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此前曾公開表示,中國出現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城市的原因之一,就是面向全國的服務性功能過度集中在一兩個城市。以北京為例,其城市病問題的根源是集中了太多非首都功能,若把企業總部、醫療高地、最高學府等功能轉移,在自身城市病解決的同時也能促進其他地區發展。
相比京滬,廣州和深圳這兩座一線城市的總人口都低於1500萬,無論是產業還是人口,都還有較大的發展增長空間。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認為,在新一輪的發展過程中,工業4.0、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在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發展空間很大。除了產業基礎之外,珠三角地區還擁有良好的氣候、生活環境和便捷的軌道交通,珠三角形成的一小時生活圈,有利於吸引高端製造業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高端製造業在珠三角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廣東常住人口為10999萬人,人口總量比上年淨增150萬人,增長1.38%,這也是全國唯一增量突破100萬的省份。
這其中,深圳的外來常住人口在2013年和2014年曾出現短暫的下滑,但在近兩年則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總量上一舉突破了800萬大關。而這還是在深圳大幅放寬落戶條件、有大量的外來常住人口轉化為戶籍人口的情況下取得的。
與深圳相似,在廣州,近兩年外來常住人口也大幅增長,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30萬,2016年又比2015年增加了38萬。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市常住總人口首次突破1400萬人,達1404.35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了54.24萬人,增量居四大一線城市之首。
近兩年來,廣州吸引了包括富士康、思科、GE等大項目先後落戶,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產業,產業發展帶動人口增長。從廣州各區的情況來看,黃埔區去年常住人口增長最快,這是因為黃埔區建設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過程中,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術產業,吸引了一批人口。
今年6月23日,通用電氣醫療集團GE生物科技園項目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動工。該項目是GE醫療集團在亞洲首個生物科技園,年產值預計40億~80億美元,將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共同打造世界領先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特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