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下潛! 「奮鬥者」號與「滄海」號將首次海底聯合作業

2020-11-29 浙江在線

2020-11-13 08:50 |央視新聞客戶端

(↑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每一秒都珍貴!)

今天(13日),「奮鬥者」號將再次深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今天凌晨5時左右,「奮鬥者」號從它的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轉移到海面進行布放。同時,滄海號和凌雲號也從「探索二號」保障船上順利布放。

與10日的萬米級海試不同,今天的萬米級海試有新的看點。本次海試任務,關鍵詞就是「雙船雙潛」。「雙船」指的是為「奮鬥者」號保駕護航的「雙母船」,也就是「探索一號(支持船)」和「探索二號(保障船)」。而「雙潛」指的就是「雙潛水器」——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另一個就是專門給我們的主角在萬米洋底「打光拍照」的「御用攝影師」——「滄海」號和「凌雲」號。

「滄海號」是一臺全球獨家的深海著陸器,可以進行全海深4K超高清視頻拍攝採集、傳輸處理;不僅可以搭載全海深高清相機將萬米洋底的實時畫面直播回傳,而且還能記錄深海中「奮鬥者」號的一舉一動。它的小助理「凌雲號」在海底可以自由活動,提供更多角度的照明,這也為「奮鬥者」號的洋底作業提供了獨家的第二機位。形象來說,「滄海」號和「凌雲」號,它們是給「奮鬥者」號在萬米洋底「打光拍照」的「御用攝影師」。透過它們提供的信號,我們將一起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共同見證「奮鬥者」號與「滄海」號首次海底聯合作業的最新進展。

【浙江新聞+】

給比珠峰高度還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畫像 難在哪裡?

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是世界海洋最深處,這裡的深度比世界陸地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還高,而且到過這裡的人比去過月球的人還少。

這裡,究竟有哪些秘密?我們的科考船正帶著「奮鬥者」號來這裡揭秘。

揭秘馬溝最深處的「挑戰者深淵」

人類從古至今從未停止對海洋的探尋,無論是神話記載還是水手的口口相傳,大海之中似乎一直都存在著巨大生物。

如何獲得「馬溝」深度數據?

1872年,為了探尋這些可能盤踞在海底的生物,英國的「挑戰者」號開始了他們的海洋科考。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之間,他們嘗試使用一條系有重物的繩子來測量這裡的深度,不過即便將所有繩子都拋下也仍然沒有觸底。到了1951年,繼承了「挑戰者」名號的「挑戰者2號」開始了它的探尋之旅,他們測得了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位置,並將這裡命名為「挑戰者深淵」。

馬裡亞納海溝其實是因為大陸板塊漂移碰撞,太平洋板塊俯衝入大陸板塊形成的特殊地形。它是一個「V」字型的深溝,深度在7000米至11000米之間,寬度在3000米至5000米之間。

這裡神秘至極,有著無數秘密等著人們來探索。

經過長達10年的準備,「的裡雅斯特號」載人潛水器,首次將人們送下了萬米的海底深淵。身為潛航員的雅克·皮亞德和當沃爾什從海底帶回來一個令世人吃驚的消息,海底萬米真的有生物。不過因為缺乏證據,他們的說法並沒有得到認可。

為了證實他們的說法,1995年,日本的「海溝」號無人潛水器帶著相機再次前往了這裡。這次,他們不負眾望,帶回來珍貴的影像資料——「馬溝」中的生物!

在「馬溝」8000米深度處,這裡的深海獅子魚為了適應深淵的環境,身體機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它的肌肉變得極其柔韌,纖維組織出奇的細密,骨骼變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彎曲。更有趣的是它們的魚皮組織外面有一層薄薄的層膜,這層膜使魚體內的生理組織充滿水分,保持內外的壓力平衡。但是,超過8200米水深,人類還沒有發現魚的存在。

不過,無論海洋巨物是否存在,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絕不會止步。我們對於海洋所知甚少,而深海的秘密也遠不止如此。

1872年,英國的「挑戰者」號試圖通過系有重物的繩索來測量海洋的深度,但是研究人員發現此處的深度超過繩索的極限長度——8000米。在根據這次科考成果繪製的《大洋深度圖》中,這裡被命名為 Challenger Deep——「挑戰者深淵」,這些數據也被標記成為了第一張海底地圖。不過,這種測量方式無法覆蓋整片海底,而且受海流和地形的幹擾,測量的深度數據也並不可靠。我們該如何為海底地形圖增添精準的深度數據呢?

