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策略,別讓記憶卡殼「舌尖現象」毀了考試,深度揭秘

2020-12-05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很多考生在考試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些平時很簡單、很熟悉的字、單詞或公式等話到嘴邊就是無法記起,考試過後卻突然憶起。借用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喜劇場景,仿佛你想說「馬冬梅」,可腦海裡卻是「馬冬什麼」,或者「什麼冬梅」,或者「馬什麼梅」。相信這樣的現象,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在心理學領域它被稱為「舌尖現象」。

每年的高考日,對馬愚來說都是「痛苦日」。雖然距離他參加高考已經過去了十餘年,但在每年高考時,他都會想起自己當年參加高考時的情景。考理綜時,他在一道填空題上「卡殼」了這道題很簡單,是考察氣體壓強公式的,馬愚一眼就識破了出卷老師的「小伎倆」。但氣體壓強公式是什麼,馬愚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平時記得很熟啊,關鍵時刻怎麼想不起來了呢?他急得滿頭大汗,後面的題目也沒有心思做了。然而,當走出考場的那一剎那,他突然想了起來,可是考試已經結束了。雖然事情過去了很多年,但一回想起那時的情景,馬愚還是會著急、緊張,這也成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像馬愚這種信息提取失敗的例子,就是我們典型的「舌尖現象」情境。就好像我們碰到一個多年未見的朋友,看著眼前這個熟悉的人,就在他的名字呼之欲出時,卻無論如何也想不起對方叫什麼。「舌尖」的意思就是回憶的內容即將浮現在腦海中,想說的話已經到了舌尖,差一點兒就要破口而出了,然而在最後關頭就是想不起來,關鍵時候卻卡殼了。

歸根結底,這種情況是我們的大腦對記憶內容的暫時性抑制所造成的,通俗來講就是記憶通道堵塞。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情緒的幹擾、外界的壓力和信息被掩蓋等。一旦這種抑制消除,舌尖現象就會自動消失,如同馬愚走出考場,就能馬上想到考題的答案。

那麼,「舌尖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心理學認為,我們的記憶活動可以分成信息接收、編碼、儲存、檢索四個環節。在整個過程中,大腦先將接收的外界信息自動編碼為形碼、聲碼和意碼三種形式,將其分門別類後輸送到大腦組織中相應的區域進行存儲。我們需要回憶某些信息時,大腦就會進入自動檢索的過程,將相關信息分別從三種編碼中提取出來,然後解碼、串聯出所回憶信息的原貌。

需要注意的是,若是想要檢索到完整的記憶,我們記憶過程的四個環節就不能出現任何問題,因為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記憶的質量。假如在檢索環節,形、聲、意三種編碼出現任意一種編碼檢索不出的情況,或者三種編碼能夠檢索出來,卻無法成功地聯結,那麼所呈現出來的記憶就會是「缺胳膊少腿」、殘缺不全,正是所缺少的那麼一點點內容才導致了影響我們記憶力正常發揮的「舌尖想像"。

發生在馬愚身上的「舌尖現象」,多半是環境的影響。因為我們的記憶在存儲過程中,同時被編碼和存儲的還有情境因素,所記憶的信息在熟悉的環境中回憶起來,相對來說會比較順利。中高考時,考試是在陌生的學校和不熟悉的教室中進行的,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記憶的檢索、解碼和聯結等過程運行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這時舌尖現象就會明顯增多。當然除了環境因素外,個人的精神狀態對舌尖想像的產生也有一定的影響。

「舌尖現象」並不是一種病,它只是記憶的一種特殊現象,並非不可戰勝的頑症。假如說我們跟馬愚一樣,在考場中遇到了「舌尖現象」這隻攔路虎,首先我們要穩住陣腳,閉上眼睛,排除視線幹擾,儘可能地去回想在熟悉的教室中學習的情景,然後通過情景去搜索自己需要的內容,這樣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如果一時想不起來,那就先暫時放下這道題,去做後面的題目,或許這道題的答案在解答後面的題目過程中會自動浮現出來,也未可知。

忘記別人的名字、記不起要說的事情……這些都會讓人尷尬,但如果像馬愚那樣在重大考試中忘記知識要點,也許會成為伴隨我們一生的痛,甚至我們的命運也會改寫。由此看來,「舌尖現象」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現象呢?

