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2020-12-02 騰訊網

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人,近代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是教資教招以及教育心理學的重中之重,下面讓我們來捋一捋。

皮亞傑認為,人的心理(智力、思維)既不是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是來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來源於主體的動作。由於個體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同樣兒童的認知發展也遵循這一規律。皮亞傑將兒童從出生到成人的認知發展分成了幾個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時期或階段,將嬰兒至青春期的認知發展分為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四個階段。

一、感知運動階段(0到2歲)

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發展主要是感覺和動作的分化,兒童主要憑感知運動手段反映外界刺激,協調並適應外界環境,其智力活動處於感知運動水平。在這一時期兒童主要通過抓咬吮吸等動作獲得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例如,給一個小嬰兒玩具,他拿起玩具就往嘴裡塞,去咬玩具,但是咬了兩下之後,他就不咬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嬰兒通過咬這一動作獲得一個信息,那就是玩具是硬的,不能吃。這一例子就是體現了這一時期的孩子認識外界事物主要是通過動作完成。

二、前運算階段(2到6、7歲)

「運算」是皮亞傑從邏輯學中借用的一個術語舉藉助邏輯推理,將事物的一種狀態轉換為另一種狀態,或者是指一種內化的可逆的思維方式。如1+1等於2,也可以說2是由1和1轉換而來的,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兒童不能進行這樣的轉換。這一階段兒童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1.泛靈論。也稱萬物有靈論,是指孩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例如,媽媽帶小朋友去公園玩,這時媽媽不小心踩到了小草,寶寶會說,媽媽別踩小草會疼,此時孩子認為小草和他一樣也有生命,這就是體現了萬物有靈或者泛靈論。

2.自我中心主義。是指孩子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此時並不是指孩子自私,而是在此發展階段,此年齡階段的孩子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例如,媽媽生日小明把自己最愛的變形金剛當做生日禮物送給媽媽,他認為媽媽也會喜歡。此時小明的這種行為就是體現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而不是從媽媽的角度思考,媽媽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3.思維的不可逆性。是指小朋友只能正著思考問題,不能倒著思考問題。例如小朋友知道2+3=5卻不會計算5-3等於多少。這就是體現了兒童思維不可逆轉,不能進行事物狀態的轉換。

4.缺乏守恆性。是指當事物的形狀發生改變但是質量或者體積等不變時,兒童不能進行正確的判斷。例如,兩個大小質量完全相同的蘋果,其中一個是完整的,另外一個完整的蘋果分成大小相等的四塊,此時讓兒童進行選擇,大多數兒童選擇分成四塊的蘋果,因為他們認為此時蘋果數量多。其實,兩個蘋果的大小一樣,但是兒童卻不能正確區分,這就是體現了兒童沒有守恆觀念。

三、具體運算階段(7到11、12歲)

這個時期兒童的認知能力能夠擺脫知覺的局限,獲得概念的穩定性,達到守恆。可以說,「守恆」概念是這一階段出現的標誌。所以此階段主要有以下特點:

1.守恆性,指兒童認識到客體儘管在外形上發生了變化,但其特有的屬性不變。例如,兩個大小質量完全相同的蘋果,其中一個是完整的,另外一個完整的蘋果分成大小相等的四塊,此時讓兒童進行選擇,此時的兒童已經知道這兩個蘋果雖然一個是完整的,一個是分開的,但是它們的大小質量卻是相等的。

2.思維具有可逆性。在這一階段兒童既可以正著思考問題也可以倒著思考問題。例如此時兒童已經能夠正確的進行2+3=5和5-3=2的運算。

3.能夠憑藉具體事物或從具體事物中獲得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集運算。例如在這一時期問兒童A>B,B>C,那麼A和C的關係是什麼,兒童回答不出來。但是如果換一種問法,爸爸比媽媽高,媽媽比小明高,那么爸爸和小明誰高,兒童就可以輕鬆地回答出來爸爸比小明高。為什麼第一種問法回答不出來,第二種問法卻可以輕鬆回答出來了,是因為第一種問法中的ABC是很抽象的概念,但是第二種問法中的爸爸媽媽小明則是比較具體的事物,兒童可以藉助具體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大小。

四、形式運算階段(11到15歲)

