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不按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分別是: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一、:
(一)前運算階段
1.萬物有靈論(泛靈論):
例:小草:不要踩我我怕疼、跟花花草草說話
2.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例:三山實驗、送老師小汽車、送媽媽玩具
3.不可逆、刻板
例:知道自己有哥哥,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有弟弟、女生-紅色、男生-黑色
4.沒有守恆概念
例:蘋果切成四瓣認為變小、橡皮泥由長變短認為變小
(二)具體運算階段
1.這個階段的標誌守恆觀念的形成(守恆性)
例:形狀變化(蘋果切成四瓣認為變小、橡皮泥由長變短認為變小,知道其沒有變)
2.思維運算必須有具體事務支撐,可進行簡單抽象思維
例:小紅去過小明家幾次之後能夠畫出路線圖
3.兒童思維具有可逆性(兒童思維發展的最重要特徵)
例:知道自己有哥哥,也知道自己的哥哥有弟弟
二、考題再現
1.皮亞傑的「三山實驗」證實了兒童思維帶有明顯的特點,即( )。
A.直觀性 B.自我中心化 C.泛靈論 D.形象性
1.【答案】B。解析:皮亞傑的「三山實驗」,提問兒童自己對面、兩邊的學生看到的山的樣子,兒童每次選的都是自己看到的,這一實驗體現了兒童思維的特點自我中心化,因此答案選B。
2.兒童能夠獨自完成「鐘擺實驗」表明他的認知發展水平已處在(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答案】D。解析: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能夠根據邏輯推理、歸納或演繹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夠理解符號意義、隱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維具有可逆性、補償性和靈活性,因此能夠獨自完成鐘擺實驗處於形式運算階段。
3.張老師問銘銘:「銘銘,你有妹妹嗎?」銘銘迅速回答:「有」。緊接著張老師問銘銘:「你妹妹叫什麼名字?」「欣欣」「欣欣有姐姐嗎?」「沒有」。根據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銘銘的思維處於(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3.【答案】B。解析:銘銘知道自己有妹妹,名叫欣欣,但不知欣欣有姐姐,體現了兒童思維的不可逆性,處於前運算階段,因此答案選B。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