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想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很多人聽到腫瘤的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兩個字:癌症!
甚至有部分患者,還沒有完全明確所患腫瘤的性質,就自己給疾病下了診斷,認為就是癌症!
但實際上,腫瘤也有不同的類型,它並非特指癌症!
腫瘤本身屬於基因病的一種,其雖然和遺傳有關,但它並不屬於遺傳性疾病。而是患者在種種致病因素的影響下,體內細胞DNA發生了改變,也就是臨床所說的變異。這種變異細胞能脫離免疫識別和追殺,完成免疫逃逸後,又會在體內單克隆性增殖;
所謂單克隆性增殖,就是它們會進行單一的細胞分裂,且這種分裂是源源不斷的。最終,患者細胞病變的部位,就會形成新的生物。這種新生物的形態為腫塊,因此被命名為腫瘤!
它在形成之後,對人體沒有發揮任何的功能和作用,反而會如同小偷一般,盜竊原本屬於健康細胞的營養,並造成器官壓迫或損傷,繼而出現一系列不同的症狀表現!
而臨床又根據腫瘤的生物學特性、對機體危害性不同,將腫瘤劃分為了良性和惡性兩大類。其中惡性腫瘤也有不同的劃分,大家日常所說的癌症,都是從上皮或表皮組織黏膜生長出的腫瘤,比如消化道癌變、肺癌、肝癌等!而從葉間組織生長出的惡性腫瘤,則被稱為肉瘤。
那麼問題來了,在出現腫瘤後,到底該如何初步判斷是良性或惡性腫瘤呢?
1、二者形態不同:良性腫瘤的形態一般都是以圓形、球形或橢圓形等多見,而且良性腫瘤與周圍的邊界十分清晰,體表觸摸到的良性腫瘤,用手就可以推動。但是,惡性腫瘤卻完全不同,它們肆意生長、形態基本都不規則,部分惡性腫瘤甚至會長成潰瘍狀態,其表面凹凸不平,且與周圍組織沒有明顯的邊界,質地較硬、用手無法輕易推動;
2、生長速度不同:之所以良性和惡性腫瘤形態不同,是因為良性腫瘤的表面有包膜覆蓋,它將腫瘤包裹在其中,所以形態較為規則。而且由於包膜原因,良性腫瘤的生長就如同被逐漸吹起的氣球一般,生長速度較為緩慢,甚至多年都沒有變化。但是,惡性腫瘤由於沒有包膜,它的生長速度相對較快,癌細胞可無限增殖和分裂,並呈現出了浸潤、侵襲性增長,既可以在原發病灶不斷長大,又會對周圍、遠處的器官和組織造成轉移與浸潤;
3、破壞性質不同:通常情況下,良性腫瘤對機體的破壞性較小,患者幾年內都可能沒有症狀出現。除非是腫瘤生長較大、生長在要害部位時,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和影響。而癌症則恰恰相反,它早期沒有症狀出現,是為了繼續紮根發展。隨著腫瘤不斷生長,不僅會對原發的器官造成損傷,腫瘤也會侵害身體其他部位,並最終導致患者器官衰竭、併發症出現。
不過,對腫瘤性質的判斷,也不能通過它們的形態、結構、影像學報告得出結論。想要知道腫瘤的性質,最不能缺少的診斷辦法就是病理檢查。只有在進行病理活檢後,才能了解腫瘤的性質、分期,然後再開始下一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