1紮實的學習基礎

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一定要注意知識的積累和豐富,儘可能地排除學習上的漏洞、搞清楚易混淆的知識點……只要基礎紮實,知識穩固,在關鍵時刻就能及時、準確地從大腦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2建立有效的知識網絡

在學習的同時,也要經常性地思考,嘗試對各個知識點進行串聯,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並儘可能地用各種方法去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使它更加完整、有效。這樣,在「舌尖現象」出現時,就可以在我們搭建的知識網中「順藤摸瓜」,找到問題的答案。

3消除緊張情緒

遇到「舌尖現象」,第一步就是調整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儘可能地放鬆。即便是做不到成功克服舌尖現象,最起碼也能取得「棄車保帥」的效果。

許多研究者都發現,「舌尖現象」的發生與年齡有關。相比年輕人,年紀大的人更容易產生「舌尖現象」。有實驗證明,年輕人平均每星期發生「舌尖現象」的次數是0.98次,而年紀大的人的平均次數為1.65次。此外,人們的情緒也是影響因素之一。當人們處在壓抑的情緒下,可能會比處在一般的中性情緒狀態時產生更多的「舌尖現象」;壓抑情緒越深,「舌尖現象」的狀態就越不容易緩解。

跟隨著研究者的步伐,我們會發現,一個小小的「舌尖現象」中,竟然也包含了很多人類大腦的秘密。有時候一時詞窮,本以為腦海裡有千言萬語,到嘴邊卻只剩「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或許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語文「沒學好」,只是我們的大腦在記起那個詞的過程中不小心「開了個小差」。

4轉移注意力

如果通過努力回想,仍然無法從大腦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這時,我

們可以先放棄回想,將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

在考試時,如果還是不能記起來,就應暫時放下這道題,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題目上,以免耽誤太多的時間,也許過一會就能找出答案,更有可能在做其他題的過程中受到啟發而茅塞頓開。

5、利用聯想、再認、推理這三種追憶方法,來克制它。

由於舌尖現象是情緒緊張而導致的回憶障礙,因此可利用聯想、再認、推理這三種追憶方法,來克制它。

①利用聯想。

同學們在學校裡所學的各科目知識、經驗並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彼此都有一定的聯繫,所謂聯想,就是儘可能去尋找這種在頭腦中存在的聯繫。若考生在考前將一些關鍵內容做成複習卡片,將各知識點內容串連複習,在考試時聯想就會對回憶發揮很好的作用。

②利用再認。

有些考生在填空或問答中,遇到某個概念或人名一時回憶不起來時,他們往往採用直接追憶的方法:「它是什麼?」「他是誰?」這種方法效率低,且比較被動。主動積極的方法是利用再認,也就是在短時間內儘可能多的設想一些類似的概念或人名,只要考題中被涉及的內容一出現,就會恍然大悟。這就是使過去經歷過的事物在眼前重現,從而把它再認出來的方法。

③選用推理

有些考試內容是可以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推理出來的。遇到此類問題,冷靜地分析,積極的思考,可剝繭抽絲,推理出未知的內容。

當你真的發生「舌尖現象」時,不要緊張,平復一下你的情緒,給大腦放個「小假」,也許不一會兒,你想要的那個「它」,就會從你腦海深處慢悠悠地遊出來,你的嘴巴會告訴大腦:「它」上岸了。