「形式運算」是指抽象的假設或命題進行邏輯轉換。這一時期兒童或青少年能夠從具體內容中解放出來,超越具體的可感覺事物的依賴,使形式從內容中解脫出來並完全具備以下思維特徵:

1.處理命題之間關係的能力。即不僅能考慮命題與經驗之間真實性關係,同時能發現命題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並能推論兩個或多個命題之間的邏輯關係。根據形式運算所處的年齡階段可知,此年齡處於初中時期。在上初中的孩子就開始學習符合他們年齡特徵的知識,真假命題就是在初中階段學習。

2.進行假設—演繹的思維能力。即不僅能在邏輯上考慮現實的情境,而且根據可能的情境(假設的情景)進行思維;不僅能運用經驗—歸納的方式進行邏輯推理,而且能夠運用假設—演繹推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根據形式運算所處的年齡階段可知,此年齡處於初中時期。在上初中的孩子就開始學習符合他們年齡特徵的知識,在此階段兒童能夠進行演繹推理,開始藉助假設來解決問題。

3.抽象邏輯思維接近成人水平。即能運用符號進行思維。本階段的兒童能理解符號的意義、隱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維發展水平已經接近成人的水平。例如在學習數學平面圖形的時候開始用M、N等字母代表某個邊或者某個角,之所以用字母代替是因為此階段的兒童可以理解這些字母所代表的真正含義。

4.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能夠靈活的處理各種問題。例如,在天秤的兩個託盤裡放入大小相同的砝碼,此時一個盤裡兩個砝碼,一個盤裡一個砝碼,問學生如何使天秤兩端保持平衡,學生會回答兩個砝碼的盤裡去掉一個砝碼或者一個砝碼的盤裡增加一個砝碼,此時兒童可想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體現了思維具有靈活性。

皮亞傑在進行上述年齡階段的劃分時,提出下列重要原理:

(1)認知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結構連續的組織和再組織的過程,過程的進行是連續的,但它造成的後果是不連續的,故發展有階段性;

(2)發展階段是按固定順序出現的,出現的時間可因個人或社會變化而有所不同,但發展的先後次序不變;

(3)發展階段是以認知方式的差異而不是個體的年齡為根據。因此,階段的上升不代表個體的知識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現在認知方式或思維過程品質上的改變。

