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招聘備考: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一部分在教師招聘考試的時候是一個經常性的考點,題型主要以客觀題為主,多以單選題和多選題出現,是理解性的意義反選題目或案例性客觀反選為主。今天帶著大家系統的梳理這一部分的內容。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知道階段和年齡對應上以及每個階段的重要特徵最主要的是前運算階段)關於認知發展問題,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依靠動作;獲得客體永恆性也叫客體永久性:9個月之前小孩子會覺得你把毛絨玩具藏起來就是沒了,但是9個月之後就會去找)
在感知運動階段,認知活動主要是通過探索感知覺與運動之間的關係來獲得動作經驗,在這些活動中形成了一些低級的行為圖式(沒有語言所以談不上運算),以此來適應外部環境和進一步探索外界環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們探索周圍世界的主要手段。這一階段的標誌是兒童逐漸獲得了客體永恆性(事物是客觀存在的,不以我的意志而轉移,看見看不見都存在),即當某一客體從兒童視野逐漸消失時,兒童知道該客體並非不存在。兒童大約在9~12個月獲得客體永恆性,而在此之前,兒童往往認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存在了並且不再去尋找。客體永恆性是更高層次認知活動的基礎,表明兒童開始在頭腦中用符號來表徵事物,但是還不能用語言和抽象符號為事物命名。
(2)前運算階段(2-7歲)(以語言為基礎:幼兒園階段,特徵最多,因此考點也最多)
進入前運算階段,兒童開始能運用言語或較為抽象的符號代表他們經歷過的事物。但這一階段的兒童還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前運算階段的兒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覺的物的圖像,還不是內化的動作格式。他們還不能很好的把自己與外部世界區分開來,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如兒童說「你踩在小草身上了,它會疼得哭」,即所謂的「泛靈論」(也叫萬物有靈論)。
這一階段兒童在思維方面存在自我中心(三山實驗來測驗自我中心的實驗:畫出三座山,有一個小朋友都看到了,他就認為別人看到的角度也是這樣的)的特點,認為別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樣,以為世界是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圍繞著他轉。(不是自私,認為我知道的事情別人也一定知道,我看到的別人也一定能夠看到:媽媽,你看,我走月亮就走,我停也停;皮亞傑做了個實驗:媳婦過生日想要口紅,恰巧兒子想要玩具,於是買了玩具和口紅,問兒子媽媽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兒子會回答玩具;小明認為轉校生小紅漂亮,和媽媽說,我們班轉來一個女同學小紅可漂亮了,媽媽問小紅是誰呀,小明就會生氣拍桌子說小紅你都不認識。)
皮亞傑把自我中心言語分成三類:
①重複。為了發音的愉快而重複幾個字或聲音。
②獨白。兒童對自己說話,把自己的思想通過聲音表達出來。
③集體獨白。兒童在多人面前大聲地對自己說話,並不注意聽者,聽者的存在只是提供一種刺激,因此並不引起對話。(大家一起自言自語)
本階段的兒童的認知活動具有相對具體性,還不能進行抽象的思維運算;他們的思維還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後推的不可逆性(2+3=5可以回答;但是3+2=就不知道;你再問他為什麼不知道,他會說老師沒有教;小明姐姐叫小紅,老師問小明你有姐姐麼,他說有,叫小紅,老師再問,那小紅有弟弟麼,小明會回答沒有);此外本階段兒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時往往忽略其他方面,即思維具有刻板性。與思維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點相聯繫,本階段兒童尚未獲得物體守恆的概念(兩杯水的實驗:兩杯水一樣多,但是如果將其中一個倒在比較細高的杯子裡他會認為細高的杯子裡面水多)。守恆是指物體不論如其形態如何變化,其質量是恆定不變的。但本階段兒童由於受直覺知覺活動的影響還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思維存在集中化的特徵。他們在做出判斷時傾向於運用一種標準或維度,比如:長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還不能同時運用兩個維度。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和上一階段特徵正好相反)
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出現了顯著的認知發展。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結構已經發生了重組和改善,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兒童已經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恆,能憑藉具體事物或從具體事物中獲得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集運算。但他們沒有形成概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都必須與他們熟悉的物體或場景相聯繫,還不能進行抽象思維。因此皮亞傑認為對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應多做事實性或技能性的訓練。(有簡單抽象思維,但是要想進行簡單抽象思維必須藉助具體事務的支撐。小明去過小紅家幾次回來就能畫出線路圖說明小明處在具體運算階段;因為小明去過作為支撐,回來可以畫出,說明具備可逆性)
此外,本階段兒童已經能理解原則和規則,但在實際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規則,不敢改變。隨著分類和排序的獲得,兒童獲得了思維的可逆性。他們的思維開始逐漸地去集中化,能夠學會處理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進行一些逆向或互換的邏輯推理。去集中化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最大特徵。
(4)形式運算階段(11歲-16歲)
這一階段兒童的思維已經超越了對具體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賴,使形式從內容中解脫出來,進入形式運算階段。這種能力一直持續到成年時期。本階段中個體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從多種維度對抽象的性質進行思維。他們的思維是以命題形式進行的,並能發現命題之間的關係;能夠進行假設性思維,採用邏輯推理、歸納或演繹(物理公式,比如浮力和壓強有關係麼,沒關係,和排水量有關係,物理公式是一個推理過程,解題思路是通過演繹的方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夠理解符號的意義、隱喻和直喻,能夠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維發展已經接近成人的水平。
習題練習:
1.在兒童群體中,每個兒童都熱情的說著,彼此之間沒有任何實質的相互作用或交談。皮亞傑稱之為( )。
A.角色扮演 B.集體的獨白 C.泛靈論 D.平衡
【答案】B。解析:兒童在多人面前大聲地對自己說話,並不注意聽者,聽者的存在只是提供一種刺激,因此並不引起對話。
2.兒童能夠獨自完成「鐘擺實驗」,表明他的認知發展水平已處在(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D。解析:鐘擺實驗是用來測試兒童演繹推理能力程度的實驗。實驗的結果是: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已經具有抽象邏輯推理能力,能運用假設演繹推理,推論出問題的結論。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