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育心理學部分的一個重要考點,一般以客觀題的形式考查,重點考查每個階段對應的特徵,和一些標誌性實驗。而四個階段中,前運算階段是考點較多的一個階段,需要我們詳細分析。
皮亞傑把這一階段稱為「前運算」,是因為他認為這個時期的兒童還沒有獲得能夠進行邏輯思維的運算圖式。
1.符號功能
前運算階段的一個標誌是符號功能的出現,即早期的信號功能,符號功能是指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徵其他事物的能力,如詞彙或物體。就是兒童能夠使用詞彙表徵自身經驗,對不在眼前的事物進行思考和比較。與之相聯繫的,是皮亞傑的遊戲理論。這時候,象徵性遊戲(假裝)遊戲大量出現,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幼兒經常假扮成另外的任務,在扮演的同時,配有一些過家家的道具,幼兒會將道具想像成遊戲中的物體,比如把鞋盒當成搖籃。需要注意的是,若將道具拿走,象徵性遊戲就無法進行。
2.泛靈論
前運算階段經常會出現泛靈論,就是將無什麼物體賦予生命或者生命特質。比如,風吹來是給他降溫的;如兒童說「你踩在小草身上了,它會疼得哭」。
3.自我中心
前運算階段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是自我中心,就是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意識不到他人的觀點,只能以自我為中心,從自己的角度觀察和描述事物。這個特點的常考實驗就是「三山實驗」;「我走月亮走,我停月亮停」。
4.不可逆
可逆就是在心理上能逆轉或否定某一行為的能力。這裡常考的是皮亞傑本人做的實驗,問一名4歲兒童:「你有兄弟嗎?」他回答:「有。」「兄弟叫什麼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過來問:「吉姆有兄弟嗎?」他回答:「沒有。」這就體現了不可逆的特徵。
5.未獲得守恆。守恆是指物體不論其形態如何變化,其質量是恆定不變的。但本階段兒童由於受直覺知覺活動的影響還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思維存在集中化的特徵。他們在做出判斷時傾向於運用一種標準或維度,比如:長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還不能同時運用兩個維度。這裡面常考的實驗是「液體守恆」。當然,皮亞傑做了一系列的守恆實驗,還有面積守恆,數量守恆,長度守恆等。
6.刻板性。此外本階段兒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時往往忽略其他方面,即思維具有刻板性。當注意集中在某一個方面時,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另一個方面,如兒童只能辨別自己的左右,不能辨別對面人的左右。
以上內容是皮亞傑前運算階段的主要特徵,大家在複習的時候需要注意例子和階段的匹配,也要注意實驗和階段的匹配。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