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點知識梳理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是歷年來考試的。考試出題的重點在於每個階段的特徵的區別。皮亞傑認為個體的認知發展從不成熟到成熟一般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感知運動階段(0-2歲)。在此階段,兒童從被動反應到積極有意的主動反應,並在9-12個月逐漸形成「客體永恆性」的概念,通過感知和動作操縱物體來了解物體的屬性,適應外界環境。此階段為以後的認知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前運算階段(2-7歲)。在此階段,兒童的認知進一步發展,但是仍然具有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例如,當媽媽告訴小明,小強比你大2歲,要叫小強 「哥哥」,小明明白了小強是其哥哥,但是並不明白小強的弟弟就是自己,這就是不可逆性。兒童認為「萬物有靈」是指兒童認為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例如,兒童會認為布娃娃是有生命的,掉在地上會疼會哭,所以要像家長哄小孩一樣安慰一下布娃娃。除此之外,兒童尚不能理解守恆的概念,皮亞傑用液體守恆實驗證明了這一觀點。當A杯子中的水倒入更細更高的B杯子時,兒童說水變多了;當將A杯子的水倒入更粗更矮的C杯子中時,兒童說水變少了。這一現象對於成年人來說,同一杯子的水倒入不同的杯子中,水的多少並沒有發生變化,但對於認知發展還沒有達到守恆階段的兒童來說,他們的回答結果正是他們大腦中思維活動的反映。
第三: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在此階段,兒童掌握了守恆的概念,思維具有可逆性,也形成了守恆的概念。在前一階段的自我中心性有所改變,稱之為「去自我中心」。
第四: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在此階段,兒童思維進一步發展,已經具備了抽象思維能力。
知道了重點知識點,我們接下來看看一般的出題形式是怎樣的。
二、考題舉例
例題1、兒童能發現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排開的水量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無關。根據皮亞傑的觀點,這說明兒童的認識發展水平已處於()
A 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例題2、當兒童能夠認識到一個完整的蘋果,被切成4小塊後的重量並沒有改變時,兒童的思維已經具備了()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順應性 D守恆性
例題3、前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的特點是()
A 以自我為中心 B概念守恆 C抽象思維 D運算思維
三、備考策略
第一種考題形式,題幹給出觀點的內涵,要求指出這種觀點或者特徵屬於哪個階段?針對這一種形式的考題,需要我們在複習的時候明確識記每個階段對應的兒童認知發展的關鍵特徵,考生可以用劃線的方式一一對應去識記,例如:客體永恆性——感知運動階段;思維不可逆不守恆——前運算階段等等。該題幹說明兒童已具備抽象思維,所以應該處於形式運算階段。
第二種考題形式,題幹給出具體的事例,要求選擇對應的特點。考察深度略有加強,不僅需要考生識記認知發展的特徵,還要求理解每個特徵的內涵,以便於應對這種靈活的考察形式。建議考生在備考時可以每一個特徵舉一個例子,相對應去理解。例如我走月亮也走對應「自我中心性」;不要踩到花花草草,它們會哭對應萬物有靈,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該題幹說明的是守恆的特點。
第三種考題形式,題幹給出認知發展階段的名稱,要求選出該階段對應的特點,其實和第一種考題形式很相似。考生只要對應識記就能做出正確選擇。前運算階段對應的特點應該是以自我為中心。
總之,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在複習的過程中要理解和識記相結合。只要依靠事例去理解關鍵特徵,做題就迎刃而解了。
中公講師曾亞南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