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查知識點,包括階段名稱、年齡、特點以及遊戲,這些需要同學們重點識記和把握。
一、感知運動階段
1.年齡(0-2)
2.特點:
(1)認知活動主要是通過探索感知覺和運動之間的關係獲取動作經驗。
(2)僅依靠感覺和動作適應外部環境,應付外界事物。
(3)探索世界主要手段:手的抓取、嘴的吸吮。
(4)低級的行為圖式。
(5)認識事物的順序:從認知自己的身體到探究外界事物。
(6)客體永恆性:(9-12月)脫離對事物的感知,仍然相信該物體持續存在。首先這是更高層次的認知活動的基礎,其次表明兒童開始在頭腦中利用符號來表徵事物,但是還不能利用語言和抽象符號為事物命名。
3.練習性遊戲
二、前運算階段
1.年齡(2-7)
2.特點:
(1)開始可以用言語或較為抽象的符號代表經歷過的事物。
(2)萬物有靈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如:不要踩小草,小草會疼。
(3)以自我中心:認為一切都圍著自己轉,其他事物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但不是自私。
以自我為中心的語言特點:重複;獨白;集體獨白。
(4)思維不可逆:小明的哥哥是小亮,但回答不出小亮的弟弟是誰。
(5)思維刻板性:思維刻板僵化。
(6)思維集中化:做出判斷時傾向於一個標準和維度。
(7)尚未獲得守恆:形狀不同的物體認為高的比矮的容積大。
3.遊戲:象徵性遊戲
三、具體運算階段
1.年齡:(7-11)
2.特點:
(1)形成標誌:守恆概念的形成
依賴於三個基本原因的理解:同一性;補償性;可逆性。
(2)思維:具體運算思維為主——具體事物支持才能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集運算。
(3)理解規則和原則,但是不敢改變。
(4)多角度思維:思維成熟最大的特徵:去集中化。
(5)去自我中心化: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標誌-去自我中心化
3.遊戲:規則性遊戲
四、形式運算階段
1.年齡:(11-16)
2.特點:
(1)思維超越了對具體可感知事物的依賴,可以從多種角度對抽象性質進行思考,主要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
(2)假設性思維,可以採用邏輯推理、歸納或演繹的方式解決問題。如鐘擺實驗、浮力實驗。
(3)以命題形式進行思維:如理解概念間的關係。
(4)能夠理解符號的意義:如理解a>b>c.
(5)理解隱喻和直喻:如除了字面含義,還理解語句的深層含義。
(6)思維水平接近成人。
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