脅」被不斷地追捧、放大。儘管轟動一時的李文和與陳文英兩案無一不折射出「偏見」二字,但偏見似乎正愈演愈烈。在美國情報部門不遺餘力地渲染著「中國威脅」的時候,或許早忘了李文和、陳文英最初是如何被託下水的。他們至今仍繼續把矛頭指向無辜的華人,沒有人知道,誰將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在對陳文英一案的追蹤中,本報記者也清楚地感受到這種偏見。
  • 國內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 定分止爭作用可能有限
    國內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 定分止爭作用可能有限時間:2020-11-21 22: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國內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 定分止爭作用可能有限 11月20日下午,杭州富陽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判決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
  • 中國法院網網上直播
    第一,制定出臺《專業法官會議工作規則(試行)》,完善專業法官會議提起、召集、主持、議事等程序,有效發揮專業法官會議類案研討、諮詢作用。近兩年召開院級法官會議40餘次,庭級法官會議300餘次,研究法律適用問題近200餘項。第二,修訂完善《審委會工作規則》,強調審委會重要職能作用之一是研究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的法律統一適用,研討決定類案的法律適用標準。
  • 中銀絨業經銷商內幕交易反虧損 實控人馬生國洩的密?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2日訊 中國證監會網站近日公布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滬〔2019〕2號)顯示,經查,當事人馬國斌、馬倩超在寧夏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絨業」,000982.SZ)擬收購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斐訊」)股權一案中存在內幕交易的違法事實。
  • 【以案釋法】判了!毒品種子不得交易
    【以案釋法】判了!毒品種子不得交易 2020-12-24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孟晚舟引渡案將於8月17日恢復聽證會,法院希望在明年5月之前結案
    據中國日報,當地時間6月23日,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和孟晚舟引渡案的控、辯雙方達成共識,對引渡案的全部日程進行確認,同意於8月17日恢復引渡聽證會,對加拿大和美國當局提供的信息的證據可採納性進行討論;而關於美加是否濫用司法程序的辯論將於2021年2月16日開始。
  • 2015年-2019年內幕交易行政處罰案例要素統計分析
    以證監會〔2018〕72號案為例,監管部門認定單位構成內幕交易一般需要滿足以下標準:(1)單位員工合法知悉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2)單位內部決策交易涉案證券;(3)單位安排、控制涉案證券帳戶,組織員工下單交易涉案證券;(4)交易盈虧由單位承擔。
  • 美國華裔藥劑師涉嫌內幕交易 最高罰3500萬美元
    當地時間3月29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下稱「SEC」)對一名FDA的藥劑師梁誠一提起訴訟,指控他通過職務便利提前獲知FDA藥品審批情況,買賣相關公司股票非法牟利超過360萬美元。  與梁誠一一同被起訴的還有6人,其中包括2名中國公民和1名日本公民。
  • 中國同性戀婚姻登記第一案長沙開庭並宣判
    內容提示:中國內地的首宗同性戀維權案件13日在湖南長沙開庭,芙蓉區法院根據審理認為,根據婚姻法第二條第五條以及婚姻登記條例的規定,一夫一妻以及締結婚姻關係的兩個人必須是一男一女
  • 美國上訴法院:川普的競選團隊在賓夕法尼亞州選舉案中沒有做出...
    美國上訴法院:川普的競選團隊在賓夕法尼亞州選舉案中沒有做出具體指控或提供證據。 文/夏洛特2020-11-28 01:43:46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 湖南寧鄉法院一審宣判特大野生動物製品案
    12月1日,湖南省寧鄉市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了涉案金額高達2600萬餘元的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該案系湖南省迄今為止涉案金額最高的動物製品案,僅羚羊角的價值便高達1986萬元。
  • 欠債不還,人間蒸發 博野法院巧執行促案結
    欠債不還,人間蒸發 博野法院巧執行促案結 2020-10-1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到「哈爾濱姦淫幼女案被告被判死刑」,韓國網友說「學中國」!
    (原標題:聽到「哈爾濱姦淫幼女案被告被判死刑」,韓國網友說「學中國」!) 「劉某國姦淫幼女案被告人被依法判處死刑」,昨天(2日),這一案件宣判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上最受關注的社會新聞之一。
  • 關於德國聯邦法院近期對Sisvel vs.海爾案判決的最新評論
    海爾案判決的最新評論 IPRdaily導讀:德國聯邦法院(該國最高法院)在Sisvel訴海爾(Haier)案中下達了裁決,這是自2015年歐盟法院做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華為(HUAWEI)v. 中興(ZTE) 判決以來所審理的首個FRAND相關案件。
  • 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一審宣判;微信稱不推「清粉」功能;韓國...
    Hello,大家早上好,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先來瀏覽新鮮的早報吧~【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杭州動物世界刪除原告照片信息,賠償原告 1038 元】歷時一年多,備受關注的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終於等來一審判決
  • 評:「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用法律為人臉識別釐清邊界
    來源:新京報網▲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資料圖。原標題:「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用法律為人臉識別釐清邊界「人臉識別第一案」判了。不過郭兵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由於其大部分訴訟請求未得到法院支持,將繼續上訴。身為法學副教授的郭兵把自己的「臉」要回來了,這是法律為人臉信息撐腰。不過這次訴訟主要還是個案化解決郭兵本人的訴求,沒有確認野生動物園要求刷臉本身的不當性,這未免令人遺憾。
  • 比利時法院辯論是否有權審理沙龍種族滅絕案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11月28日,比利時一家法院就是否擁有審判以色列總理沙龍的司法權限問題展開了辯論。此前,一些巴勒斯坦人指控沙龍應對1982年以軍入侵黎巴嫩時屠殺巴勒斯坦難民事件負責。  據法新社報導,根據1993年的比利時法律,當年大屠殺中23名受害者的家屬提出了這項訴訟。
  • 境外關於內幕交易信息 未公開性的認定
    如果說重大性和確定性明確了內幕交易敏感期的始點,那麼對於內幕信息是否公開的判斷則決定了內幕交易敏感期的終點。一般認為,如果信息已經通過規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了公開,則該信息不再屬於內幕信息。國際上對於內幕信息是否公開一般有如下幾種標準:形式公開、實質公開以及形式、實質公開兼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