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石機:古代戰場上的黑科技,沒有彈簧也能遠距離重創敵人

2021-01-13 史海爛柯人

在自然界中,人類並不是最強大的,但卻是最聰明的,因而才能夠成為取得令人矚目的文明成就。早在原始社會時,古人便已經能夠利用自己的智慧來提升自己的「武力值」,用於獵殺動物和擊敗敵人。在許多古裝劇中,都曾出現過一種大型器械,它可以將石塊、彈藥發射出去,遠距離地重創敵人,這便是拋石機。

談及拋石機這樣的「黑科技」,不得不對一件古人的狩獵工具:石球。顧名思義,石湫便是用石頭製成的球狀物。這種工具大概是經由石塊發展而來的,是用於投射的武器。在許家窯—侯家窯遺址中,曾出土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石球。

如圖所示,這類石球看起來頗似後來的「炮彈」。當時古人在狩獵時,便是成群結隊地攜帶弓箭和石球,與獵物進行搏鬥。關於石球的用法,學界存在多種說法,除了直接用以手拋外,還有栓繩投擲說。將石球拴起來卯足力氣投出,大體可以視為後世投石機的雛形。

至遲到戰國時,我國已經出現了用於攻城拔寨的拋石機。與此前手工投擲不同,這種大型器械成了戰場上的大殺器,可以在中遠距離拋擲大型石塊,用於擊潰城垣和重創守城敵人。不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尚無彈性超強的彈簧,古人是如何將石塊投擲出去的呢?

其實,要理解這個問題,可以想類比下這個問題:古人在沒有彈簧的情況下,不照樣製造出了強弓硬弩這樣的武器麼?同樣的道理,即便沒有彈簧,但古人的智慧卻往往能夠創作出令人稱讚的奇蹟。

早期的拋石機,有單梢和多梢之分,均靠人力在遠離拋石機的地方一同拉連在橫杆上的梢來將石彈拋出。梢,也稱炮梢,被架在大型的木架上,其一頭用繩索拴著皮套,用於盛放石彈,另一頭則繫著許多繩套,用於供人拉拽。

拋石機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槓槓原理,靠著人力突然拉拽,將另一端的石彈彈射出去,如同一個加長版的手臂一般。在實戰過程中,拋石機也經過了不斷的改良。

宋代以前的拋石機,主要是靠人力或畜力發射,即以強壯的士兵或戰馬同時向要發射的反方向突然用力,讓另一端的石彈沿著拋物線的軌跡射出,從而打擊敵人。

後來,隨著蒙古軍隊的東徵西討,在攻打城池的過程中也重視起了拋石機。蒙古軍隊曾對拋石機進行改良,設計出了雙弩背的複合弓結構,原理如同弩機,甚至可以用其發射燃油筒和特製的鐵箭。

在徵戰西亞的過程中,蒙古人又接觸到了一種配重式的投石機。這種投石機用重物取代了人力和畜力,多了一個絞盤,在使用時士兵先利用絞盤將重物升起,裝上石彈後釋放重物。這樣的投石機又被稱作「回回炮」。回回炮所用的理學遠離更為複雜,但卻得以減少了操作人員,還節省空間。

類似回回炮這種投石機,已經能夠通過調整重物來控制射程和力度,並使得投擲的準確度得到了極大提升。在實戰過程紅,人們除了用投石機發射石彈外,有時還會投射藥物與燃燒物混合的特殊「炮彈」。在瘟疫橫行時,攻城者甚至會將腐爛的人畜屍體經投石機發射到對方城池,以造成更大的殺傷力。在南宋初年陳規所撰的《守城機要》中,曾對投石機(炮)有過描述:

攻城用大炮,有重百斤以上者,若用舊制樓櫓,無有不被摧毀者。

由此來看,即便古代沒有大型彈簧,但人們卻在生產和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知識,並將其用在發明和改良器械上。拋石機(投石機)這類戰場上的大殺器,即便是放在今天,也同樣具有相當大的威力。

