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還記得,在今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候,一款來自美國藥廠吉利德公司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曾一度被視作是能對抗新冠病毒的「神藥」。
然而,隨著更多圍繞該藥物臨床試驗的展開,人們卻發現該藥物的效果並不明顯。世界衛生組織今年10月15日發布的一項跨國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就顯示,瑞德西韋在減少死亡率和住院時間上都沒有顯著效果。
可即便如此,美國食藥監局(FDA)還是在10月22日通過了該藥物的審批,令其成為了美國市場上首款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
結果,全球知名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的執行主編近日就在一篇文章中炮轟了此事,並懷疑這其中可能有政治幹涉科學的情況。
在這篇名為「新冠肺炎:政治化,『腐敗』與打壓科學」的文章中,《英國醫學雜誌》的執行主編卡姆蘭·阿巴西(Kamran Abbasi)表示,在應對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一些政客和政府機構正在為了政治和金錢的私利打壓科學,而公眾將不得不為這種嚴重的腐敗行為買單,乃至付出生命。
截圖為《英國醫學雜誌》的相關文章
其中,在列舉政治打壓科學的案例時,他就特別提到了瑞德西韋以及另一款在美國極具爭議的新冠肺炎藥物「羥氯喹」的事情,稱這兩種未經證實的藥物能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草率的批准上市是美國川普當局用政治操控科學和打壓科學的結果。
截圖為《英國醫學雜誌》的相關文章
雖然阿巴西並沒有在他的文章中進一步談論瑞德西韋的問題,但他會在這樣一篇文章中點名瑞德西韋,勢必會加劇人們對該藥物以及美國食藥監局審批流程的懷疑。
此前,在美國食藥監局於10月22日正式批准瑞德西韋上市後,美國《科學》雜誌曾經在10月28日爆出兩個引人關注的信息:
1、美國食藥監局在通過瑞德西韋的審批之前,並沒有諮詢他們以往在審批這種複雜的抗病毒藥物前會諮詢的一個外部專家組,儘管這種諮詢工作並不是必須的。
2、歐盟方面曾於10月8日與研發瑞德西韋的美國吉利德藥廠籤署了一個採購瑞德西韋的協議。在這個協議籤署一周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那個對瑞德西韋很負面的臨床試驗結果。可早在9月23日時,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將這一對瑞德西韋不利的結果告知了吉利德方面。
截圖為美國《科學》雜誌的相關文章
此外,根據英國路透社昨天的一篇報導,全球頂級的重症醫療學術機構「歐洲危重病醫學會」近日也做出了不利於瑞德西韋的表態,稱他們不推薦醫療機構將瑞德西韋作為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日常藥物」,理由是世界衛生組織10月15日發布的跨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藥物的療效存疑。
截圖為美國《科學》雜誌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