相關焦點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與理論
    1.建構主義發展觀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人的知識來自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我們剛下生的小嬰兒通過簡單的抓取,擺弄等動作獲得關於物體的知識,從而認識物體。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四個概念定義,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圖式: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換言之,頭腦中對外界事物的認知結構。
  • 教師招聘考試重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我們教師招聘常考的一個重點,也是大家學習的一個難點。今天老師給大家總結下皮亞傑發展階段論的詳細考點。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上)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中比較重要的考點,皮亞傑將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一共分成了四個階段,主要考查每個階段對應的任務,這一塊主要以客觀題進行備考。皮亞傑認為,發展就是個體與環境的不斷相互作用中的構建過程,內部的心理結構在不斷地變化。從出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中,個體的認知發展出現了階段性的特徵。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我們考試的重點時候這部分主要考單項選擇題和簡單題。所以大家需要對文中的概念,每個認知發展階段的名稱以及該階段對應的特點、年齡都充分掌握。比如給一個特點問你屬於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中的哪一個階段,或者概念反選、特徵反選等。簡答題、論述等主觀題也肯可能會出現。
  • 教師資格考試重要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
  •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重要知識——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貓爪子的誘惑~關注我呀~ 皮亞傑認知理論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之前運算階段詳解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育心理學部分的一個重要考點,一般以客觀題的形式考查,重點考查每個階段對應的特徵,和一些標誌性實驗。而四個階段中,前運算階段是考點較多的一個階段,需要我們詳細分析。皮亞傑把這一階段稱為「前運算」,是因為他認為這個時期的兒童還沒有獲得能夠進行邏輯思維的運算圖式。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把兒童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四大階段。即感知-運動階段,從出生到一歲半、兩歲,相當於嬰兒期;前運算階段,從兩歲到六、七歲,相當於前學齡期;具體運算階段,從六、七歲到十一、十二歲,相當於學齡初期,即小學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從十一、十二歲,到十四、十五歲,相當於學齡中期,即初中階段。感知-運動階段是「感知-運動的智慧」,這是智慧的萌芽。
  •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不按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分別是: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例:蘋果切成四瓣認為變小、橡皮泥由長變短認為變小(二)具體運算階段1.這個階段的標誌守恆觀念的形成(守恆性)例:形狀變化(蘋果切成四瓣認為變小、橡皮泥由長變短認為變小,知道其沒有變)2.思維運算必須有具體事務支撐,可進行簡單抽象思維例:小紅去過小明家幾次之後能夠畫出路線圖3.兒童思維具有可逆性(兒童思維發展的最重要特徵
  • 皮亞傑認知發展的遊戲理論
    皮亞傑開創了將遊戲納入個體認知發展的新途徑。他認為認知發展影響兒童的遊戲行為,因此遊戲行為是了解兒童認知發展的指標。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遊戲不是獨立無意義的活動,而只是認知水平的表現形式而已,認知發展是在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中實現的。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教案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教案一、教學目標此部分內容是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部分非常重要的考點,考察的可能性非常大,考生對此部分的內容需要達到掌握並運用的程度。首先,對於四個階段的序列需準確識記;其次,對於每個階段兒童發展的具體特點也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最後,要結合每個階段的發展對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有整體的認識。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掌握四個認知發展階段的具體名稱;理解每個階段的具體特點;把握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兩個階段的重點特點。
  • 教師招聘考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是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知識點,就考情方面來說,會從單選題、多選題、主觀題方面來考查,單選題最主要考察的是例子和階段、年齡、特點的一一對應,就主觀題方面來說讓完整的闡述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那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該如何準確的把握呢?今天就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來進行講解,希望對廣大的考生有所幫助。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皮亞傑認為,每一個認知活動都包括一定的認知發展結構,它們是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
  • 關於皮亞傑不可不知的經典實驗
    今天就由中公講師為廣大考生梳理研究兒童心理的皮亞傑在教育綜合知識中的經典實驗,希望通過實驗的了解,廣大考生能夠受益。知識連結: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理論,前運算階段的特點之一,兒童認知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這個階段兒童思維缺乏邏輯性的表現之一是不具備觀點採擇能力,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問題。
  • 皮亞傑認知發展之感知運動階段
    眾所周之,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幾乎是每場教育考試中必考的知識點,而皮亞傑理論給我們揭示了兒童與成人的不同。皮亞傑認知發展是按一定順序,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經歷每一階段時都有每個階段的特點。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一階段是智力的萌芽期,是以後發展的基礎。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知識點梳理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考試的一個重點內容,無論是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還是中學的教育知識與能力以及教師招聘考試,這塊的內容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點。在歷年的考試中,這塊出選擇題較多,而在小學的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曾出過簡答題,考查小學生認知思維的特點。考情如下:根據以往的考試經驗,對於這塊的知識點需要大家達到三方面的要求。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考題梳理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一知識點是教師招聘考試中非常高頻的知識點,而且也是對大家來說有難度的知識點,主要考查的是階段和特徵以及例子的一一對應,但這四個階段大家總是傻傻分不清,今天小編給大家梳理下這部分的考題,幫助大家1.亮亮把果凍偷偷藏在廚房的櫥櫃裡,媽媽發現之後把果凍放到了客廳的抽屜裡。
  • 教育心理學考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那怎麼能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這一知識點理解和把握到位呢,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進行釋疑解惑。關於認知發展問題,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但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各個階段的特徵及備考策略
    一、重點知識梳理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是歷年來考試的。考試出題的重點在於每個階段的特徵的區別。皮亞傑認為個體的認知發展從不成熟到成熟一般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具體內容如下:第一:感知運動階段(0-2歲)。此階段為以後的認知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二:前運算階段(2-7歲)。在此階段,兒童的認知進一步發展,但是仍然具有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例如,當媽媽告訴小明,小強比你大2歲,要叫小強 「哥哥」,小明明白了小強是其哥哥,但是並不明白小強的弟弟就是自己,這就是不可逆性。
  • 教育心理學必考知識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考題比較靈活,因此需要對每個階段的特點都要有清晰的把握並且能熟練的運用,並且掌握這個知識點還能促進對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理解。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分成四個階段,分別是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現就每個階段的具體提點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