相關焦點

  • 弩炮、拋石機、機弩等神器究竟有多恐怖
    在常人的印象裡,羅馬之所以能橫行地中海,建立橫跨三洲的帝國,靠的主要是強大的重步兵和嚴明的紀律,但實際上,羅馬人還有一樣東西為敵人所無,那就是各式各樣、精妙絕倫的軍用機械。這些機械伴隨著羅馬引以為傲的步兵軍團,一道徵服了地中海。
  • 細數古代戰亂中的各種火器,古代火箭很厲害
    火藥是古代中國人的偉大發明,是古代帝王們沉迷於煉製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發明的配方。大約在晚唐時期,火藥才開始被用作戰爭,而最早使用的火器是火箭和火炮。那個年代的火箭和火炮與現代軍事上的火箭、火炮是完全兩回事,雖然技術含量並不高,但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打開眼界丨古人的黑科技:火蒺藜,萌得像海膽樣的炸彈
    在反映大型古代戰爭場面的影視片中,大家有沒有看到過這樣的鏡頭:一枚枚圓球狀物點燃後被投石機高高拋起,圓球兜著一團團火,拖曳著烈焰濃煙,流星趕月般飛向敵方陣地,戰火熊熊,兵戈交擊……那場面簡直太震撼,太炫目了!
  • 刺激戰場:不僅僅只有小地圖才知道敵人方向,這3個方法也能辨別
    刺激戰場這款遊戲推出至今可謂是吸粉無數,不僅僅是因為遊戲本身的優秀,還因為這款遊戲是一款競技類遊戲,爭強好勝是每一個玩家的良好品質。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刺激戰場中這句話同樣適用,不想吃雞的玩家不是忠實玩家。
  • 法蘭克王國抵抗住維京人的秘訣:西傳的中國拋石機竟成取勝關鍵?
    阿拉伯人使用的牽引式槓桿拋石機技術應該是來源于波斯人。片治肯特古城即昭武九姓中米國的都城,於公元760年以後廢棄。1970年時,蘇聯考古隊在片治肯特宮殿遺址找到了一件璧畫殘件,其上描繪了古中亞地區使用的牽引式槓桿拋石機,炮身的主要部件清晰可辨,計有支撐架、彈射杆和五條牽引繩,由五名射手拉引,結構與《武經總要》的單梢炮基本相同。
  • 明朝曾經有一個女將軍,在戰場上難逢敵手,成為古代第一封侯女人
    明朝曾經有一個女將軍,在戰場上難逢敵手,成為古代第一封侯女人   雖然中國的古時候的封建思想很濃重,尤其是那一套女人不如男人,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中古古代的時候湧現出了很大一批的優秀的女人,以及十分多的女英雄甚至是女性首領,或許其中的部分女性人物是虛構的,但是女性不如男性的這種想法絕對是很愚蠢的
  • 明朝最強黑科技:「火龍出水」反艦飛彈,「神火飛鴉」無人轟炸機
    可能很多人受到了各種古代影視劇的影響,認為中國明朝時期的火器,僅僅只有火槍和大炮,這些武器憑藉巨大的打擊威力和先進的作戰性能,碾壓西方各國的裝備。如果夥伴們真這麼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在16世紀,古人的創造發明的精神和軍工科技技術已經非常的先進,只是很多作戰霸道的火器並沒有大量的推向大眾,至此很多人的對中國古代武器的印象都還是停留在大炮上。為此小編收集整理了16世紀,中國明朝時期作戰最強的3款黑科技跟大家分享。
  • 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自製投石機
    中國古代使用投石機的攻城場景1投石機,或稱拋石機、炮,是在古代戰爭中出現的攻城武器。投石機種類多樣,根據能量和結構的差別,有扭力投石機、扭力弩炮、人力拋石機、重力拋石機。我們這節課將要製作的是其中一種簡化版的重力拋石機,使之能準確的擊中指定位置的目標。
  • 火器能戰勝他們嗎?
    他改善了幾個世紀以來傳統的草原戰略,使蒙古人在範圍極廣的戰線上都能在戰術、戰略及行動等各個層面上保持常勝不敗。出人意料的是,他的軍事革命影響了其後幾個世紀的軍事發展。蒙古的戰爭藝術基於一個簡單的要素——弓騎兵。弓騎兵的基本裝備是雙曲複合弓,擁有驚人的穿透力和射程。它的射程超過300米,不過通常用於較短距離的戰鬥,一般是150米以內。
  • 《刺激戰場》全面了解十字弩,決賽圈更好地偷襲敵人
    在《刺激戰場》中有這樣一把武器,雖然武器威力大,但是使用的人很少,不過合理利用其實對吃雞還是非常有幫助的,這把武器就是十字弩,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吧。十字弩相比於弓箭來說,操作更加簡單,傷害也非常高。在遊戲裡十字弩有以下特點,無聲,穿透力高。
  • 量子特攻加強版聽聲辯位黑科技分享
    《量子特攻》加強版聽聲辯位「黑科技」,讓超能特工戴上耳機後擁有環繞立體聲的享受。槍聲、腳步聲的距離,敵人在草地、沙地、木地板、水泥地等不同表面移動的聲音都能清晰分辯。
  • 古代弓箭能射死人嗎? 醫官: 中箭生不如死, 大部分死於箭傷復發!