相關焦點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關於記憶-圖爾文有話說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關於記憶-圖爾文有話說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 關於記憶-圖爾文有話說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圖爾文的理論觀點是一個重要的考查點,關於圖爾文的觀點多以理解性的題目考查為主,理解起來較難,特此對教招考試中圖爾文的觀點做一個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一、考情介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圖爾文多以考查客觀題為主,主要考查點為兩大類,記憶的分類和遺忘的原因中的提取失敗說。
  • 記憶之謎:「舌尖現象」背後的真相
    似乎那個溜掉的詞已到了她嘴邊舌尖,但出於某種原因,硬是說不出來,至少在那個時刻是如此。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但是,這現象真的就像看起來那樣,是人變糊塗了的先兆嗎?對研究舌尖現象的心理學家,想要了解這種現象如何以及為何會發生,是一個不大、但也不小的挑戰。
  • 深度解析2013年新大綱-線代備考策略
    2013年新大綱-線代備考策略。 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數學大綱已經正式公布了, 比照2012年考試大綱,可以看出:考研數學中線性代數的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沒有變化,只是將克萊姆法則改為克拉默法則,只是一個說法的改變
  • 還在為備考發愁?試試最前沿的記憶竅門,高效解鎖各類考試大關
    如果要準備高考、公考、考研或其他高難度資格考試,你打算怎麼備考?制定什麼備考策略?具體到每科的複習如何安排?「看書唄。」「看書做題,不然呢?」許多人真的就是這樣,什麼計劃、策略、方法都沒有,不管三七二十一,打開教材,從頭開始看,看完一遍做題目,或者只是翻來覆去地看書,胡亂埋頭做題。這樣做好像很勤奮,但實際效率並不高。是時候向你介紹一套筆記記憶方法了,簡單高效,屢建奇功。
  • 2020年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之光學現象
    2020年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之光學現象 2020-06-24 17:00:49| 來源: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0山東省省屬事業單位筆試將於7月26日舉行,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 高考理綜各部分複習備考策略
    化學部分複習策略  1.回歸教材,強化主幹基礎知識梳理記憶。二十幾天有計劃地以化學課本、配套練習用書、平時複習筆記和自己平時積累的錯題檔案為藍本,利用最佳記憶時間來梳理記憶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學概念、化學理論、反應規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實驗原則等的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 2021高考地理備考建議:應以薄弱短板作為突破口
    2021年起,「3+1+2」新高考方案,高考方式進入選擇模式,語數英仍然採用全國卷,物化生史地政六科由各省自主命題,地理學科由全國卷回歸自主命題卷,由綜合卷變為單科卷,面臨試卷結構、命題風格等方面的變化,對備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中大網校教師資格考試網建議,教師資格備考時,這樣記憶更簡單!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種類多,數量大,複雜程度高。今天中大網校教師資格考試網總結教師資格備考時,如何記憶更簡單!快來學習了! 記憶力的種類這些的知識要點,在心理學一部分相對而言比較簡單,是教師資格證考試中一個較為關鍵的考試點。
  • 生物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解析
    參加高中生物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話,就要抓緊時間備考了,備考方式可以根據個人的時間安排合理選擇,目前有下面幾種複習備考方式:1、自學備考,準備好考試的相關教材自己學習備考,這個就要求考生有很強的自學能力了,2、通過中公教師網(www.zgjsks.com)學習備考,網站有很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資料和歷年考試試題,以及視頻課程,考生可以隨時使用手機學習,也可以在電腦上觀看學習,3、通過面授輔導備考
  • 學霸教你如何在考前30天備考新SAT閱讀
    詞彙量不足一直是即將參加SAT閱讀考試的考生尤為頭疼的一個問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考生如何利用考前30天的時間進一步的提升成績呢?為了解決大家這個疑惑,本站特請來一位學霸分享了他的SAT閱讀備考計劃,希望考生可以通過本文的SAT閱讀備考計劃,創造出有利於自己的複習備考計劃。
  • 記憶過程中的遺忘理論
    記憶過程中的遺忘理論記憶過程是心理學中認知過程記憶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涉及四個左右的考點,在教師招聘中經常出現考題。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三個環節,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時發現還有遺忘的部分,也就是識記、保持和遺忘、回憶和再認,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在教招考試中遇到題目時,我們不要選擇遺忘,因為記憶過程如果考慮到遺忘,就不存在回憶和再認了。但是關於遺忘的理論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裡涉及的概念較難且容易混淆。這裡主要介紹5種遺忘理論。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知識點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知識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知識點,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2021年寧夏事業單位公告並收藏本頁面(ctrl+d),以便隨時關注最新公考信息。
  • 2020高考英語備考策略與解題技巧——語法填空
    是覺得都已經複習好了,就等著考試了,還是擔心自己沒有複習到位,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做題呢?面臨考試,考生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壓力,但不管怎麼說,大局未定,一切皆有可能,在緊張學習備考的同時,還要善於掌握一些解題技巧和備考策略,為高效衝刺高考提供保障。
  • 2020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公基備考:投幣「祈福」現象背後折射出的本質
    【導語】:2020年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備考進行中,為幫助大家及時備考2020年山東三支一扶考試,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整理三支一扶備考資料,供大家學習和參考!一、案例剖析向飛機投幣「祈福」現象在近幾年被各大航空公司官方頻繁報導,可見已不是個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歸根到底還是由於廣大民眾受封建迷信思想影響嚴重,封建迷信思想在中國存在的時間之久根深蒂固,並且還影響到許多人們的行為方式,活動出行等等,這也是社會意識反作用的一種表現。
  • 男生護膚謠言揭秘,別再讓它們毀了你的臉
    現在很多的男生也十分注重自己的穿搭和護膚,但是對於護膚這方面是男生的弱項,被網傳的男生護膚謠言毀了自己的臉,皮膚越來越差,到最後發現自己的臉部組織被破壞,到那個時候神仙都救不了你的臉。今天就為眾多男生護膚謠言揭秘。
  • 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知識:記憶過程
    基本考情:在教師招聘考試的在教育基礎這一部分中,記憶的過程這一知識點考察頻率較高,出題主要以單選題、多選、判斷等客觀題的形式去考察。因此,在備考中,這一知識點應該作為重點知識去備考。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或遺忘、回憶與再認三個環節(一)識記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開端。是個體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它具有選擇性。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常識累積之光學現象和聲學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常識累積之光學現象和聲學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行測,常識,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各個階段的特徵及備考策略
    一、重點知識梳理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是歷年來考試的。考試出題的重點在於每個階段的特徵的區別。皮亞傑認為個體的認知發展從不成熟到成熟一般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具體內容如下:第一: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一現象對於成年人來說,同一杯子的水倒入不同的杯子中,水的多少並沒有發生變化,但對於認知發展還沒有達到守恆階段的兒童來說,他們的回答結果正是他們大腦中思維活動的反映。第三: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在此階段,兒童掌握了守恆的概念,思維具有可逆性,也形成了守恆的概念。在前一階段的自我中心性有所改變,稱之為「去自我中心」。第四: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
  • 國家公務員2021考試行測備考:常識累積之光學現象和聲學
    國家公務員2021考試行測備考:常識累積之光學現象和聲學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行測,常識,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常識一直是公務員考試中的重要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