在早期,人們使用單波束系統聲吶來進行深度測量。而它的效率極低,一次只能發送一束聲波,導致掃描範圍極小。於是,單波束聲吶開始「尋求支援」,變成了多通道測深系統聲吶。隨著設備數量的增加,測深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成本和體積也在不斷增大。於是,人們便發明了多波束系統——可以在一束聲波內獲得成百上千個測深點。

如此,再將得到的信息通過原始文件解碼、TVG改正、數據的地理位置計算、圖像地理編碼、區域圖像鑲嵌、數據濾波等處理,並將得到的圖形與掃描到的地形疊加,最終就得到了一個三維的海底地圖。

有了這張海底地圖,探索者們才能安心地開始旅程。他們將在新的地圖裡,標識出新時代的「寶藏」。

此刻,「奮鬥者」號正在對「馬溝」進行探索,我們對於海洋的揭秘也才剛剛開始。

(原標題《再次下潛! 「奮鬥者」號與「滄海」號將首次海底聯合作業》。編輯倪冰)

1605228606000

相關焦點

  • 再次下潛!「奮鬥者」號與「滄海」號將首次海底聯合作業
    今天(13日),「奮鬥者」號將再次深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今天凌晨5時左右,「奮鬥者」號從它的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轉移到海面進行布放。「雙船」指的是為「奮鬥者」號保駕護航的「雙母船」,也就是「探索一號(支持船)」和「探索二號(保障船)」。而「雙潛」指的就是「雙潛水器」——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另一個就是專門給我們的主角在萬米洋底「打光拍照」的「御用攝影師」——「滄海」號和「凌雲」號。
  • 「奮鬥者」號與「滄海」號聯合作業 實現全球首次萬米洋底直播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北京時間今天(11月13日)上午,「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聯合多家機構研製的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及「凌雲」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聯合作業,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
  • 覆核洋底科考作業功能,「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_騰訊網
    之後,在11月13日海試任務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滄海」號深海著陸器聯合作業,實現萬米水下全球首次高清視頻信號直播和傳輸;11月16日,「奮鬥者」號僅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找回了此前布放在海底的3個取樣器,作業難度堪比「大海撈針」。這項操作對深海科考特別是未來實現深海科研的原位培養、長期監測等意義重大。
  • 直播萬米海底,明月鏡片全程見證「奮鬥者」號打卡地球「第四極」
    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潛航員又是如何實現海底「自駕」不迷路?明月鏡片助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並聯合央視新聞為萬米深潛全球直播提供保障,直達地球海洋最深處,全程見證地球第四極的深潛之旅。
  • 「海底撈針」的「奮鬥者」號 背後有怎樣的深海雄心?
    北京時間16日早上4點46分,「奮鬥者」號被成功布放。大約3小時後,「奮鬥者」號再次突破萬米;8點29分,「奮鬥者」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在本次任務中,「奮鬥者」號機械手進行了海底採樣,並取回了此前布放在洋底的三個取樣器。
  • 「奮鬥者」號的勇往直「潛」
    本周二(11月10日),在世界第四極馬裡亞納海溝,來自中國、搭載著三名潛航員的潛水器「奮鬥者」號,被穩穩起吊下放入水,直至海底著陸。在萬米海底,成就「妙不可言」奮鬥者的,是一系列超高難度的國產核心技術。「奮鬥者」號下潛至萬米深處,水壓超過110兆帕,這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它首先面臨的是超強高壓。
  •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馬裡亞納海溝是全球最深的海溝,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測得最大深度為11034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頂疊加一座西嶽華山的海拔高度,是已知海洋最深處。11月10日,「奮鬥者」號坐底「挑戰者深淵」,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時將3人帶到海洋最深處。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萬米深馬裡亞納海溝,致敬大國重器
    之後,在11月13日海試任務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滄海」號深海著陸器聯合作業,實現萬米水下全球首次高清視頻信號直播和傳輸;11月16日,「奮鬥者」號僅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找回了此前布放在海底的3個取樣器,作業難度堪比「大海撈針」。這項操作對深海科考特別是未來實現深海科研的原位培養、長期監測等意義重大。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_新華報業網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  「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  潛航員又是如何實現海底「自駕」不迷路?