    根據史實資料來看,古代弓箭的平均有效射程在100米左右,如果弓箭手臂力超人,加上弓箭製作精良的話,最遠甚至可以達到300米。比較典型的如嶽飛,史載嶽飛力量驚人,能開三百斤弓,並且左右手都能開弓。近代專家根據古代弓箭模型和製作工藝,仿製出複合弓箭,普通人隨手射出的弓箭就能達到40米/秒的速度,100米左右的古代普通將士的皮、棉、藤製的盔甲等,是能夠射穿的,當然如果是玄甲、光明鎧等重型鎧甲就另當別論了。  聊完弓箭的射程和攻擊力,那我們再看看它的戰場殺傷力如何?
  • 中國古代黑科技之二|地動儀
    年齡:1900歲發明者:張衡出生地:洛陽技能:地震警報黑科技等級隴西距離洛陽約有800公裡,張衡是如何知道那邊發生了地震呢?以前教科書上有普及過,那就是震驚中外的「地動儀」!它的全名叫做:候風地動儀。在這裡必須要強調一下,很多人對地動儀有一種錯誤的理解:地動儀=地震預報儀器。
  • 刺激戰場:挨打時找不到北?老司機教你怎麼快速找到敵人!
    相信很多同學剛接觸這個遊戲時,都會經歷被人瘋狂打靶時卻怎麼也找不到敵人在哪,只能原地轉圈四下尋找,死了都沒發現敵人在哪裡。那如何才能在被攻擊時快速找到敵人呢?今天老司機二牛就教大家三招挨打時快速找到敵人的方法。第一,看扇形提示。
  • 上下30萬次壽命,小米MIX3磁動力滑軌遠勝諾基亞彈簧滑蓋?
    這類傳統滑蓋手機採用彈簧模組提供驅動力,但彈簧結構體積較大,會搶佔手機的內部空間,所以手機一般都是比較厚的。而且,彈簧結構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而老化,用久了彈簧的性能會逐漸衰減。輕則越用越松垮,屏幕錯位鬆動,重則無法回彈,手機滑蓋結構失效。所以自諾基亞沒落之後,再也沒有手機廠商再去應用這種滑蓋設計。
  • 流言終結者(12)彈簧緩衝器有沒有用?
    我們從原理上來分析一下,它能讓彈簧變硬還是變軟呢?從彈簧彈力的公式來看,F=kx(k是彈力係數;x是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彈簧還是那根彈簧,彈力新車係數沒有變,而緩衝器減少了彈簧的壓縮長度,所以安裝緩衝器後彈簧的彈力總值就減小了,也就是說支撐力變小了。理論上駕駛時會感覺到懸掛變軟了。那麼實際感覺怎麼樣呢?為此我們在淘寶上買了一款銷量還不錯的產品進行體驗,產品加郵費200元,感受一下它真正的功效到底怎樣。
  • 《ATLAS》的轉輪槍能一次打倒多名敵人
    《ATLAS》的轉輪槍能一次打倒多名敵人 我們知道,機關槍是一種大範圍殺傷性武器,要是把它拉到戰場上對付以前拿著冷兵器的士兵,那或許就只需要幾十個現代士兵就能贏下上萬人的古代士兵了,在遊戲《戰爭模擬器》中的多次模擬也都出現了相同的結果。
  • 被子彈打中後能活多久?上過戰場的老兵:別再被電視劇忽悠了
    說到戰爭那肯定就不能少了子彈了,在戰場上士兵會用上很多發子彈。子彈對士兵打仗來說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消耗品。在電視劇中我們也看見過,士兵拿著槍要對敵人進行射擊,但是不幸的是這名士兵又被背後的敵人給打了一槍。
  • 盤點那些被找到的海市蜃樓實景,距離不遠,沒有時空錯亂那麼邪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原標題:有沒有海市蜃樓實景的證據?,讓以為是時空錯亂平行空間的人看看?而麻湧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並不是身處麻湧鎮就能直接看到位於海心沙上的新廣州塔,畢竟麻湧距離「小蠻腰」直線距離約為25公裡,不僅遠遠超出人眼的視力範圍,而且高樓、山丘、高架橋等也阻擋了視線。而恰恰是由於麻湧地處珠江入海口的右岸,距離獅子洋較近,整個外部環境較為空曠,加上一場暴雨後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因而出現了這一特殊的海市蜃樓景象。
  • 重啟三星堆,逆向研究古代黑科技
    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到手的文物之後驚疑道:「這是不是古代文明?」「這是不是人類文明?」「美蘇很早就在逆向研究古代黑科技?」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高層得到了情報,很快明白其中的玄機,也趕緊派人去三星堆進行重點保護和研究,只是由於當時中國的科技無法做到破解古代黑科技,因而暫時封存了三星堆,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突破,具備實力的中國在2020年9月重啟了三星堆的研究破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