  • 「奮鬥者」號,了不起
    此後,一路捷報頻傳——10月27日,下潛首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11月13日,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潛水器與著陸器在萬米海底的聯合作業,並進行了視頻直播……截至11月19日,「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共開展了13次下潛,其中8次超過萬米。
  • 解密丨「奮鬥者」號「一口氣」下潛到海底10000多米!它靠什麼?
    那個在海底下潛10909米的「奮鬥者」回來了。11月28日,「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深海試驗返航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這位凱旋而歸的「奮鬥者」受到了熱烈歡迎。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奮鬥者」號副總設計師趙洋說。同時,研究人員還為「奮鬥者」號裝上了一雙高度靈活有力的「手」。「潛水器使用了我們研發的兩套主從伺服液壓機械手開展萬米作業,每套手有7個關節,可實現6自由度運動控制,持重能力超過60公斤,能夠覆蓋採樣籃及前部作業區域,具有強大的作業能力。」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萬米深潛試驗
    圖1 「奮鬥者」號正在開展下潛作業在「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研製與應用的良好基礎上,研發團隊歷經五年艱苦攻關,在耐壓結構設計及安全性評估、鈦合金材料製備及焊接、圖3 「奮鬥者」號完成總裝建造圖4 「奮鬥者」號完成水池試驗「奮鬥者」號海試驗收共分為兩個階段實施。
  • 歷史首次!這支「海底小縱隊」發起萬米海底實時直播
    今天(13日),「奮鬥者」號再次深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總臺攝影師「滄海」號聯合下潛傳回萬米海底實時畫面
  • 「奮鬥者」號昨勝利返航
    新華社據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包括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在內的深淵科學研究,是當前海洋研究最新前沿領域之一,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海底生物、礦藏、海山火山巖的物質組成和成因,以及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面的作用。「十三五」以來,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成功完成「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
  • 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萬米海底畫面來了!
    今天(13日),「奮鬥者」號再次深潛到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滄海」號聯合下潛傳回萬米海底實時畫面,直擊探洋作業第一現場,每一秒都珍貴!萬米海底的「奮鬥者」號到底是什麼樣?快來見證歷史一刻!接下來,「奮鬥者」號和「滄海」號將進行海底聯合作業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即將轉入科學考察應用階段
    央視網消息:今天(11月28日)上午,曾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母港。「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11月10日順利下潛至地球海洋最深處,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緊接著在11月13日,「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牽頭、聯合多家機構研製的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及「凌雲」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聯合作業,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突破萬米 曾抵達三亞與「深海勇士號...
    記者 沙曉峰 攝  今年6月25日,「探索二號」船從福建馬尾造船廠碼頭啟航,經過830海裡的航程,於28日下午順利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同時從無錫運抵三亞,匯同「深海勇士號」與船舶進行適配工作,達到融為一體的聯合作業能力。
  •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一個門縫」
    「雙船雙潛」,是「奮鬥者」號海試任務的關鍵詞。「雙船」,是為「奮鬥者」號深潛護航的雙母船——「探索一號」和「探索二號」;「雙潛」指的是雙潛水器:一個是主角,即「奮鬥者」號,另一個則是主角的「御用攝影師」——「滄海」號。